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9年末到如今,新冠疫情已經“陪伴我們”將近三年的時間了,或許很多人都習慣了現在這樣的生活,習慣了出門戴口罩,出入公共場所出示健康碼的出行方式,對于很多人而言,新冠疫情所帶來的的,或許只是生活不便。
回想疫情剛開始的那段時間,新冠病毒將所有人打了一個措手不及,大量實體企業、店面等,都因此而倒閉,同時也有大批員工失業,給予人們一記重擊,人們心中最大的愿望,便是戰勝新冠疫情,恢復正常的工作與生活。
時間來到今天,全國疫情控制的已經相當好了,大多數人都回到了正常的學習生活當中。哪怕偶爾某地出現疫情,也不會對人們造成太大的影響。
然而令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上海作為國內最頂尖的城市之一,面對疫情時的表現,卻難以和它的城市地位相當,每日兩萬多的新增令所有人觸目驚心,疫情所帶來的一些更深層次的影響,也漸漸凸顯出來。
就像是最近這段時間,汽車產業就因為上海疫情遭到了重擊,多家車企都表示,在疫情的影響下,想要維持正常的生產變得非常困難,甚至像特斯拉、蔚來等車企,都已經暫停生產,難以向市場交付新車。
與此同時,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更是在朋友圈發文稱,如果上海周邊的供應鏈無法動態復工的話,五月份中國所有的整車廠都要停工停產,這也就意味著,到那時,國內的產線上連一輛汽車都無法交付。
這樣的消息對于有購車打算的人們而言,無疑是噩耗,等車的時間無限延長,什么時候能提到車全看疫情的心情,長時間的訂單積壓,哪怕疫情過后各大車企開足馬力生產,越需要相當一段時間才能笑話,沒有庫存壓力的話,消費者的購車成本自然會水漲船高。
其實在去年,各4s店的銷售人員在面臨客戶砍價時,就頻頻拿“產能”跟不上來提高售價,讓消費者有苦難言,有車需求并不高的還能等等,如果是用車剛需的話,就只能咬牙買下,或者考慮其他品牌。
所以說,疫情所給人們帶來的,遠非生活不便那么簡單,各行各業都受到了沖擊,甚至已經威脅到了一些人的生存,所以在面對疫情時,我們還是要做好防護,出入公共場所戴好口罩,相信總有一天,我們會戰勝疫情,毫無顧忌地走在陽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