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河南新鄉的旅游景點,你可能會想起郭亮村,或是寶泉秘境。但還有一個景區,其實名氣很大,卻往往被不少外地游客所忽略。
這個景點,就是位于河南省新鄉市衛輝市頓坊店鄉境內的比干廟。
比干廟,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4A級旅游景區。因為景區大殿后以陰陽墻相隔留存有巨大的“天葬墓”,為我國有記載以來第一個墓廟合一的景點,而被譽為“天下第一廟”。
說起比干,算得上是一位家喻戶曉的人物了,為中國歷史中以死諫君的忠臣,稱為“天下第一仁”。而比干廟正是后人為紀念國神比干而修建的祠廟,也是天下林氏尋根謁祖之圣地。
景區雖然整體規模不是很大,但古樸的廟宇內,卻留有大量歷史文化珍品。無論書法雕刻,還是建筑風格,都具有很高的品味和歷史價值。當然了,景區內藏著的幾大謎團與怪象,也為其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吸引無數游客前往解密。
要說古人的智慧,真的稱得上是匠心獨具。位于比干廟山門前的這座照壁中間,花團錦簇、枝繁葉茂,意為天下林氏子孫富貴平安;而它們的根部卻在底部的一個小花瓶里,意為落葉歸根。
更神奇之處在于,相傳60年代以前,每逢陰雨之前,照壁上便會出現一條巨龍纏繞中間,若隱若現。只可惜后來老百姓堆積柴草失火后,便再也沒出現過這種奇觀了。
在比干廟的墓碑亭內,有孔子劍刻“殷比干墓”殘碑,是迄今發現的唯一的孔子真跡,被譽為“天下第一碑”。
據了解,在酈道元所作的《水經注》中記載了比干墓的墓碑,當時是“殷大夫比干之墓”七個字,而到了北宋年間碑刻卻變成了“殷比干墓”四個字。但究竟是如何變化的,現也已成謎。
在比干墓冢四周,有無數虬枝老莖的千年古柏,這本不足為奇。但奇就奇在,每一株柏樹竟都沒有頂尖。
據當地的村民表示,這些古柏都是不經修剪自然形成平頂。相傳,這些樹在比干去世后,頂部全部枯死,似為比干脫帽致敬,后被世人稱為“平冠柏”(當然這只是傳說,具體原因為何,無從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