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科動物一向被人們稱為完美獵手,即便是家貓,除了后來人工培育的一些生活無法很好自理的貓咪,放歸野外也很快能成長為獵手。
大型貓科動物中,老虎、獅子是猛獸的代表,實力強橫;中型貓科動物中,獰貓、虎貓都是代表動物;而小型貓科動物中,黑足貓、沙丘貓等等,到成年不過普通家貓那么大,卻有高達60%的狩獵成功率,可以攻擊比自己體型大幾倍的動物。
這些貓科動物,用實力詮釋了什么叫各自領域的王者。同體型的動物中,很少有能打得過貓科動物的。在荒漠戈壁或者荒漠草原上,就生活著這么一種小型貓科動物:兔猻。
兔猻是一種什么樣的貓科動物?首先它的名字,大家一定感覺很奇怪。別的貓科動物大多是什么什么貓、什么什么獅、什么什么虎、什么什么豹,而兔猻的名字里卻是“兔”和“猻”,不了解的可能會以為它跟兔子或者猢猻有什么關系。
現在普遍的說法是,古代游牧民族在草原上看到這種動物的時候就會大喊“吐猻”,意思就是“站住”,流傳下來大家漸漸將這種動物叫兔猻了。
剛剛發現兔猻這種動物的時候,動物學家們一度無法給它歸類。它長得很像貓,但有很多特征又跟貓不一樣。在豹貓屬和猞猁屬中爭吵了幾百年,一直到現在分子遺傳學分析,它不屬于任何一屬,自己構成一屬,兔猻屬,屬下也只有它這一種動物。
看兔猻的體型,跟其它貓科動物相比,確實比較奇怪。它身材矮胖,腿特別短,毛又厚又長,嘴短,只有28課牙齒,比其它貓科動物少了兩顆,犬齒特別長。
巧合的是,牙齒這個特點跟猞猁特別相似。只不過科學家們經過分析還是將兔猻歸入豹貓世系。它們在590萬年前就和豹貓屬走向了不同的演化道路,現在呈現在我們眼前的,就是體態流暢健壯優美的豹貓和圓滾滾肥嘟嘟的兔猻。
為什么說兔猻是猛獸?只看兔猻的體型和小短腿,任誰都不敢把它跟猛獸這個詞聯系起來。兔猻看起來圓圓的胖胖的,體長60厘米左右,體重最胖也只有9斤重,還沒一只大橘貓體型大,但因為這個體型和長相被人稱為“貓中鰲拜”。
而且按照人類對貓咪的審美,以兔猻的長相和體型,多適合當寵物養著啊!現在的矮腳貓是人精心培育的結果,可是兔猻的小短腿是大自然演化出來的,天生的。腿短脖子粗毛長體型小軟乎乎,就是人類對寵物最大眾的審美了。
但是不是人想養它當寵物就能養的。
兔猻的生活區域在高山荒漠上,我國青藏高原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草原上,已經成為兔猻最核心的生活區域了。草原上的鼠和鼠兔,都是兔猻的食物。而且觀察發現,兔猻最喜歡吃的,居然就是鼠兔,它的食物里有一半都是鼠兔。
不僅如此,從面相來看,兔猻天生就有一種兇兇的感覺。它的耳朵位置比較低,這讓它的臉看起來像是一只貓頭鷹。而且兔猻性格暴躁,這是重點,別看兔猻腿短,但是對于任何一個侵入兔猻領地的東西,兔猻都會毫不留情地撓一臉。
但要說兔猻是猛獸,還是因為兔猻的眼睛。雖然體型相像,但兔猻跟家貓眼睛不一樣的是,兔猻的瞳孔收縮時會成為一個圓點,而家貓是豎狀的。這種特征只有在獅虎豹這樣的大型猛獸身上才有,而且在現存的40種貓科動物中,具有這種瞳孔的只占不到30%,且每一種都是頂級獵手。
所以雖然兔猻體型小,但也能將它稱之為猛獸了。更何況這個家伙的戰斗力絕對不低,在它的生活領域內,各種小型動物都是它的獵殺對象,其中旱獺不但要被獵殺還要被它霸占洞穴。兔猻的性格也霸道到,即使是同類待在它的領地里,他也要怒氣沖沖地出去跟人打一架,驅逐出自己的領地。
由于高原荒漠草原獵物較少,主要是鼠類、兔類,所以兔猻和藏狐、蛇的獵物都有交叉,兔猻經常和蛇發生纏斗,也經常會跟藏狐發生沖突。尤其是跟藏狐沖突很大,畢竟兩只都要搶旱獺的洞穴來住。
研究人員觀察發現,擁有圓形瞳孔的貓科動物,更擅長策略和埋伏。擁有豎形瞳孔的貓科動物,更喜歡主動出擊。
兔猻的確喜歡埋伏,它的毛發就是天然的保護色,更短的腿給它更矮的底盤,容易掩藏身形。而厚厚的腳掌和毛發,則避免發出聲音被獵物察覺。當兔猻捕獵的時候,出其不意,一擊必中。
兔猻和藏狐一起撐起了動物界表情包的半壁江山,這兩種動物更是對草原上維持生態平衡發揮著重要作用。以前人們為了兔猻暖和的皮毛將其捕殺,現在生態環境的破壞已經使兔猻的棲息地大大減少了,如果再捕殺,只會使生態環境更加惡化,保護兔猻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