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的需要在哪里,志愿者的服務就延伸到哪里。本輪疫情發生以來,從城市到農村,從大街到小巷,從線下到線上,沈陽志愿者的身影隨處可見,他們當中有在職黨員干部、退休人員、退伍軍人、個體經營業者、在校學生以及各行各業的普通居民群眾,正是這些“凡人英雄”用身體力行詮釋了超越“小家”、成就“大家”的高尚境界,展現了危難面前守望相助、眾志成城的大愛與擔當,用實際行動讓雷鋒精神在戰“疫”一線閃耀出時代的光芒,以“不獲全勝不收兵”的勇氣和決心,堅決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防控硬仗!現將第三批優秀志愿服務典型事跡進行集中展示,讓我們一起感受榜樣的力量,為志愿者的無私奉獻點贊!
志愿者風采
戰疫“志愿紅”,老兵再沖鋒!
史慶勝,沈河區南塔街道富民社區志愿者。本輪疫情發生以來,這名在抗美援越戰爭中戰功卓著的退伍老兵主動請纓,加入到富民社區抗疫志愿服務隊伍中,投入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每天天還沒亮,82歲高齡的他就下樓幫忙布置核酸檢測現場,檢測開始后,也一直堅持在現場維持秩序。大家都擔心老人的身體,勸他好好休息,史慶勝總是笑著說:“你們不要嫌棄我年紀大,我打過仗、扛過槍,雖然現在有疫情,為了市民安全我什么也不怕!”可沒人知道,那條在戰爭中受傷的右腿,讓這位耄耋之年的老人每走一步,都要忍受著鉆心的疼痛。疫情面前,史慶勝已經用堅守和行動發揚了戰斗精神,彰顯了一名退伍老兵的忠誠擔當,實現了他“若有戰、召必回”的錚錚誓言。
抗疫最美“夫妻檔”
石鐵鋼、薛立杰,鐵西區城市文明巡訪志愿服務隊隊員。夫妻二人今年都是68歲,也都是退休的老黨員。2020年5月,丈夫石鐵鋼被確診患有直腸癌,前不久剛剛接受化療加靶向治療,3月12日晚,石鐵鋼剛出院,第二天一大早便帶著老伴來到社區做起了防疫志愿者。在核酸檢測點,他們忙里忙外維持秩序、做政策宣傳,還利用短暫休息時間,多次為志愿者們***可口的瓜片雞蛋湯溫暖身體,大家喝過之后贊不絕口,暖在身上,熱在心頭。每輪核酸檢測,老兩口總是早早地來,堅持到檢測結束才肯回去,大家都怕他們身體吃不消,但老兩口卻說:“國家有需要的時候,不站在最前面,我又怎么能安心?只要手腳還能動,就能為家鄉做貢獻!”
這個“小個子”有“大能量”
緱劍,沈陽市陽光志愿者協會志愿者,曾獲沈陽市“優秀志愿者”等榮譽。他是一名80后肢殘青年,最近經常穿著紅馬甲,堅守在皇姑區鴨綠江街道萬山社區抗疫最前線。在他的帶動下,父親也毅然選擇和他一起并肩作戰。從第一輪全民核酸檢測工作開始,他們總是第一個到達檢測點,一直堅持到最后,一站就是十一二個小時,有時甚至連水都顧不上喝一口。他說:“雖然我現在還不是一名***員,但我是一名志愿者,也要做到跟黨員一樣,沖鋒在前!”當他得知,核酸檢測隊伍中有上了年紀、行動不便的老人以及上網課的孩子時,他都會給他們開辟“綠色”通道,引導他們快速完成核酸檢測,周圍的群眾也都為他點贊:“小個子,大能量,了不起!”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在疫情防控的戰線上勇往直前,用弱小的身軀擎起責任與擔當,為筑牢疫情“防控墻”貢獻自己的力量。
戰“疫”一線黨旗紅
