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聲在線
入伏吃叫雞,做法吃法你都知道嗎
長沙18元一斤的雞賣得俏,消費者還得排隊買路邊荊售價也隨雞上漲
7月16日,長沙市開福區四方坪商貿城內,市民正在購買活雞。記者黃亞蘋攝
7月16日是2020年的三伏天第一天。湖南人把入伏稱作起伏,雖然眼下的氣溫還沒有達到頂峰,但熱量、光線都已經聚集,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即將開始。
這一天,長沙老口子們都習慣吃上一道路邊荊老姜煨叫雞:經過長時間煨制的雞肉帶來獨有氤氳的香氣,用筷子一夾骨肉便可輕松分離;從紫砂煲中舀出一碗清澈的雞湯,下肚,食客們微微出汗,再愜意不過了。
■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黃亞蘋實習生丁子琦
市場
18元一斤的雞賣得俏
“18元一斤,正宗的鄉里谷物雞。”早上8點,在學宮街25號鋪面,攤主麻利地從鐵籠中取出活雞,向顧客展示;鋪面里的加工區域,5名戴著乳膠手套的店員自發形成流水線,分別負責活雞脫毛、宰殺、袋裝切塊等工作。三湘都市報記者注意到,盡管一只活雞的處理時間不過10分鐘,但因購買者眾多,消費者從付款到提貨離開,需等待近1小時。
攤主一邊擦著額頭上豆大的汗珠一邊說,按照往年的經驗,提前一個月便找農場訂購了600只未開嗓的叫雞,“早上6點開門忙到現在,水都來不及喝一口,忙得很。昨天給飯店送了一部分,看今天的勢頭,剩下的300多只叫雞應該能賣完。”
調查
路邊荊售價隨雞上漲
或許是因為長沙人“好吃”和氣候潮濕的特點,所以頭伏天吃叫雞這個習俗一直被延續下來。三湘都市報記者走訪發現,叫雞的好搭檔路邊荊(一種中草藥,又稱六月雪)零售價也應聲上漲。
“要路邊荊嗎?很新鮮的,剛剛那個爹爹買走了6把,這是要燉一大鍋呀!”在四方坪商貿城內,攤主黃大姐笑著告訴記者,“今天早上進了30多把路邊荊,現在就只剩下4把了,根本不愁賣嘞。”
“貴點也沒關系,頭伏吃叫雞不僅去寒氣,也難得把崽女喊回來吃頓飯嘞。”蹲在路邊挑選路邊荊的周娭毑說,昨日賣5元兩把的路邊荊,今天普遍都要三四元一把。
此外,不少飯店還推出了“伏天限定”菜,味上湘菜館、湘媽老壇剁椒魚頭紛紛推出了路邊荊炒雞;南景飯店、友友飯店、田趣園本味菜館等也在外賣平臺上架此菜,“廚房小白”們在頭伏也可以好好享受傳統菜肴了。
習俗
叫雞加路邊荊,祛濕散寒
記者搜尋了坊間關于“伏雞”地道做法。首先,將路邊荊洗凈切段,加入開水熬煮30分鐘。隨后,選購一只重約2斤的叫雞剁成塊備用,熱鍋熱油放入適量姜片煸炒出香味,把雞塊放入,加鹽、干辣椒、蒜等調料繼續煸炒。最后,將熬好的路邊荊的汁水淋在叫雞上,蓋上鍋蓋,用小火慢煨,煨至湯汁漸干時,滿屋飄香,便可裝盤食用。路邊荊能起到清熱解毒、散寒、強健筋骨、祛風濕的作用,幫助人們增強身體抵抗力。
雞做好了,吃法也很有講究,老長沙黃先生告訴記者,按照老一輩的要求,吃路邊荊煨雞時最好穿長袖衣長褲,吃得大汗淋漓效果最好,“人體濕寒之氣要通過汗液排出,當然也要注意通風,不然屋內太悶了也容易中暑。”
此外,長沙地方史研究專家陳先樞介紹,起伏除了吃叫雞,長沙人還有吃姜、喝路邊荊煮水、貼三伏貼、喝涼茶等習俗。以喝涼茶為例,最地道的方子是把車前草、淡竹葉、菊花和麥冬等4種中藥材一起熬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