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來工作這么幾年,窮人接觸過,富人也接觸過。最深的感覺就是:人和人之間的差別實在是太大了。有些人一個月賺幾百萬,而有些人連自身溫飽都顧不了。
這種感覺有點像,同樣是一分錢都沒有,有些人,你為他做事,都會感到很開心、很有成就感,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而有些人,他為你做事,做完了反而讓你不開心,渾身不舒服。
人與人之間的差別,事實上在金錢上已經被量化了。
我們如果要談嫌貧愛富,勢必要先談談什么是窮人思維,什么又是富人的思維。
在這里我需要先說明一下,這個里面講的是一種普遍現象和總體趨勢,而不是概括所有的100%的窮人和富人,窮人里也有很聰明具有富人思維的,富人思維里也有窮人思維的。
否則這個世界上就不會有窮人靠勤勞致富,也不會有富人一夜之間淪為窮人。
Part1從金錢的維度
窮人,會在做很多事情的時候,首先考慮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錢,而忽略了一件事情的本質。
我見過很多對待金錢很極端的例子,尤其在窮人身上。
我有個親戚,以前家里擺著臺空調,但總是不開。南方的冬天冷,家里幾個人認為,冬天穿多點就行了,舍不得開空調,一直凍到三個人感冒了才心安理得地打開:你看,我都感冒了,當然就要開空調了。
一臺空調,價值兩三千塊錢。按照他們家這樣的省法,可能用到空調***了,電費還用不到一臺空調的錢。他們以為自己是賺了,其實是虧了:一件物品買回來,并沒有發揮他應有的價值。
對于富人來講,空調使得他們不再拘束于天氣的左右,給了他們更加優越的工作環境,從而提高工作的效率,創造比這個電費高得多得多的價值。
空調,買回來本來就是讓人過得更加的幸福、舒適,而窮人常將這些本末倒置:先扛著,實在扛不住了再開。一開始買的時候,就忽略了一件事情的本質。
Part2從時間的維度
對時間的理解不同,造成了貧富的巨大差別。
別人跟我說過一個事,很有意思。他說:“你看啊,你餐餐在外面吃飯,外面的東西又臟又不新鮮,而且價格也高,我說這做飯還是得自己做,又干凈又衛生。”
我說:“我有錢請一個人回來做不就得了嗎?”
他說:“請一個人?何必呢?我這自己做一做,不就把那個錢省下來了嗎?”
這個觀點很有意思,很多窮人都是這種思想:只要能省錢,花再多的時間也不惜。
反正我的時間也不值錢,放著也是放著,不如讓他省錢:寧愿花半個小時在寒風中等公交車,也不愿花十幾塊錢打的。寧愿每天花2個小時做飯,也不愿意花幾十塊錢讓一個***的人做好端上。寧愿花一下午搞衛生,也不愿意花錢讓阿姨來打掃。
“能省則省”,這是他們的慣用語。
事實上,我們每個人,赤條條地來到這個世界,身上本來是一分錢沒有的。
你能坐在咖啡館里悠閑地喝咖啡,是因為你在喝咖啡之前,就花了時間在工作,你拿著工作時間換來的錢,花在喝咖啡上。事實上,你坐在這里,是拿著雙份的時間在喝這杯咖啡。錢在這兩段時間中,僅僅是起了一個介質的作用。
從本質上來說,你是拿著工作時間換喝咖啡的休閑時間,是一種時間上的交換。
對于窮人來說,恨不得自己將每個該花錢的地方都承包了,在一分錢都不支出的情況下,又賺了錢。
他以為自己這樣是“省”了,其實算下來,反而是成本最高的。一個人,想什么地方都占便宜,到得最后,反而會走了遠路。倒不如將這些***的事情包出去:轉給***的司機、***的廚師、***的清潔人員,效率將是成倍的提升。
而省下來的時間,可以做更多自己擅長的事,創造出更多的價值。
窮人只看到眼前的一頓飯錢,而一餐飯的錢就擺在那里,這個數額是有限的并且是看得到的。倒莫若將他的時間花在事業上,前景將更為廣闊。
同樣的事情還發生在交男女朋友上,我看有些人老是埋怨:“我找妹子,總是找不到,為啥?”