梁景鑫,市委辦公室黨員志愿者。他是一名有著27年黨齡的老黨員,當“保護自己、保衛城市”的戰“疫”號角吹響后,他主動下沉白塔街道雙深社區開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務。3月19日以來,他始終與社區工作人員保持同樣工作節奏和強度,每天工作14個小時以上。在核酸檢測的前、中、后三個環節,他主動搬運各種防疫物資,靠前維持檢測秩序,清運檢測后的醫用垃圾,累計提供掃碼服務9000多人次,發放居民出入通行證6000余張。看著社區工作人員堅定的“逆行”身影,他自掏腰包2000多元,為社區購買了防疫物資和慰問品,表達了對一線“戰友”們的關愛和敬意。梁景鑫正和沈陽4.7萬余名黨員志愿者們一道,迎難而上、勇毅堅定,沖鋒在疫情防控最前沿,全力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讓黨旗在疫情防控一線高高飄揚。
用奉獻詮釋大愛,用堅守告慰親人
張瑞雪,沈北新區馬剛街道馬剛村黨員志愿者。本輪疫情發生以來,張瑞雪主動報名投身馬剛村疫情防控工作。她積極參與村內摸排***、隔離管控、物資保障等工作,對全村749戶村民的防控信息都了如指掌。在第5輪全員核酸檢測期間,得知奶奶突然離世的消息后,面對已經到達檢測點排隊等候的群眾,她盡量克服親情羈絆和悲傷情緒,含淚堅守防控一線,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碰見年紀大、行動不便的老年人前來檢測,她主動上前細心攙扶、耐心講解,將對奶奶的思念和深厚感情完全寄托在服務群眾身上。社區共開展8輪核酸檢測,她每一次都是提前半小時到達檢測點,抓緊時間布置現場、維持秩序,有時檢測工作持續到深夜也毫不松懈,累計服務群眾近9000人次。“舍小家,為大家”,張瑞雪深知,大疫當前,作為一名光榮的志愿者,堅守就是最好的告慰,奉獻才是最美的傳承!
疫情當前,我做先鋒
路秀娟,康平縣文學藝術志愿服務隊隊員,曾獲康平縣“道德模范”等榮譽。本次疫情發生后,得知所在社區防疫一線醫療防疫物資緊缺,路秀娟自掏腰包向社區捐贈N95口罩1000個、醫用外科口罩4000個、消毒液2箱。作為一名機關干部,她認真工作不打折扣,積極完成上級布置的日常工作,招募志愿者、做好信息匯總和上報。工作之余,她又自發到社區核酸檢測一線維持秩序、***發放通行證,與醫護人員共進退。每次全民核酸檢測時,她都最早到,最晚走,不辭辛苦,毫無怨言。她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志愿當先鋒、疫線沖在前的可貴精神,盡己所能默默奉獻,向群眾傳遞愛心和溫暖,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貢獻出自己的光和熱。
“暖心餃子”送“疫”線
李秀娟,法庫縣眾心公益團隊隊長,曾榮獲沈陽市紅十字會“疫情防控優秀志愿者”等榮譽。此次疫情發生以來,李秀娟帶領團隊100余名志愿者,捐款捐物,出人出力,秉持著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幫忙的初心。在經濟開發區創新孵化基地,她負責維持核酸檢測現場秩序,當她用東北人幽默的言語宣傳疫情防控,大家緊張焦躁的情緒得到了緩解,為企業員工及時送上了“定心丸”。3月29日,法庫迎來了降雨降溫天氣,李秀娟又帶領志愿者來到法庫高速收費站,為冒雨值班值守的人員送上了熱氣騰騰的餃子,留下了“暖心餃子”送“疫”線的感人畫面。李秀娟說:“作為一名志愿者,我不為金錢,不為名譽,我只想奉獻一份愛心,出現疫情我必須站出來守護咱自己的城市,抗擊疫情我一定堅持到最后,同大家一起迎來最終的勝利!”
