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學夸
話說,我們每日進行的花費最少卻收益最大的事,夸人,絕對算作其一。真誠地夸人,如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而對于被夸贊的人,如錦上添花的一抹甜,甚至是雪中送炭的一團暖。不過,不是美就是好看漂亮,不是帥就是英俊,不是溫柔就是善良,我們常聽到的常說出的夸人詞匯是不是有點匱乏了?
如何夸出水平,夸出品味,夸出情商,夸出新意,夸出漢語的博大精深,《夜讀》引來《世說新語》中品評風流名士的連珠妙語,一字一句教你夸人!
01
裴令公目王安豐:“眼爛爛如巖下電。”
【趣譯】
是不是沒想到,眼爛爛還可以用來夸人!來,涉獵一個新詞:爛爛,是指明亮的樣子。這句話是裴楷在品評王戎:“他眼睛炯炯有神,就像山巖下的閃電。”
02
林公云:“王敬仁是超悟人。”
【趣譯】
今有“超人”,古有“超悟人”。悟性超常的人,就叫“超悟人”。
03
時人目王右軍:“飄如游云,矯若驚龍。”
【趣譯】
當時人品評王羲之:“他飄逸得如流動的云,矯健得像受驚動的龍。”果真,字如其人,神韻超逸吶!
04
有人嘆王恭形茂者,云:“濯濯如春月柳。”
【趣譯】
有人贊美王恭身形外貌美好,說:“他鮮亮清朗的樣子就像春天的柳枝一樣婀娜多姿。”真乃見字如面,一襲清新俊逸的身影,躍然紙上。
05
卞令目叔向:“朗朗如百間屋。”
【趣譯】
卞壸品評叔向:“他胸懷坦蕩,猶如上百間房屋那樣廣大敞亮。”俗話說,心寬體胖,你身邊有沒有一位既朗朗如百間屋,又(大腹)便便如百間屋的朋友吖?
06
世目李元禮:“謖謖如勁松下風。”
【趣譯】
當代的人品評李膺:“他的風度猶如勁松下的風。”謖謖(sù),形容風起的樣子。炎夏灼人,這會兒最想見到的,可不就是如風送爽之人~
07
公孫度目邴原:“所謂云中白鶴,非燕雀之網所能羅也。”
【趣譯】
公孫度品評邴原:“他就是人們所說的云中白鶴,不是用捕捉燕雀的小網所能捉得到的。”“云中白鶴”四字,頃刻將一位脫俗清立的高雅之士,送到了我們眼前。如今自生羽翼、遺世獨立之人,何處去尋?
08
“此人,人之水鏡也,見之若披云霧睹青天。”
【趣譯】
這段話是在說,“這人,是人中的水鏡,明鑒開朗,看到他就像撥開云霧見到了青天。”這不就是人生導師般的存在么!
09
陳仲舉嘗嘆曰:“若周子居者,真治國之器。譬諸寶劍,則世之干將。”
【趣譯】
陳蕃曾贊嘆地說:“像周子居這樣的人,是真具有治國才能的人才。用寶劍來比喻的話,那就是聞名于世的干將。”傳說春秋時吳國干將與妻莫邪精心鑄成陰陽寶劍,陽者名干將,陰者名莫邪,為世所寶。
10
王戎目山巨源:“如璞玉渾金,人皆欽其寶,莫知名其器。”
【趣譯】
璞玉渾金:未雕琢之玉,未冶煉之金,比喻人品真誠質樸。王戎評論山濤:“他像是未經雕琢的玉石,未經冶煉的金子,人人都敬重他是寶物,但就是不能形容他的氣度。”這大抵就是我們今日所說的“寶藏男孩”了。
11
王戎云:“太尉神姿高徹,如瑤林瓊樹,自然是風塵外物。”
【趣譯】
王戎說:“太尉豐采超脫通達,就像美玉一樣高潔,自然是世俗之外的人了。”瑤林瓊樹,比喻人之品格如美玉般高潔。有沒有發現,古人慣愛以玉樹香草喻人之風骨品貌?不是天馬行空地夸,而是以周身看得見的美好來形容佳人,這樣,見到這些怡人的事物,就會想到那個人。見到那個人,又會想到清風明月,真是一種互相成就、回味無窮的美好。
12
庾子嵩目和嶠:“森森如千丈松,雖磊砢有節目,施之大廈,有棟梁之用。”
【趣譯】
“他就像繁密茂盛的千丈高的大松樹,雖然樹上多節,枝干交叉,但如果建造大廈,卻可以用它來做棟梁。”成語“棟梁之材”,正是取自此處。
13
魏明帝使后弟毛曾與夏侯玄共坐,時人謂“蒹葭倚玉樹”。
【趣譯】
魏明帝讓皇后的弟弟毛曾與夏侯玄坐在一起,當時人認為是“蘆葦倚靠著玉樹”。蒹葭:比喻微賤的人。玉樹:傳說中的仙樹,比喻姿容美好、才能出眾的人。這畫面感滿滿的對比,就很扎心了!他有多出眾,他就有多不起眼。
14
時人目夏侯太初“朗朗如日月之入懷”,李安國“頹唐如玉山之將崩”。
【趣譯】
當時人品評夏侯玄“容貌光彩照人像日月投入懷抱”,李豐則“精神萎靡不振如玉山將要崩塌”。放在現在,自帶人氣光環的夏侯玄,就是我們最怕站在他旁邊與他合影的人。
15
嚴仲弼,九皋之鳴鶴,空谷之白駒。
張威伯,歲寒之茂松,幽夜之逸光。
【趣譯】
嚴仲弼這個人,似曲折深遠的沼澤中長鳴的大鶴,是在空谷中奔馳的小白馬;張威伯呢,是寒冬中茂盛的松柏,黑夜里放出的光芒。斯人若白駒,若白鶴,若茂松,若夜光,遇上方知有。
16
時人道阮思曠:骨氣不及右軍,簡秀不如真長,韶潤不如仲祖,思致不如淵源,而兼有諸人之美。
【趣譯】
當時人稱道阮裕:骨相氣質不如王羲之,簡約杰出不如劉惔,美好溫潤不如王濛,才思情趣不如殷浩,但他兼有上述眾人之美。
這先抑后揚的夸法,讀到最后,竟有一種喜出望外之感。
17
范豫章謂王荊州:“卿風流俊望,真后來之秀。”王曰:“不有此舅,焉有此甥!”