一看,他在陌陌上一個個找人發“你好”,豈不知很多妹子的收件箱里,裝滿了“你好”。
但富人就很聰明,直接在附近的人里丟個紅包,有些人可能就僅為圖一個樂。對于女孩而言,當然更喜歡與大方、寬容的人交往。
以下是我在附近的人中搶到的一個紅包,拿人這么大的紅包,不主動打個招呼都不好意思了:
Part3視野的維度
富人因為富裕,閑暇時間比窮人要多,因此,他們才會有時間受更好的教育,享受書籍、電影這些精神食糧,從中提升自我。
我很多時候覺得,并不是出生或者什么造成了窮人和富人之間的巨大差別,而是思維造成了兩者的落差,這種落差,在你的一生,會逐漸積累,最后越變越大。
我在工廠里工作的時候,遇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我坐在辦公室,隔壁就是車間,車間里的工人,一閑下來就喜歡往辦公室里看,看看我們在做些什么。
不過很有意思的是,辦公室經常會很閑,大家忙完了,有時候會坐在辦公室看電影、打牌、玩手機。
我經常和這些工人對話,他們有機會會陰陽怪氣地對我說:“你們辦公室就好咯,每天坐在那里玩手機、看電影就能收錢。哪像我們,每天加班到10點,還沒有休息。“
我說:“我不用工作嗎?你出的貨,做完了難道就擺在工廠里?誰幫你聯系出貨,誰報關呢?“
“你當然不用啦,你就每天看看電腦,打打字,打幾張紙,一個月工資就到手了。“
他們這樣說,但我并不生氣,因為我知道,有些東西是見識的高低。
在他們的視野來看問題,這個世界上,只有像他們一樣,每天辛勤地勞動,將一件件地東西造出胡來,才是真正創造價值的。用他們的話說:那叫腳踏實地。而我們每天在電腦面前敲敲打打,都是虛的。
但正是他們看起來有價值的這些事情,恰恰是最沒有價值的。中國的制造業正在逐年的萎縮,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目前很多國家,正在通過機器人來代替人工。
在手機制造、汽車制造很多流程里面,已經開始使用機器人,未來,機器人代替重復單一的手工勞動將是不可避免的趨勢,鞋子行業,我相信也是其中的一個。
要論先下崗,怎么說也是他們在我之前。
重復的做單一的勞動,是最沒有價值的,比如收銀、比如清潔、比如制造業,現在我們很多家庭用的清潔機器人就是一個例子。
我以前有個親戚,很有錢,有一天窮困潦倒了,沒辦法,還是要吃飯,跑到居委會去申請掃大街。結果,掃大街也沒人要。為什么呢?因為搶這個飯碗的人實在太多了,只要是個人,就會掃地。
當然,我在這里沒有任何看不起任何掃地工人的意思,我的意思是,這些工作的可替代性太高了,你可以做,我可以做,他也可以做,機器人可以做。因此就沒有什么獨特的價值。
聰明人,會想盡辦法,提高自己的水平,離開這個低收入的圈子,進入另外一個價值含量更高的圈子。
而不是每天嫉妒身邊的這個收入比你高,那個比你做的事情少,幾個老熟人,差來差去就那么幾千塊錢,都是沒有意義的事情。除開讓自己心塞和別人心塞以外,沒有其他作用了。
其實像由一個工人出身,靠著自身的學習和提高,最后跳出自己的圈子,這樣的人是有的,張藝謀就是一個。
只是很多人在忙完之后,就想著打牌、喝酒、吃飯、睡覺,沒有想著改變一些什么,將時間都白白的浪費了。
一個人之所以富,如果不是富二代,我想是有他的原因的。
窮人的思維最可怕的地方在于,他不但讓自己窮,而且總是會影響別人:
在金錢方面,一個窮人對自己吝嗇,對別人自然也好不起來。
我在工廠里的時候,辦公室里放著一臺空調。哪怕是廣東一年最熱的時候,溫度計哪怕是升到40度,摸著桌子都發燙,他也不會開空調給你用。老板給出的理由還非常坦然:“你看,我還不是和你一樣,一起受著酷暑嗎?”
而一見到客人,哪怕只有一個,都把空調打開,這樣給人的感覺非常難受:仿佛只有客人才是人,而我們都不配吹空調。
相對于其他行業,制造業是相對比較窮的行業。我相信互聯網公司,要哪個敢說自己能工作時間不開空調,基本上招不到人。而一些最丑惡的現象:拖欠工資、沒有福利、工作餐難吃,基本上都是集中在這個行業。
窮人不僅不珍惜自己的時間,也不珍惜別人的時間。
我剛開始接觸富人群體的時候,發現一個現象:這個群體很少話。
剛開始我會覺得,這個群體很冷漠、清高,自以為了不起,后來我發現,實際上他們是很珍惜自己的時間,把有效的時間都用在有意義的事情上。
而窮人廢話很多,一個很明顯的現象:喜歡過度地強調自我,比如:今天我在商店里,誰誰誰對我態度差,某個人的人品不好、昨天煲了一鍋湯太好喝了等等之類。這種人帶到工作里,會影響團隊,帶到家里,會影響家人的情緒。
跟他們溝通也非常的困難,交流的時候經常先“我很難過”、“氣死我了”、“那人真是狗眼看人低”咔咔咔描述一大圈,最后才說正事,既浪費了自己的時間,又浪費了別人的時間。
而富人則很少這些埋怨,我見過很多富人,都是默默地忽略這些不緊要的小事,將自己的精力和時間放在自己認為最重要的事情上。講話都是言簡意賅、簡明扼要、直達重點,沒有什么廢話,跟這種人溝通起來,想不開心都難。
視野的狹窄導致了胸襟的狹窄,更容易造成沖突和矛盾。
在我們工廠,平時發工資,很有意思。工人拿了工資還不算,還得到處翻著工資表,看別人的工資。比如做鞋面的,喜歡和拉幫的比工資:“為什么大家同樣是做一雙鞋子,只是做不同的部位,拉幫的就比做面的高?”
