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邊境
【成語】
蜀鄙二僧:比喻窮與富不是事業成功的關鍵條件。
【例句】
①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燭之武退秦師》)
②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勸學》)
(2)鄙陋、粗俗
【成語】
肉食者鄙:肉食者,吃肉的人。引申為有權位的人;舊時指身居高位、俸祿豐厚的人目光短淺。
卑鄙***:品行頑劣,不顧羞恥。
卑鄙齷齪:形容品質惡劣,居心不正,言行骯臟。
【例句】
①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恨私心有所不盡,鄙陋沒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報任安書》)
③肉食者鄙,未能遠謀。(《曹劌論戰》)
(3)輕視,看不起
【成語】
鄙夷不屑:鄙夷:輕視,看不起;不屑:認為不值得。輕視,看不起。
【例句】
①孔子鄙其小器。(《訓儉示康》)
②人賤物亦鄙,不足迎后人。(《孔雀東南飛》)
(4)自謙之詞
【成語】
鄙人不才:我沒有什么才能。
【例句】
①敢竭鄙誠,恭疏短引。一言均賦,四韻俱成。(《滕王閣序》)
②且鄙雖愚,獨不知狼乎?(《中山狼傳》)
【語義提示】
“鄙”原義為“邊邑”,邊境自然環境“鄙陋”,故有“鄙陋”之義,“鄙陋”自然會受到“輕視”,后也用作自謙之詞,如“鄙人”。
【思維導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