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流行音樂,以前養活了半個港臺流行圈,現在養活了大半個古風圈。華語歌里,我們一半的童年記憶,都是翻唱。
日本的版權保護很好,因此音樂人也有熱情不斷做原創;而我們這兒,靠剪刀加漿糊就敢說自己是原創音樂人,離人愁這種歌也能大火,被扒出來以后還不斷有人洗地:抄襲怎么了?能紅就是本事。
同一套曲目,在日本表演能紅,但在國內觀眾能走一半,根本賣不出票。
一大批優秀的音樂家根本沒法留在國內,只能去國外發展。日本民眾對于中國的傳統樂器,甚至比中國人自己更感興趣。
CherryBlossoms賈鵬芳-CherryBlossoms
(賈鵬芳,一個在日本火起來的二胡演奏家)
日本的中學里會有吹奏部,輕音部等各種音樂社團,中學生就能拿出水平相當不錯的演奏;
而中國的中小學,音樂老師總有事,語數外老師總有精力占課,音樂課就像是流量小鮮肉的演技,聽說過,沒見過。你在學校里幾乎學習不到嚴肅的音樂鑒賞和樂理知識,這是中國學生的無奈,更是中國教育的悲哀。
Startingtheproject松田彬人-TVアニメ『響け!ユーフォニアム』オリジナルサウンドトラックおもいでミュージック
《吹響!上低音號》是一部講述高中校園管樂隊的青春熱血番,背后實際的配音者,也是一個校園樂團。你看,人家的高中能自己組管樂隊,而我們這兒,知道上低音號這個樂器的人恐怕都不多。
在日本,鋼琴的普及率達到25%以上,幾乎每個小朋友小時候都接觸過一種樂器。
而在中國,你想要學一件樂器,父母會覺得搞音樂是浪費時間,你學音樂就是不務正業,你甚至只能瞞著爸媽,偷偷買琴。
日本的全民古裝劇,用小提琴協奏曲當主題曲,也算不上是非常騷氣的操作;
而我們的全民古裝劇,出了一首水平之上的流行歌,觀眾們都要激動得淚牛滿面:良心配樂啊!
覚醒~新?家康という男~服部隆之-NHK大河ドラマ真田丸オリジナル?サウンドトラックIII
日本的動漫配樂,有搖滾、爵士、電子等等各種風格,即便是十幾年前的作品放到現在,也依然很優秀。
也就是說,日本的小朋友,在很小的年齡,就能聽到不同風格的音樂,潛移默化地接觸了良好的音樂審美教育。
反觀國內,一個小時候只聽過喜羊羊的小朋友,長大以后只聽得了小蘋果,不是很正常嗎?
Butter-Fly和田光司-デジモンアドベンチャー歌と音楽集Ver.2
這幾年來,日本的動漫配樂一如既往地保持了高水平,而且與劇情契合得非常好,一聽到音樂,眼前的畫面,就一幀幀閃現出來。
比如你聽到《夏夕空》,就想起夏目友人帳里圓滾滾的傲嬌喵老師,還有那年暑假看夏目的治愈心情;
それぞれに中孝介-THEBESTOFKOUSUKEATARI
聽到《團子大家族》,歌聲一響,感覺就已經要淚目,有一部番吶,讀作Clannad,寫作人生。
だんご大家族茶太-メグメル/だんご大家族
這兩首歌的曲風都很清新,小抒情的風格也非常適合用吉他彈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