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好漢字、扎實字形結構,筆畫筆順是基礎,其中掌握筆順規則才能事半功倍,不僅適合初學的小朋友,也適合成人。掌握筆順規則,不僅要記,更要理解和***。接下來我們來看看漢字的筆順規則,并分享我的“順勢理解法”和“拆分法”。
掌握漢字筆順的規則,包括【一般規則】和【補充規則】,一般規則有7點,我們結合“順勢理解法”來解讀這7點:
1、從上到下:從上到下是順勢而為,從下而上就是逆勢,學習書法一定要順勢而為。
范字:三、競、音
2、從左到右:從左到右,是為適應現代橫向排版、閱讀及書寫從左到右的習慣,從左到右是順勢,從右到左就是逆勢,逆勢書寫就較為別扭,手腕要拐肘也不順暢。從上到下、從左到右是筆順最基本的兩個原則。
范字:理、利、明、湖
3、先橫后豎:先橫后豎,有了橫,豎才能更好地定位,相當于橫坐標和豎坐標,而先豎后橫就沒有先橫后豎更容易找到交叉點,筆順規則就是為了更加高效、快捷、高質量地書寫。
范字:十、王、干
4、先撇后捺:因撇向左、捺向右,遵循先左后右的原則,應先撇后捺。
范字:人、八、入
5、先外后內:先外后內,可以對字體的大小先定型和掌控,如“問”字,如果先寫“口”容易把口寫太大,再寫門,整個字就偏大,先外后內,相當于先有房子,再根據房子的大小擺放家具。
范字:問、同、司
6、先外后內再封口:銜接第5點,第6點主要重點是在關門,關門的“封口”往往是最下面的一筆,所以最后封口也是順勢而為。
范字:國、圓
7、先中間后兩邊:這類字有左中右三個部分,如果按照先左后右來寫,“小”字要先寫左點、豎鉤、右邊,這樣的寫法不利于主***置的確認,一般中間為主筆,也就是主干,兩邊為分支,先主干再分支更加順勢且優化,所以主筆(豎鉤)先寫,再兩邊分支,先中間再兩邊則為順勢。
范字:小、水
【補充規則】見上面筆順規則圖說明,更多是【一般規則】的一些補充,原則也是保持一致的,理解了一般規則,補充規則遇到的字并不容易出錯。在學習筆順規則的過程中,還需要注意一點,就是區分獨體字和組合字,獨體字按筆順規則即可,組合字則可以加入“拆分法”。也就是需要先做“拆分部件”的步驟訓練,如“曉”字:先拆分成左右兩部件,右邊再拆分成上下部件,所以筆順就是:先“左”、后“右上”、再“右下”,然后每個零部件按一般規則來走,通過拆分法再多筆法的字也不怕了了。上圖測試可練練手,看看你做對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