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首頁的博主發布了一條讓人悲傷的消息。
他們的小區至今經歷兩次封控,物業陳經理從上個月小區封閉以來,連續工作了50多天,下午在門口消殺快遞時突然昏迷。
太陽剛落下,夜晚剛開始,120遲遲不來,小區還在封控中,無奈居委和業主駕車送他就醫,業主們在群里刷屏祈禱,但最終沒有出現奇跡,陳經理經搶救無效去世。
夜深人靜時,看到這樣的消息真是讓人不由得難過。這萬家燈火里,應該也有一盞,在深夜里等待他的回家。可如今,他的家人卻無法再盼得歸人……
有業主朋友發了一張他的聊天截圖,48歲的男人,微信頭像是一個小小的高達,可能是童心依在,可能高達屬于他的孩子。后者讓人呼吸更是一滯。
是啊,他是丈夫,他是爸爸,他是兒子,他是萬千普通人之一。
可是這個普通人,在他的崗位上一點不普通。
抗疫至今,核酸抗原輪軸轉,群眾早上6點半通知核酸,背后的人得忙到半夜。
小區消毒、物資派發、快遞管控分發、獨居老人家庭生活照顧…周而復始。
這一個多月以來,他的照片里的日常,是忙中尋一點空隙狼吞虎咽一碗溫熱泡面,配菜一根火腿腸,是很多蓮花清瘟和無數的采樣管,是一張穿著大白的***照。
他的朋友說,那底下是一個四處奔忙的黑黑瘦瘦高高的身影,是個很好很好的溫柔上海男人。
他每天親力親為在小區消殺,發抗原,總是笑臉相迎、總是說著不好意思、總是及時處理問題。什么事情和他說一聲,他都會笑瞇瞇的答應并馬上落實。
3月28日,陳經理曾發了一張流浪狗的照片,配字“偷渡去浦西過四天吧,四天后再偷渡回來別忘了噢!”
一點點話語,也能看出是一個很熱愛生活,有點幽默的男人。
其實他只是小區臨時物業經理,是頂替封控在家的原物業經理來到這里,3月7號開始他沒有回過一次家,駐扎在小區。陳經理的老母親,愛人和孩子甚至連他最后一面都沒有見到。
"行客歸無信,夜燈照孤人。"再無人回應那一聲聲呼喚了。
疫情開始,有責任心的居委干部、物業、業委會、小區志愿者們沒停過,到處有這樣的人,這樣故事正在天天上演。基層的力量是巨大的,但是也無法應付漫長的無休止的消耗。
感慨他們的付出,可還是不禁要問,為什么?
到底為什么底下的人會這么累,為什么他們單薄肩膀要扛起一整個社區的需求?為什么最急迫的求生需求會被阻礙?曾經受過他幫助的群眾心里會不會自責?因為疫情次生災害離開的那么多人又算什么?
而這一切,是否可以快些結束?
近日降溫,寒風裹挾雨氣,從角落浸沒到城市上空。店鋪依舊關門,車以最快的速度開過沒有人的道路,卻還是困在沒有出口的真空里。
昨晚的月亮是滿月,小區物業辦公室的燈還亮著,門窗上的福字窗花還是嶄新的,可之前常駐里面的陳經理,他不在了。
在最后結果產生之后的悼念總是那般無力。
但還是請記得,他叫陳利銘。一個愛笑很溫柔的上海男人。他在自己的崗位上兢兢業業,直到最后一刻……
還有那許許多多的“陳利銘”。希望你們平安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