烙餅時,用冷水還是開水和面?牢記這3點,柔軟筋道,涼了也不硬
時間過得可真快,轉眼之間頭伏和中伏已經過去了,已經到末伏了,相對于漫長的中伏而言,末伏只有10天,相信出伏之后,隨著陣陣秋風吹起來,天氣也會變的涼爽許多。對于很多吃貨朋友來講,什么三伏天我們一點也不關注,我們只關注有哪些美食可以吃,這一點沒有吃貨會反駁吧?
大家都知道,咱們華夏民族的傳統節日也好,二十四節氣也罷,都與美食是密不可分的,我都懷疑制定這些習俗的祖先是不是個吃貨!同樣,三伏天也有屬于自己的美食,老話說得好“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頭伏的餃子和二伏的面條都已經吃過癮了,咱們接下來就來聊聊末伏的烙餅怎么做吧!
說起烙餅,北方的朋友肯定都不陌生,從小吃到大,尤其是小時候農村家里做的油膜餅,吃起來特別的香,比現在的肉夾饃還要好吃!北方的油膜餅做法非常簡單,不用發面,也不用準備油酥,基本上20分鐘就能搞定,非常適合新手!一起來看看吧!
?
做烙餅的時候,我們只用小麥面粉就可以了,如果想要勁道有嚼勁,咱們可以提前在面粉里加入一勺食用鹽,這樣做出來的烙餅特別筋道,嚼勁十足,適合牙口好的朋友吃。
很多朋友做烙餅的時候一直糾結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和面的時候應該用什么水,有的朋友用涼水,但是涼水和面烙出來的餅非常硬,而且涼了之后根本嚼不動。還有朋友喜歡用開水,開水烙的餅雖然軟和,但是吃起來特別的黏牙!那么,烙餅的時候,究竟用什么水更合適呢?這里建議大家用一半的熱水和一半的涼水混合和面,熱水的溫度控制在90度左右就可以了。
面粉一分為二,一半加入熱水用筷子攪拌成大面絮,一半加入涼水同樣攪拌成大面絮,然后把面絮整理一下,揉成一個大面團,揉好的面團蓋上蓋子醒發一會兒。
接下來我們來準備一些香蔥,清洗之后把香蔥切成碎末,然后加入2勺食鹽、半勺十三香、半勺花椒粉,腌制一小會兒。
面團醒好之后,我們再把面團多揉一會兒,揉成一個光滑的面團,這樣做出來的烙餅吃起來更加好吃。
案板上撒上一些干面粉防止粘黏,然后把面團放在案板上,先壓成一個厚厚的面餅,然后用搟面杖搟成厚度1厘米左右的大面餅,均勻的刷上一層小磨香油。
把腌制好的蔥花均勻的撒在面餅上,然后自下向上卷成起來,然后分成大小適中的面劑子,把兩端的口封嚴實,防止里邊的油流出來,最后整理成餅胚子就可以了。
????
用搟面杖把餅胚子搟成厚薄均勻的面餅,面餅做好之后,不要著急下鍋烙,靜止2分鐘,醒發一下,可以讓烙餅更加軟和。
鐵鍋燒熱,然后刷上一層植物油,下入醒發好的面餅,快速地晃動鍋體,讓烙餅受熱均勻,防止焦糊,等到烙至兩面金黃,花色均勻就可以出鍋了,因為油膜餅非常薄,所以用的時間非常短,大火50秒鐘就可以了!
烙餅技巧總結
1、做烙餅時,要想烙餅吃起來軟和,放涼都不硬,我們一定要用一半的熱水(90度左右)和一半的涼水和面。
2、揉面的時候,要分兩次揉,第一次把面絮揉成面團,然后醒發一會,讓面團里邊的水充分滲入均勻,再次揉成光滑的面團。
3、烙餅的時候,鐵鍋一定要燒熱,然后刷上一層薄薄的植物油,下入面餅之后,快速晃動,翻面要勤快一些,這樣才會受熱均勻,不容易焦糊。
——老劉侃侃——末伏到了,因為在末伏的時候,身體的新陳代謝逐漸加快,這時候吃一些容易消化吸收的面食來補充能量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剛烙好的油饃烙餅,卷上兩根香蔥,吃起來別提多過癮了!大家趕快行動起來吧!
關于烙餅的那些事就分享到這里了,我是小劉,一位上得廳堂下得廚房的90后吃貨,如果您對家庭美食感興趣,歡迎留言、轉發、分享、關注哦!如果有什么想吃的家庭美食,也歡迎留言,我將盡可能給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