結果跑到老板那邊大吵一通,吵到最后,什么都改變不了,因為不僅僅是我們廠,你去別的廠,給出的價錢也都是這樣。
其實這些,都是一些沒有意義的事情。一個人,如果稍微將一些規律看透,他會明白這樣一個道理:市場總是很聰明的,他給出的最終定價就是合理的,價格,是人與人、人與錢最后博弈所產生的結果,老板也沒有傻到多給拉幫的錢,而少給做鞋面的錢。
這些人在看到別人的工資比自己高,首先第一反應就是生氣,而不是想到:我自己和別人比,有哪些不足和短板?要去迎頭追上。為什么***的活兒比別人多,而拿的工資比別人少?
相反,還極盡諷刺之能——實際上這不僅是一種胸襟的狹隘,更是一種愚昧和情商低。一個聰明的人,在說這句話之前,你就應該預料到,這話說出來,只會招人嫉恨,除此之外,就沒有其他作用了。損人不利己的話,說了還不如不說。
我們從小就在被灌輸一種思想:金錢是萬惡之源。
而在我看來,金錢本身既不惡,也不善。他如同河流一樣,總是流向他該去的地方。
史玉柱曾說:企業最大的罪惡就是不賺錢。
無論是對于企業還是個人,貧窮似乎天生就流著一股罪惡的血。我曾經在自己的高贊的回答《我所理解的貧窮》中舉過幾個貧窮的例子。這里面舉的幾個例子,我在富人身上都沒見到過。
從世界范圍上來看,富裕地區的人,總體人口素質比窮的地方的人要高得多。從歷史的范圍來看,富裕時代的人們,道德感、人均素質、教養比窮時代的人們要高。
窮并不可怕,可怕之處在于:窮導致了窮人的思維,而窮人思維進一步加劇了窮困潦倒。
跟貧窮的人比起來,我們經常感覺到,跟富人相處,更加的舒適、自然、甘之若飴。
我們每個人,都喜歡勤勤懇懇、少說多做的富人,而不喜歡怨天尤人、口水比茶多的窮人。
喜歡出手大方、干凈利落的富人,不喜歡心胸狹窄、拖泥帶水的窮人。
喜歡勤勞聰明、謙虛謹慎的富人,不喜歡懶惰愚蠢、驕傲自大的窮人。
媽媽在世的時候,來我家小住了幾天。那段時間,我給別人擔保的貸款到期,銀行催款***不分晝夜。我們看似保密的很嚴實的現實窘境,其實早被隔壁的媽媽聽得一清二楚,媽媽替我著急又無能為力,我編著故事騙她,馬上就會進來一筆錢,所有的事情都會迎刃而解。媽媽將信將疑,喃喃自語道:長生天,保佑我的孩子渡過難關吧。
有一天下午,媽媽和女兒低聲的鼓搗什么,秘而不宣的樣子,后來媽媽提出要和女兒下小區里轉轉,走了很長時間,沒有回來,我有點著急,急急忙忙下樓去找,遠遠的就看見我媽媽和我女兒從外面蹣跚的回來,嘴快的女兒,看見我,高興的喊:爸爸,我們摸彩票去了,奶奶說,馬上我們就有錢了。我望著母親滿臉的希望和憧憬,我的眼淚唰的就下來了。可憐我年邁的母親,在她這個年齡唯一可以幻想的希望就是中彩票,幫我度過難關。想想她在暗夜是多么的無助,才會想起這么一個卑微的幻想。在那一刻,錢變得柔軟而辛酸。很久以來,想起母親,總會想起那個買彩票的瘦小的背影,那個為了兒子分憂的母親。人有時候在生存面前活得多么渺小,一頭是努力,一頭是心疼。
我得過一筆橫財,撿了30塊錢,在八十年代末,那簡直就是一筆巨款,我用這30塊錢分別給同宿舍的8個舍友買了白球鞋,還集體奢侈的吃了半個月魚香肉絲。從此,我在同宿舍、甚至擴散到全隊,我是一個仗義、豪邁、大方、視金錢如糞土的俠客。這種形象已經深入到同學的骨髓里,因為去年一次隊友的聚會上,他們還是用這種眼光來斷定我的為人和品性。這就是金錢的魅力,用金錢塑造出來的形象和廣場上的銅馬一樣堅硬。
