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子,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中零食了,休閑娛樂的時候,總會選擇嗑瓜子。而瓜子品牌中,比較出名的應該就是洽洽了,不過,很多人對于洽洽瓜子的誕生,并不是很了解,而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洽洽瓜子的那些事!
洽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背后的創始人是個安徽人,名叫陳先保。經過多年的發展,洽洽成功推廣了多個食品品牌,深受消費者的喜愛,成為了中國堅果炒貨行業的領軍品牌,遠銷海外,并在2011年成功上市了。
洽洽食品能夠發展壯大,也離不開陳先保的正確引領。陳先保,1959年5月生,安徽合肥人,1982年畢業于無錫輕工業學院,畢業后,被分配在安徽省商業廳管轄的糖煙酒公司做管理工作。
當時,有個穩定工作的陳先保,在眾人眼中,都是捧上了“鐵飯碗”,并且還位至科長。不過,陳先保并不是一個安于現狀的人,很快他決定辭職下海經商。
放棄“鐵飯碗”,投身于商海中的陳先保,由于資金有限,只能租一個面積不是很大的車間,辦起了兒童冷飲食品的小廠,做起了冷飲和雪糕的生意。那時候,冰棍還沒有現在那么花里胡哨,常常是用糖水冷凍而成的。
而為了順利的打開市場,陳先保覺得先人一步,研制出不一樣的冰棍,于是,將果汁冷飲***成棒棒冰。陳先保生產出的棒棒冰,由于價格便宜,而且外觀獨特,因此深受少年兒童消費群體的青睞,就此,陳先保打開了市場,也找到了銷路。
不過,很快南方市場就飽和了,而陳先保決定進軍東北市場,而這個決定,無疑是大膽的。因為東北天氣比較冷,冷飲能有市場嗎?原來東北雖說天氣寒冷,但是家家戶戶有暖氣,所以喜歡在室內吃冷飲,而事實證明,陳先保的決定是正確的。
在此情況之下,冷飲食品廠的年銷售額達到了近800萬,陳先保成功賺到了第一桶金。在幾年的時間中,完成了從小作坊生產到多元化投資經營的集團公司的跨越,并成功地創造了“洽洽”這個全國知名品牌。
陳先保雖然是靠著賣冰棍發家了,不過,真正讓陳先保發跡的還是瓜子生意。1998年,“棒棒冰”市場飽和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陳先保認為發展瓜子很有前途,并將炒貨市場作為企業發展的新方向。
其實,當時瓜子市場,已經有幾個大品牌了,而陳先保決定從生產工藝上改進,他發現當時的瓜子都是炒出來的,容易上火,也是他設計了一個改炒為煮的生產思路。1999年,“洽洽”瓜子面世后,很快得到消費者的青睞,產品供不應求。
在2018年洽洽發布的業績報告中顯示,年營收41.97億,并且凈賺了4.33億。2019年胡潤百富榜中,陳先保家族以90億元人民幣財富,位列其中,可見,陳先保靠著小小瓜子,實現了發家致富,成為了億萬富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