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序:自1921年中國***在上海宣布成立至2021年。中國***人便貫穿了中國百年滄桑沉浮的整個近現代史!
自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確定改革***以來至現在。四十多年的奮斗歷程造就了現在的國富民強。
向國家危難之際為了國家尊嚴抵御外敵入侵而犧牲的所有民眾、革命烈士和新中國成立后為了信仰努力建設發展新中國的所有各屆人士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我沒有經歷過中國任何的磨難時期,踩著八零后的尾巴占著九零后的邊界出生。不知道十年動蕩時期,不知道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基本上不知道也沒有經歷過新中國之后的所有酸楚,自記事起中國基本上已經處于了高速發展的快車道之上!
我生于農村,長于農村。雖沒有經歷過祖國一路走來的披荊斬棘,也沒有親身感受過江山無限的絢麗變遷過程。但是打小開始就聽多了老一輩的感慨、回憶、緬懷。雖沒有多么驚心動魄,也沒有氣壯山河,卻平凡的讓人感到敬畏。
所以準備寫一篇長小說。寫革命?寫抗日?寫解放?寫新中國的動蕩?想了想都不敢寫,一來沒有那個知識儲備,而來也怕對革命先輩們有所褻瀆。最后決定還是從改革***寫吧,自小聽多了覺著那一代人雖然很平凡但是很偉大,中國勞動大眾特有的純樸善良、***人的無私奉獻大公無私!作為一位八零后也算是對歷史的緬懷,對祖國人民奮斗歷程的一次穿越感受。當然了只是小說,有不符合實際歷史的還望海涵!
致敬中國***,致敬中國***人。祝賀中國***成立100周年!
1978年12月18號,中央召開了十三屆三中全會。大會嚴厲批判了“兩個凡是”的錯誤方針,取消了“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口號,做出了將黨和國家的發展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實行改革***的歷史性決策!
翻年到了1979年。
魯西南的一個叫徐街的村子里,村委支部成員和村民代表正在開會。一通激烈的爭吵后,村委會議室里陷入了沉寂之中。只有七八只旱煙卷和煙鍋子伴著一閃一閃的紅光在不停的冒著白煙。
一位大約六十多歲的人猛吸了幾口手里的煙鍋子后說道:“丙席,你倒是拿個主意。大家一窩子土哈哈也講不出個啥來。”
“對,丙席叔。你是村支書,你看該咋辦吧。”
“你在公社待過,也在管區待過。也是個文化人,你定個主意吧。”
伴著滿屋子的附和聲,一位看起來四十多歲穿著中山裝左上衣口袋處別著一枚毛主席頭像徽章的中年人站了起來,環顧了一下四周說道:“俺老滿叔既然說了,讓我定個主意,那我就說說我的意見。我的意思是倆孩子都復習然后準備高考。”
“那不行,公社明確了給出的指標。他倆都去,那咱村里的孩子怎么辦。”
“名額只能給一個,必須有我們村的一個。”
“村小教書的一共就三人,他倆都走了,咋辦。娃娃們咋辦。”
“只能走一個,要不然我們就去公社去鬧。”
滿屋子又是一通七嘴八舌的爭吵。
叫丙席的中年人無奈的笑了笑,然后說道:“這倆后生都是因為一些家里歷史遺留的問題下放的勞動知青。兩個娃娃都是好孩子大家都是知道的。大爺大娘叔嬸子的叫不停,不是給這家修這就是給那家修那。”
頓了頓,然后接著說道:“最近兩年,小平同志已經安排人手專門做冤假錯案的***工作,解決一些歷史問題。這倆孩子估計也不會待太久了。我的意思是直接讓他們參加今年的高考,也算是對這倆孩子最后的照顧。高考已經全面放開了,國家準備大量培養高科技的知識人才。明年各個單位估計沒有再限制名額這事了,再說了我們村都是三代貧農出身,大字認不了幾個你們讓誰去參加高考去。學校老師的事,我去公社要人。”
老滿叔把煙鍋子一磕,“就這么定了。”
徐街村最北邊的一座土坯房子里。煤油燈昏暗的光亮一閃一閃的。屋里的一條長木凳上,坐著剛開完會回來的村支書徐丙席,村主任徐恩見還有抽著煙鍋子的徐老滿。他們對面站著兩個十八九歲的小伙子。下放勞動的知青劉達和王海。
七八十年代,雖然中國的條件慢慢的好了起來,但也只是剛開始填飽肚子而已,甚至有時候還填不飽肚子。兩個孩子都瘦瘦的。
“老滿爺,丙席叔說的是真的?村里給蓋章讓我倆去高考?”劉達滿是激動的確認。
“你這孩子,你丙席叔還能唬弄你們。”徐老滿笑著說道。
旁邊的王海低頭想了想,對徐丙席說:“叔,咱村小的孩子咋辦。”
徐丙席嘆了口氣,“你倆就好好復習,準備高考。需要啥書本,叔給你們去公社求去。現在國家還是很窮很落后,你們一定要好好學習,為國家出力。讓國家富起來,讓農民吃飽飯。學校老師的事我會反應到公社,最不濟就是撤銷了合并到隔壁村去。”
劉達和王海相互看了看,沉默了一陣后。王海對著面前的三人說道:“等我四年,畢業了我就回來。帶著你們吃上飽飯。”
徐老滿、徐丙席和徐恩見三人哈哈大笑起來,都連聲說著好,我們等著你。只是笑聲里有欣慰,有感動還有些許的傷感!
第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