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十幾天就到了2020年,新年的到來就意味著有些人要過本命年了,而十二生肖又再次被人們說起,“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戍狗亥屬金豬”,這句順口溜是老人們一輩輩傳下來的,同時也是為了更好的記憶。
由于寵物的盛行,小孩子們總是會好奇,為什么十二生肖中沒有貓和大象呢?而在很多少兒動畫片中,已經給了孩子們答案,并讓他們深信不疑,其中有一個講述的是動物們參加比賽,按達到終點的順序來決定十二生肖的順序,其中貓由于貪睡就讓老鼠叫他起床,可老鼠卻把這件事忘記了,從此貓和老鼠之間結下了深仇大恨,這也是為什么貓喜歡吃老鼠的原因。大象雖然按時參加,卻被老鼠算計了,老鼠體格小,對于賽跑沒有優勢,于是它就藏在了大象的身上,當快到終點是拋棄了大象,自已躍上了高臺。
其實在歷史上并不是這樣,貓不屬于中國動物,它的祖先起源于古埃及的沙漠貓,就是人們常說的波斯貓。而大象雖然是中國動物,但它由于體型龐大,在排列十二生肖時,大象幾乎滅絕很難找到,所以在排列十二生肖時就沒有這兩個動物。
十二生肖排列的順序有很多的說法,但不管怎么說里面都包含著古人的智慧,以及他們的道理。其中有一種被人們廣為說起,那就是以古代晝夜十二時辰角度來解說的。1、子時夜半,又名子夜是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北京時間23時至01時),正是老鼠趁夜深人靜,頻繁活動之時,故稱“子鼠”。2、丑時又名荒雞: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北京時間01時至03時)。牛在夜間胃里的食物會翻出來,所以會聽見牛咀嚼食物的聲音,故稱“丑牛”。3、寅時又稱黎明,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北京時間03時至05時)。此時晝伏夜行的老虎最兇猛,古人常會在此時聽到虎嘯聲,故稱“寅虎”。4、卯時又名日始(北京時間05時至07時)。天剛亮,兔子出窩準備開始尋找食物,故稱“卯兔”。5、辰時又名早食,是古人吃早飯時間(北京時間07時至09時)。此時容易起霧,傳說龍喜騰云駕霧,故稱“辰龍”。6、巳時又名日禺(北京時間09時至11時)。大霧散去,蛇類出洞覓食,故稱“巳蛇”。
7、午時又名日正(北京時間11時至13時)。古時野馬未被人類馴服,每當午時便會四處奔跑嘶鳴,故稱“午馬”。8、未時又名日跌(北京時間13時至15時)。正是放羊的好時候,故稱“未羊”。9、申時又名日鋪(北京時間15食至17時)。太陽偏西了,猴子便在此時啼叫,故稱“申猴”。10、酉時又名日落(北京時間17是至19時)。太陽落山雞在窩前打轉,故稱“酉雞”。11、戌時又名日夕(北京時間19時至21時)。人勞碌一天,閂門準備休息了,狗臥門前守護,一有動靜就汪汪大叫,故稱“戌狗”。12、亥時又名定昏(北京時間21時至23時)。夜深人靜,能聽見豬拱槽的聲音,故稱“亥豬”。
還有的是以陰陽的觀念來解說,還有一種是說十二生肖是按相生相克排序的,老鼠小聰明所以后面就是憨厚的牛,老虎兇猛所以后面就是羸弱的兔兔,以此類推。說法雖然有很多種,但如果細細研究的話,就會發現里面的學識,牽扯著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