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印章,很多人都會想到秦朝時期所用的“傳國之璽”。秦雖存在短暫的15年就滅亡了,但它所建立的統治制度對后世影響很大,特別是西漢早期,“漢承秦制”的特點十分明顯。
尤其是在印章的使用中也呈現了多元化,很多印章的存在不再局限于玉器、青銅等。特別是到了漢代時期,很多王公貴族諸侯都習慣使用了“金印”,只可惜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金印都埋沒在歷史歲月長河中,唯獨很少的一部分流傳下來。
民間老農無意中發現金銀,消息不脛而走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有一位叫劉定全的農民,在嘉陵江北岸附近進行勞作時,無意中發現在河岸的石頭縫中,散發著一道道金光,處于好奇,劉定全走向前一看,原來埋藏在石頭縫中的竟然是一只金龜,而發出金燦燦的光就是從這只龜身上發出來的,劉定全認為這只物品肯定是大有來頭,非同尋常。于是他悄悄地把這件寶貝帶回來了家,和妻子一起分享這份喜悅。
妻子看到這只金龜很特別,于是就詢問劉定全是從哪弄來的,劉定全說:“自己在河邊干活時,意外撿到的,這是一只純金子做的烏龜。”為了證實自己老公的說法,妻子還特意咬了一口,果不其然留下牙印,這真是一枚黃金印章。
由于劉定全妻子的性格耿直,嘴不嚴,沒多久全村人都知道劉定全撿到了黃金寶貝,這件事傳開后,竟然被當地文物有關部門知道,文物專家決定前往去看看,到底這個說法是不是真的。
此文物具有極高的市場價值,至少一個億
考古專家們來到劉定全家里表明了自己的來意后,剛開始劉定全鐵定心不肯把這個寶貝上交國家,在做他思想工作過程中,文物專家們表示:"如果撿到文物不上交國家私自收藏的話,這是違法的,是要坐牢的。"
聽到專家們這么一說,很快劉定全轉變了自己的態度,終于把這件文物拿了出來。劉定全上交文物后,獲得了350塊錢的獎勵,文物專家們還給他頒發了一張獎狀。
經過專家們仔細一看,這可是世間非常罕見的寶貝,專家們也都楞了,因為在這枚印章的底部刻著"偏將軍印章"這五個字。據相關文獻記載,偏將軍并不是真正的將軍,他只是輔佐將軍的。
在春秋時期就已經設立了這個官制,偏將軍沿襲了兩漢官制,最高統領者會使用黃金***的龜紐,兩漢金印總共有15個,可以說能流傳下來的是極其珍貴的。劉定全撿到的這枚金印,它通高是2厘米,邊長是2.4厘米,含金量達到了9.6%,重達近190克,屬于漢代官印。
文物專家們估計這個官印是在戰爭爆發時遺留下來的,它具有極其高的歷史研究價值,按照現在文物市場價值估算,這枚金印至少值一個億。
如今這枚金印被收藏于重慶博物館,2008年,劉定全被邀請來重慶博物館參觀,看到曾經那么熟悉的寶貝,他佇立很久,最后惋惜的說道"當初要是知道它是國家文物的話,我肯定不會讓妻子咬一口了,如今留下牙印,真是可惜了"。
一個國家的文物是其文化命脈的載體,尤其是重要文物一旦被撿到后,一定要懂得第一時間上交給國家。因為文物屬于國家和所有人民的,并非個人,一旦有了私藏之心,就會觸犯到國家的法律。
這枚流落到民間的漢代金印能夠重見天日,為專家們研究漢代文化提供了重要線索,也為了解漢代歷史風貌提供了可靠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