生杜仲是把原藥洗純潔,刷去粗皮,厚薄相劃分,切成寬條,再晾干即可。它的外表是淡棕色,較為光滑,精致。炒杜仲是用生杜仲加鹽水淋噴并拌勻,等候被吸盡,再用文火炒至黃褐色,再入藥。它的外表色偏深,有焦斑,易斷。
成長風俗
喜和緩潮濕氣象,耐火性較強。天然散布區年平衡溫度13-17℃,年降水量500-1500mm。以陽光充溢,土層深沉肥美、富含腐殖質的砂質壤土、粘質壤土培植為宜。
性狀
枯燥樹皮,為平整的板片狀或卷片狀,巨細厚薄紛歧,普遍厚約3~10毫米,長約40~100厘米。表面面灰棕色,精細,有不準則縱裂槽紋及斜方形橫裂皮孔,偶爾看來淡灰色芽孢斑。
但商品多已削去局部糙皮,故表面面淡棕色,較光滑。內外表潤滑,暗紫色。質脆易斷裂,斷面有魚肚白色絲狀物貫串,精致,略有舒卷性。氣微,味稍苦,嚼之有膠狀剩余物。以皮厚而大,糙皮刮凈,表面黃棕色,內面黑褐色而光,斷裂時白絲多者為佳。皮薄、斷面絲少或皮厚帶粗皮者質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