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土,網絡流行詞,指窮到沒錢吃飯只能吃土,后來引申到網絡購物時,強調購物的瘋狂程度,網友們常在過度購物時自嘲花銷太大下個月“吃土”。
起源開始流行大約是2015年?雙十一的時候
而吃土這個詞與貧窮開始練習起來,約莫是出自于東方project同人漫畫,主角博麗靈夢因為沒錢買飯,在自家神社門口挖土吃。
簡略提一下吃土的相關發展,然后進入我們今天的正題——土能吃嗎?該怎么吃?
?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我的非洲老鄉?了
(雖然我是黃皮膚,但是多次抽卡經歷告訴我,我上輩子或許是個純正的部落酋長。這么說來,或許是我們的非洲老鄉?)
先上圖
在喀麥隆,他們喜歡吃土餅,坦桑尼亞的人這是喜歡把土做成土條。這些土餅和土條還出現在非洲的集市上成為商品。
他們做土餅的過程也很簡單,用一個勺子,將泥土加上水攪和一下,然后組成圓形的形狀,然后在太陽底下曬一下。
當然,作為食物土餅,不是只要曬干就行的,因為只是曬干的話,對于非洲人來說,這還是“生的”
需要和其他食物混雜在一起烹飪一下,才是熟食。
當然,直接曬干當成小零嘴隨身帶上一兩個來吃,也是可以的。
那么他們為什么要吃土呢?
你以為呢,還不是因為窮。
?由于經濟不發達,食物比較匱乏,很多時候土餅是比土豆還要實在的食物,畢竟他連土豆苗都不需要就能直接吃了。
有點像薄餅
其次的原因是土餅作為一種食物,有一定的營養價值,甚至有藥用價值。
有科研人員分析過土餅的營養成分,發現非洲人食用土壤中含有六十幾種微量元素?(想想也是,沒有蔬菜這個中間商賺差價,直接攝入更豐富),每天吃500毫克左右的泥土可以滿足孕婦的鈣需求,而且土中還含有解毒的作用。
在非洲一些地區,人們正是用黏土來治療痢疾、霍亂等疾病。(黏土不易消化,而這些疾病恰好主要是由腹瀉使人致死的)
此外,有些泥土還可以殺死寄生蟲。
除了非洲,與之隔海相望的海地,?也是個“吃土大國”
作為“世界上最貧窮的幾個國家”之一的海地,人們將土、鹽和水、黃油攪拌在一起做成餅干的形狀接著在太陽下烘烤,干了后就可以拿去集市上賣了,一桶2美元,差不多14塊人民幣。
與非洲類似,我就不多贅述了。
此外,吃土并不是貧窮國家獨有的現象,某些發達國家也會有(雖然兩者吃土的驅動力并不一樣,一者是為了生存,另一者或許一開始也是為了生存,后來,就更多出于好奇了)
近日,一個可食用泥土展覽在俄羅斯圣彼得堡開幕。在這個展覽上,觀眾不僅可以聞到泥土的芬芳,還能品嘗泥土的味道。組織者從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收集來了約400種可食用泥土,將它們分類裝進盒子里,以便參觀者進行觀察和品嘗。
展覽持續三天,已經于2021.7.4日結束。
那么,作為“民連天都食”?的中國,有沒有一些吃土的習俗呢?
答案是有的。
在河南一三門峽地區有一種十分特別的美食,叫面豆。其實這東西用料里并沒有土,不過它的******卻離不開土。首先需要的就是找到適合做面豆的一種土。這種土需要經過充分的日光照射更富含礦物質。把土放進鍋里加熱,然后把之前白面和雞蛋混合***的面豆放進鍋里炒。
這里的土有點點類似于食用油。最后食物的外表上會裹上一層土渣。
想吃土?選對食材很重要。
?吃土,不是路邊隨便扒拉兩捧就可以吃的。特別是現在這個社會(小心成了老八)
?上面提到的食用土,大多是挖掘的離地表較遠的突然,那里的泥土大多較為干凈,沒有寄生蟲和很多污染物(現在不一樣啦,污染物連地下水都不放過,更別說這種地下土了)
當然,或許你會想,我們可以去人跡罕至的深林里挖。
這是一條可行的道路,然鵝
由于現有技術限制,大多數的核廢料處理方式都是選擇埋入地底或者扔進深海。
而這些核廢料,恰好是選擇埋在人煙稀少的老林里,運氣不好,說不定就挖到能量滿滿的高能鈾棒哦~
高嶺土
想必很多人都聽說過觀音土這個名字,這個名字經常出現在描寫六十多年前饑荒的文章里,那個時候的人們沒有吃的,連樹根曹丕都吃完了,不得已之下,為了填飽肚子就只好吃觀音土。
觀音土由于不易消化,可以很好地產生飽腹感,使人免受饑餓之苦。
但是!?
大量食用觀音土,先不談土里可能含有的大量細菌,寄生蟲,以及小蟲子,光是著眼于難于消化這點。
難于消化就意味著難以排出體外,易于在腸道,胃部里淤積,造成腸道梗阻,幽門堵塞等情況,不及時送醫治療,可能導致死亡!
?順帶一提,高嶺土,也就是觀音土,是蒙脫石散的原料之一,而蒙脫石散是治療腹瀉的良藥。(兩包蒙脫石散,我甚至敢吃兩頓華萊士)
而土壤也經常含有很多對人體致病的寄生蟲,部分治療不及時,可能留下終生的后遺癥。
最好的***,還是理性消費,管理好自己的財政支出,不要月末的時候趴在花壇里狗狗祟祟。
”我生活規律,無不良嗜好。我不抽煙,土僅止于淺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