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勾雞又名豬肉鉤雞,是巴彥淖爾市的“四大燉菜”之一,具有有養(yǎng)心益腎、健脾厚腸、除熱止渴的功效。
河套地區(qū)自古以來就是中原與漠北的通衢要沖,蒙漢混雜。河套人喜歡吃肥酒大肉,豬肉勾雞既有雞的鮮美,又有豬肉的肥厚,豬肉和雞肉來源又方便,所以倍受河套人的青睞,成為節(jié)日、待客的必備佳品。
豬肉勾雞最早的吃法是豬肉羊肉、肥肉瘦肉都可以和雞肉合燉,但是慢慢地人們發(fā)現(xiàn)只有帶骨的瘦豬肉和雞肉燉在一起,才有一種特別適合本地人肉食口感的香味,于是后來的豬肉勾雞就約定俗成地成了帶骨豬肉和雞肉合燉的一種吃法,如果再要講究一些,那就是只用豬排骨(即豬肋骨)部分與雞肉合燉,會有一種更為獨特的風(fēng)味。
豬肉勾雞主料是肥豬肉和雞肉,其******是把豬肉和雞肉過油,入鍋加入土豆和豆腐,切好蔥蒜姜絲,加上花椒大料,文火燉熟,做成后豬肉塊色澤紅亮,有紅燒肉的香甜咸綿感,又有雞肉的鮮香味;肥豬肉使菜變得厚油,彌補雞肉較瘦的缺點,而雞肉口感酥嫩,鮮咸略帶微甜。豬肉勾雞脂肪蛋白質(zhì)搭配合理,肥而不膩,煮餅外酥里軟,是最受歡迎的大眾名菜之一。
河套地區(qū)的“豬肉勾雞”美味而熱情,想起豬肉勾雞,口水流一地;吃一頓豬肉勾雞,可讓人解好幾天的“饞”,
冬天凍到外面,能放很久,并且重新加熱了吃一點兒不影響味道。
如今,“豬肉勾雞”已經(jīng)落戶到全國各地大小餐館,成為備受百姓青睞的一道靚麗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