團隊風采
封控園區里的“鋼鐵長城”
沈陽鋼材中心批發市場志愿服務隊。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服務隊第一時間發布了志愿者召集令,迅速集結120余名志愿者組成抗疫先鋒隊,下沉到鐵西區保利心語和歐尚一品兩個封控小區,參與24小時值守巡查,為園區居民提供物資配送、垃圾清運、核酸檢測秩序維護等服務。該團隊曾多次參與疫情防控志愿服務,2021年沈陽發生疫情期間,服務隊就曾組織148名志愿者進駐鐵西區納帕陽光小區參與園區封閉管理。變化的是時間,不變的是熱情,面對工作強度大、夜間低溫等困難,志愿者們沒有退縮,他們以連續作戰、持續奮戰的“硬核”作風,為群眾生命安全筑起一道道“鋼鐵長城”。
志愿“武”者,“硬核”出擊
興武堂盛京國術館志愿服務隊。本輪疫情發生以來,興武堂盛京國術館志愿服務隊“武”出沈陽速度,第一時間組織志愿者參加沈河區東陵街道保利社區核酸檢測工作。這支隊伍的平均年齡已超過67歲,隊員們本應享受天倫之樂,現在卻忙碌奔波在防疫一線,工作的熱情和勁頭,絲毫不遜于年輕人。他們分工明確、各司其職、相互配合,***信息、維持秩序、提醒居民佩戴口罩、保持一米線,他們耐心解答居民疑惑,溫柔地安撫群眾情緒,哪里有需要,哪里就能見到他們的身影。有的隊員不能到現場參加服務,就通過“線上”方式倡導居民遵守防控規定,居家開展武術鍛煉,強健體魄,一起抗疫。他們用暖心之舉匯聚戰疫“硬核”力量,守護著群眾的生命和健康安全,筑起疫情防控的“銅墻鐵壁”。
讓疫情防控更高效,筑牢“智慧“防疫墻
沈陽市沈北新區科普志愿者協會,曾獲沈陽市“最佳志愿服務組織”榮譽。自3月初疫情發生以來,為了確保街道、社區(村)管理人員熟練操作志愿服務智能平臺,***了平臺操作手冊,錄制了音視頻培訓教程,通過線上對管理人員進行集中培訓,組織技術骨干志愿者到有需求的街道、社區(村屯)開展“點對點”輔導,對相關技術問題給予耐心解答和處理。同時,協助街道、社區(村屯)設計印制志愿者海報5000余張,培訓“小紅星”志愿者6579人,發放抗疫志愿服務智能平臺使用指導手冊5000余份,解決了志愿者招募、管理等急難問題,為迅速聚合志愿服務力量,有序投入疫情防控工作起到了關鍵作用。科普志愿者協會將繼續以最***的知識、以最優質的服務,以最無私的奉獻精神,化作鮮艷的志愿小紅星沁入百姓心間,閃耀防疫戰場,全力守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戰疫有我,疫情防控“多面手”
天之傳媒集團志愿服務隊。疫情防控期間,志愿服務隊第一時間參與和平區核酸檢測工作,組織志愿者10批共計120余人次支援沈水灣街道和太原街街道,開展帳篷加固、秩序維護、掃碼核驗、檢測卡發放等工作,為困難群眾捐贈蔬菜等生活物資。同時,服務隊發揮***優勢,***抗疫MV《因為愛在一起》《黨旗在抗疫一線高高飄揚》等文藝作品10余部,免費發放互聯網音頻聚合平臺會員卡10萬張,豐富疫情期間市民群眾文化生活。同心戰疫,春日可期,天之傳媒集團志愿服務隊將繼續為戰勝疫情貢獻寶貴力量。
讓青春在抗疫一線閃光
皇姑區青年志愿者協會,曾獲沈陽市“優秀志愿服務組織”等榮譽。本輪疫情發生以來,在團區委的指導下,成立疫情防控青年志愿服務專項小組,組建全市首個區級青年突擊隊,僅用1天時間就招募志愿者近600人。協會組織志愿力量投入黃河、華山等7個街道的31個點位,協助社區開展核酸檢測、秩序疏導、信息錄入、卡點值守、生活物資運送等工作;當皇姑區被列入管控區域后,協會又迅速成立接送醫務工作者和志愿者的青年愛心車隊,為疫情防控保駕護航。截至目前,協會組織已發動青年志愿者參與疫情防控近百次,愛心車隊累計行駛里程1001.4公里。青年志愿者們用奉獻踐行志愿精神,用“逆行”書寫青春篇章。
沈陽市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
2022年4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