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新一代iPhone依然搶手甚至要加價才能擁有,iPadmini6也有著很高的關注度。但不可否認,蘋果的新品不再會給人帶來驚艷的感覺,這絕不僅僅是因為正式發布前各種諜報導致的。
有人覺得這是因為喬布斯的離去讓蘋果沒了靈魂,也有人認為這是科技趨同導致的差異化較少讓大家沒了新鮮感。今天我們暫且不去探討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而是小穿越一下回憶那些曾經讓我們驚艷的蘋果產品。
讓電腦進入色彩時代——iMacG3
iMacG3的出現拯救了彼時深陷危機的蘋果,回歸后的喬布斯挽狂瀾于既倒。1998年5月6日,一臺藍色半透明的電腦立于庫比蒂諾市迪安扎社區大學燧石禮堂的舞臺中央。它的出現不僅拯救了蘋果,而且還改變了人們對于電腦的認知。長久以來白色顯示器+巨大機箱的固有印象被iMacG3顛覆了。
而喬布斯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逐漸覺得傳統的電子賣場和銷售,不足以展示蘋果產品的全部優勢,從而萌生了成立蘋果專賣店的想法,也就是后來的AppleStore。
是電腦更是數碼藝術品——iMacG4
2003年蘋果再接再厲,新的iMacG4再一次讓所有人目瞪口呆。喬布斯應該是從之前創立的皮克斯公司LOGO小臺燈找到了設計靈感。因為第一次看到iMacG4的人,很多都會聯想到臺燈這個形象。當然將它從理念轉化成產品還要歸功于蘋果公司前設計總監JonathanIve。
iMacG4
iMacG4電腦半圓底座其實就是電腦主機,主機也顯示器依靠金屬杠桿進行連接,不僅方便調節而且角度很大。不光這臺電腦本身設計感滿分,就連與之配套的鍵盤、鼠標和音箱也都非常亮眼。即使過去了近20年的時間,這臺電腦主機的設計依然不過時,各種DIY大神還會將現在的配件裝入這臺老電腦中。
改變音樂產業的產品——iPod
當喬布斯將初代iPod拿出來的那一刻,音樂行業和隨身聽領域就已經被顛覆了。無論是第一代產品還是末代的iPodClassic,這個系列的音樂播放器總能以優美的外觀打動我們。
初代iPod
iPodMini
iPodshuffle
經典的轉盤操作,極簡的外觀設計以及多樣的色彩,影響了無數數碼產品的設計。雖然現在iPod已經退出了歷史舞臺,但AppleMusic卻成為了常駐APP。當你拿起無線耳機點開音頻APP開始欣賞音樂的時候,不知道是否會想起曾經帶給你無限快樂的iPod。
推動手機進入新時代——初代iPhone
2007年諾基亞還站在行業之巔,手機的最大功能還僅僅是通訊。也是在這一年,喬布斯帶來了初代iPhone。從此一切都改變了,而且這種改變絕不至于手機領域。現在智能手機的基本設定,其實在十幾年前初代iPhone上就已確定。甚至于谷歌安卓團隊在一次訪談中也承認,他們在看到初代iPhone之后,決定大幅度修改安卓系統。
初代iPhone
雖然初代iPhone有著這樣那樣的缺點,但是不可否認是它奠定了現在智能手機甚至是智能設備的基本形態,大屏幕、多點觸控、支持安裝APP……直到現在筆者還記得當年第一次雙指滑動縮放照片時的激動心情。
從青澀走向成熟的標志——iPhone4
初代iPhone雖然驚艷但依然有著不少的缺點,大家雖然覺得是個不錯的產品,但依然是觀望狀態。之后的3G和3GS也是過渡性產品,性能指標并沒有明顯的提升,很多人依然是諾基亞和摩托羅拉的忠實用戶,直到iPhone4出現了。
iPhone4在手機上首次加入視網膜屏幕、還有前置攝像頭、陀螺儀、后置閃光燈、相機像素提高至500萬,并具備facetime視頻***功能。這一次消費者被擊穿了心理防線,筆者自己和很多朋友都是從這一代開始成為了iPhone的用戶。
iPhone4
iPhone4厚度僅9.2毫米,金屬中框加前后鋼化玻璃面板,無論是質感還是手感都非常的優秀。它也被認為是喬布斯時代最經典的產品之一。筆者自己當年使用的這部手機還被很好的保留著,時不時拿出來把玩一下,手感依然出色。
牛皮紙袋中的精彩——初代MacbookAir
如果要說蘋果發布會中讓人印象最深的一幕,那么初代MacbookAir的亮相一定會被人提起——喬布斯從牛皮紙袋中將超薄的MacbookAir緩緩抽出。現在時間上各種輕薄本、超極本,追根溯源MacbookAir是它們的祖師爺。
MacbookAir的驚艷亮相
初代MacBookAir使用了IntelCore2DuoP7500處理器,在功耗和性能上實現了雙贏。這是英特爾為蘋果定制的芯片,面積比標準版的酷睿2處理器小60%,所以才能塞進Air的機身里。蘋果雖然使用英特爾的產品,但全系Mac都不用貼intelinside的貼紙。當然現在也不用貼,因為蘋果用了自家的M1系列芯片(手動狗頭)。
現在依然是霸主地位——iPad
初代iPad機型在2010年亮相,定位在智能手機和電腦之間,解決了用戶的使用痛點。如今這個產品線開枝散葉,從適合隨行的iPadmini,到輕薄大屏幕的iPadAir,以及買前生產力買后愛奇藝的iPadPro。雖然智能手機市場早已不是蘋果一家獨大,但平板市場安卓廠商確實不太能打。
蘋果的文案也越來越有意思(sao)
極簡主義的集大成者——支架式的iMac
蘋果對一體電腦非常執著,對于支架的應用也是從始至終,2005年蘋果的iMac采用了新一代的極簡造型,電腦和屏幕終于合二為一了。從這是開始,之后的產品更輕、更薄更好看了,但基本形態并沒有太多改變。
蘋果iMac系列產品
另外得益于無線技術的發展,iMac的鍵盤和鼠標也實現了無線化,整臺電腦做到了只有一根電源線(還可以完全隱藏在屏幕后)。iMac的這種設計和人們對于極簡主義的推崇不謀而合,從此電腦成為了桌面上一套靚麗的風景。
明確智能穿戴的方向——iWatch
雖然iWatch的初代產品有著續航欠佳,功能雞肋的問題,但也為整個可穿戴智能設備市場,特別是智能手表領域指明了方向。在蘋果表誕生之前,大家都對這類產品到底是偏傳統還是完全數碼化舉棋不定。而經過7代的發展,iWatch不僅是一款智能手表,更可以監測你的身體狀況,比如心顫檢測功能就拯救了很多人的生命。
智能手表可能會成為繼手機之后,人們最依賴的數碼產品。隨身醫生這一科幻設想正逐漸變為現實。
后起之秀促進技術發展——AirPods
AirPods出現之前,蘋果并沒有這一領域的太多經驗。但AirPods的出現卻促使了整個無線耳機市場的技術進步。初次配對AirPods不需要進行任何設置,你只需要從充電盒里拿出來戴上就可以了。不想聽音樂的時候摘下來就自動停止了,充電盒也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沒電造成的尷尬。也許這些功能現在看起來并不起眼,但要知道當時只有AirPods可以做到。
AirPodsPro
除了初代耳機以外,AirPodsPro也是令人印象深刻的產品。不熟老牌降噪廠商Bose的降噪效果,為我們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提供了寧靜的聽音感受。
(7798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