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賣萌邊過冬
HAPPYWINTER
●睡地暖吃加餐孵空調●
1月6日起,隨著寒潮來襲,申城連日氣溫探至冰點以下,浦東郊區的溫度更低。人們都相互囑咐著要做好御寒保暖,那么上海野生動物園里的小動物們,在極端氣溫中又是如何生活的呢?
取暖基本靠抖?不!小布獲悉,園方為應對極寒提前做好預案,在軟硬件上加力,確保動物安全越冬。
園方介紹,“食補”對動物御寒非常有用。早在一個月前,保育員就根據不同種類的動物,按不同的食性對它們的每日“菜單”進行了調整。首先從食用量上增加,如牛肉、羊肉、雞肉、河魚、泥鰍等增加至了近15%的量。
其次在飼料中多增了一些能量飼料,如南瓜、地瓜、紅棗、花生、雞蛋等等。另外還儲備了一定量的苜蓿干草,其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大量礦物元素。
此外,許多動物還會利用自身條件與生物習性,如增毛“換冬衣”抵御極端氣溫,但園區依然會在硬件設備上加以輔助。原產自熱帶與溫帶的大熊貓、火烈鳥、紅猩猩、黑猩猩、長頸鹿、大象、麥哲倫企鵝等,都已躲進了室內,享受著空調、地暖、油汀、紅外線燈等取暖設備。
而河馬、中美貘則在各自的暖棚內,浸泡在恒溫水池內。池底都鋪設水循環加熱設備,水溫一直保持在10℃以上。
小動物樂園里的小家伙們最為嬌弱、最需要人類關懷。你瞧,細尾獴一家子正圍坐在溫暖的太陽燈下“嘮家常”呢。
小虎寶寶、獅子寶寶、金絲猴寶寶、白面僧面猴寶寶在20℃的室內或酣睡,或玩耍。
活潑好動的耳廓狐家族此刻也躲進了室內,找到各自最舒服、最溫暖的方式,開啟“白日夢”模式……
目前,動物大都需要躲在室內“孵空調”,睡地暖,吃“加餐”,生活慵懶些就是最好的御寒方式。待氣溫回暖,動物就有了更多的精力在戶外陽光下撒野,也更加適合市民游客前去觀賞。
來源:浦東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