【趣譯】
范寧對王忱說:“你儀表出眾,名望很高,真是后起之秀。”王忱說:“沒有這樣的舅舅,哪里會有這樣的外甥!”一來一回,高情商的回贊,學起來!
18
桓溫行經王敦墓邊過,望之云:“可兒!可兒!”
【趣譯】
桓溫出行從王敦墓邊經過,望著王敦的墓說:“令人滿意的人!令人滿意的人!”可兒,即可意人兒。
19
世目袁為“開美”,故子敬詩曰:“袁生開美度。”
【趣譯】
世人品評袁宏為“開朗美好”,所以王獻之有詩句說:“袁生有開朗美好的氣度。”形容人,我們愛用甜美、俊美、柔美、秀美、優美等等,終于又找到一個詞語來形容顏值在線性格開朗的人了——開美!
20
劉萬安即道真從子,庾公所謂“灼然玉舉”。又云:“千人亦見,百人亦見。”
【趣譯】
“是金子總會發光”的文藝版↑↑這段話是在說,“他鮮明的樣子就像挺立的玉一樣。”又說:“他在千人之中也能顯現出來,在百人中也能顯現出來。”
21
庾太尉少為王眉子所知。庾過江,嘆王曰:“庇其宇下,使人忘寒暑。”
【趣譯】
庾亮年輕時被王玄所賞識。庾亮渡江南下后,贊嘆王玄說:“在他的屋檐下受到庇護,使人忘記了天氣的冷暖。”引這句感恩父母,也是極相宜的。
22
桓玄問劉太常曰:“我何如謝太傅?”劉答曰:“公高,太傅深。”又曰:“何如賢舅子敬?”答曰:“楂梨橘柚,各有其美。”
【趣譯】
桓玄問劉瑾:“我比謝太傅怎么樣?”劉瑾答道:“您高遠,太傅深沉。”桓玄又問:“我比令舅子敬怎么樣?”劉瑾答道:“山楂、梨、橘子、柚子,各有自己的美味。”常常覺得,我們狹隘地定義了美。美,與其說是趨之若鶩的潮流風尚,不如說是一種尊重的欣賞的豐富的包容的眼光。想來,最理想的美的境地,大概就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
23
桓大司馬下都,問真長曰:“聞會稽王語奇進,爾邪?”劉曰:“極進,然故是第二流中人耳。”桓曰:“第一流復是誰?”劉曰:“正是我輩耳。”
【趣譯】
桓溫來到都城,問劉惔說:“聽說會稽王清談很有進步,是這樣嗎?”劉惔說:“極有進步,但仍然是第二流中的人物而已。”桓溫說:“第一流人物又是誰呢?”劉惔說:“正是我們這些人啊!”我們能夸人,懂得欣賞他人,還要會自夸,懂得欣賞自己。“第一流復是誰?”“正是我輩耳。”愿你,在這個時代,也有給出這句的無敵自信,以及支撐這份自信的難以撼動的實力與底氣。
24
謝公稱藍田:“掇皮皆真。”
【趣譯】
掇(duó):拾,摘。是說,“他這人摘去外表露出的都是本真。”此去山高水遠,得意有時,失意有時,那就祝你,一路坦然,不違本心,掇皮皆真。
25
桓公少與殷侯齊名,常有競心。桓問殷:“卿何如我?”殷云:“我與我周旋久,寧作我。”
【趣譯】
愿我歷經千帆,歸來還是我。
內容丨央視新聞整編自《世說新語》中華書局版
配圖丨視覺中國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制片人丨馬文佳編輯丨王若璐
?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