我朋友準備和他姐夫一起做生意,拿不定主意,讓我參與一下他們的談判。一整晚他姐夫都在講親情,只字未提生意的利潤和風險承擔,我就覺得有點懸。果然一年下來,姐夫小舅子成了仇人,老死不相往來。
哪怕就算是親情包括在內,沒有人只講付出,不求回報的。錢有時候是你回報和評估你能力的一個有力的證明。如果一個公司的老總,不講員工的利益和獎金,只談情懷,有理由相信這是一個狗屁公司,肯定不靠譜。雨在屋前瓦房不漏,錢沒有那么骯臟,把利益放在臺面上講,其實是一種光明磊落。丑話說在前頭,先小人后君子,親兄弟明算賬,都是一種坦誠。用利益考驗出來的情義才能長久,就像婚姻和愛情,被生活檢驗的婚姻剔除了愛情里的虛情假意才能長久。
中國人自古以來很多道德標準就很裝,譬如,一談錢就俗氣。其實與其在背后為了利益挖坑陷害,做盡跳梁小丑之能事,不如一開始就摒棄那些滿口仁義道德,坦然做一個尊敬金錢的真小人更寫實。馬云在沒錢之前,要顏值沒顏值,要背景沒背景,誰認識和看得起他是誰。馬云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勤奮,正大光明的掙錢,不僅被尊為網絡神話,而且馬上把馬云塑造成一個能力和地位俱佳的高大上!這就是錢的魅力!馬云說的對,企業不賺錢,就是犯罪!
很多年前,看過一篇文章,講他年輕的母親為了挽救白血病的兒子,主動求大款睡她,結果兒子被救后得知真相,和母親斷絕了往來,理由是他覺得母親不高貴,很賤!等自己經歷了生存的艱辛,才覺得母親有多偉大,可惜母親已經離世很多年。還是路遙說的比較坦誠:在饑餓面前,別跟我談尊嚴!
當自尊或自私在利益的籌碼下較量時,所謂的尊嚴、道義都會敗下陣來,抵不過物質的回饋。譬如,在災難面前,錢就是溫暖;在失學兒童面前,錢就是未來。在白血病患兒面前,錢就是生命;在衣不裹體、饑不擇食的貧民前面,錢就是慈悲。對于一個優秀的員工前面,錢就是能力,在一個擔當的男人面前,錢就是帥氣。錢有時候就是貴人,在黑暗中拉你一把;錢有時候就是沉甸甸的情義,是肝膽相照的弟兄,是風雨同舟的伴侶。為了同情的給予,錢是施舍。為了炫耀給予,錢是歧視。為了占有的給予,錢是暴徒。為了得到而給予,錢就是色情。
錢是浪漫,是風花雪月的締造者,錢也是悲劇,是家破人亡的導火索。錢是良心驗證碼,也是道德的二維碼,掃一掃全是真相和欲望。錢是奴隸,即使你富可敵國,卻守著金錢一毛不拔,你只不過是一個忠實的奴才,看門護院而已;錢是主人,即使你只可以喝一碗粥的空間,分給你愛的人相濡以沫,錢就是一枚勛章,成為別人心中的王子和公主。
錢是高雅,是涵養和骨氣,錢是欲望,是卑微和嘲諷。錢既能成就一個偉大的人,也能促成一個放蕩的人。錢是尊嚴,無知;也可能是感動和信任。
錢本身是干凈的。是因為不同的用途才附有了它新的使命。對于君子,它是取之有道,對于貪婪,它是得寸進尺。對于情義,它是黃天厚土;對于背叛,它是忘恩負義。
談錢,一點也不俗!只要坦然和正當的獲得。
與其說是嫌貧愛富,莫若說,在我們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喜歡富人思維,而厭惡窮人思維”,這實乃天經地義。
如果你還深陷貧困,應該多多學習富人思考問題的方式,而不是一味地嫉妒、憎惡、埋怨,這些只會讓你更加的貧窮。只有積極地學習,有了富人的思維,才會有與之匹配的財富,生活才會一步步好起來。
本文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