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連斯基稱頓巴斯戰斗將決定烏命運##俄烏之戰何時是個頭#
文/君劍
眼看著,俄羅斯和烏克蘭打了快兩個月了,時間線也從2月份延長到了4月份。然而截止目前,尚沒有跡象表明俄烏沖突有結束的可能性。
種種跡象表明,烏克蘭其實是“有備而來”。澤連斯基已經親自承認,烏克蘭其實“提前開始了戰爭”,他表示在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的時候,就已經和“一些國家”談好了合作,烏克蘭為沖突長期化做好了準備。
澤連斯基繼續索要錢和武器,他表示烏克蘭要“拿回自己的東西”,要和俄羅斯“對戰10年時間”。
(澤連斯基)
澤連斯基的這一表態,說明烏克蘭不僅沒有打算盡快結束沖突,而且似乎還流露出要延長沖突的意思。
這應該是烏克蘭迫于美西方國家壓力的表現,因為美國需要利用烏克蘭來拖住俄羅斯,而烏克蘭也希望通過西方國家之手,來尋求獲得更多“戰果”。
因此這場沖突,可能沒有想象中那么容易結束。
(美國開始要給烏克蘭提供重裝備了)
目前看來,俄烏沖突至少有三種可能的結束方式。
第一就是俄烏談判最終達成一致,簽署和平協議正式握手言和。
這種情況應該是最理想的,對雙方都好,但目前也是最難實現的,因為美國肯定不會讓俄烏雙方談判如此順利。
自從俄烏沖突發生至今,俄烏雙方實際上一直都有談判,甚至一度還出現了立場上的接近。然而澤連斯基關于中立等問題的表態不堅定,烏克蘭不斷變卦,導致俄烏談判又陷入缺乏互信的狀態。
而且在馬里烏波爾的最后攻堅戰中,俄羅斯要求烏軍投降,烏克蘭卻拒絕投降要求,澤連斯基還借機聲稱,如果俄軍殲滅馬里烏波爾鋼鐵廠的烏軍,則談判將不復存在。
(俄軍在馬里烏波爾)
因此可見,烏克蘭隨手都可能掀桌子,一旦掀桌子了,俄烏談判要恢復就更難了。
但談判也不是完全沒有可能,畢竟雙方都需要考慮利益最大化、損失最小化的問題。俄羅斯的問題在于遭受了西方國家的群起圍攻,導致不能放開手腳,而且經濟上承受壓力。
烏克蘭這邊也不輕松,俄烏沖突開始之后,烏克蘭失去了對“盧甘斯克”和“頓涅茨克”的控制,哈爾科夫也陷入爭奪戰,而扎波羅熱州和赫爾松州,都不同程度地被俄軍攻克。
這種結果是很致命的,因為這些州都是烏克蘭經濟的命脈,而且烏克蘭還因為喪失出海口,而在對外貿易方面遭受致命傷害。
烏克蘭不能僅靠西方國家輸血續命,如果烏克蘭要活下去,就得考慮和平談判的可能性。因此也許在某一時刻,俄烏雙方會再次在談判問題上達成共識。
(俄烏談判)
第二就是俄羅斯在徹底奪取頓巴斯之后,可能會單方面宣布停戰。
雖然烏克蘭揚言“再戰10年”,但是節奏可不是把握在烏克蘭手里面。對于俄羅斯而言,第一階段軍事行動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將烏克蘭“去軍事化”了,第二階段重點是“解放頓巴斯”,同時可能也包括“去納粹化”——馬里烏波爾殲滅“亞速營”。
這些目標只要都能夠實現,那么俄羅斯單方面宣布停止軍事行動是可行的。目前看來,馬里烏波爾戰局已經逐漸分明了,俄軍和頓巴斯武裝奪取了包括港口地區在內的絕大多數區域,“亞速營”已經困守在鋼鐵廠里面,頓巴斯武裝還聲稱發現了烏克蘭海軍陸戰隊第36旅旅長巴拉紐克的尸體和物品,再加上大量烏軍士兵投降,馬里烏波爾局勢對俄羅斯而言基本上十分清楚。
(亞速鋼鐵廠)
因此俄軍的重點關注已經轉向頓巴斯其他地方,在第一階段的軍事行動中,俄羅斯已經幫助“盧甘斯克”和“頓涅茨克”奪取了大多數地盤,如果“盧甘斯克”和“頓涅茨克”能夠控制兩州全境,并成為俄羅斯所承認的“共和國”,那么“解放頓巴斯”的目標要和達到了,俄羅斯將可以考慮要不要宣布階段性勝利和停戰的問題。
注意還有一點,就是俄羅斯現在也在赫爾松州和扎波羅熱州、哈爾科夫州控制著大量地盤,這會成為烏克蘭的軟肋,也是俄羅斯的籌碼。如果烏克蘭拒不停戰,俄羅斯可能干脆長期占有這些地方。
(頓涅茨克“人民軍”)
第三就是出于某些原因,俄烏沖突長期化。
澤連斯基聲稱要和俄羅斯“再戰10年”,這是在給自己打氣,也是在恐嚇俄羅斯。但俄羅斯不至于被這種言辭嚇到,俄羅斯是有把握陪烏克蘭長期玩下去的。
因為俄羅斯經過一系列操作,已經開始抵消西方國家制裁所帶來的壓力,而且因為俄羅斯自己是一個資源出口大國,自身地域遼闊物產豐富,因此俄羅斯是不可能被孤立的,俄羅斯現在已經對制裁產生了免疫力,西方國家的制裁變得越來越沒用。
烏克蘭雖然可以通過向西方國家求援來充實自己的力量,但是俄羅斯本身就擁有實力優勢,因此如果烏克蘭想要拖下去的話,俄羅斯也不會退讓。
(普京)
本質上講,俄羅斯發起此次特別軍事行動,主要還是要實現自己的安全目標。如果美西方國家想要停止沖突,其實也不是沒有辦法,只要美國承諾烏克蘭不加入北約,并且不再支配烏克蘭,那么烏克蘭有可能和俄羅斯獨立進行談判,談判成功的幾率就會增大很多。
但是美國明顯就是想繼續操控局勢,所以俄羅斯肯定也會考慮沖突長期化的問題。俄羅斯并不一定需要自己長期介入,因為俄羅斯已經扶持了“盧甘斯克”和“頓涅茨克”這兩個“共和國”,只要幫這兩地獲得抗衡烏軍的能力,那么今后俄羅斯即使停戰,也可以借助這兩個“共和國”來應對來自西方的壓力。
此次俄烏沖突中,頓巴斯武裝的表現非常搶眼,他們也成了俄羅斯手中的一張王牌。如果烏克蘭要將沖突長期化,則頓巴斯武裝就會發揮關鍵作用。
(頓巴斯武裝將烏軍坦克涂上“Z”字符,當作勝利品)
因此可見,俄烏沖突長期化是有可能性的。澤連斯基聲稱烏克蘭要“再戰10年”,但是這可不是說說而已的事情,烏克蘭得考慮清楚后果。
其實最好的結果,仍然是俄烏雙方通過談判,盡快結束沖突。這對于俄羅斯和烏克蘭,乃至于對國際社會都是好的。
但問題是,一旦有了美國的操作,局面就沒那么簡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