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中,除了能欣賞美麗的風光、品嘗地道的美食、感受特色的文化,還能遇到形形***的人。或許他們只是蕓蕓眾生中的一位,努力地過著平常百姓的生活,然而他們卻時常讓我感動。此次浙江象山之行,我來到一家普通的面館,老板是一位年輕的帥小伙,用自己的努力經營著這家并不十分起眼的小店,力求能讓自己有所作為。他很實在、很真誠,做的面很好吃,而我今天就要來講講他做面的故事。
眼前這家店面顏色略顯俗氣卻很顯眼的面館,就是今天故事主人公的店。據當地朋友介紹,這家面店的黃魚面做的特別好吃,所以我今天特意來嘗嘗。面店位于象山縣城靖南路406號,店面不大,不過具備一家網紅店的很多特點。為了不打擾到老板做生意,我特地選下午休息時段來到訪。(2019年11月拍攝于浙江寧波象山縣。)
與我事先想象的有所不同,老板竟是一位20出頭的帥小伙,而且還單身,用他自己的話說:“為了把面店經營好,都沒時間談戀愛,女朋友也找不到。”剛進店內,老板顯得有些靦腆,在我表明來意后,他同意接受我的訪問,并大方地為我展示了他做面的整個過程。
老板原是一位工廠食堂的大廚,然而面對早九晚五的生活,他認為自己應該趁年輕努力去做點什么,于是就離職創業開了這家黃魚面館。至于為什么選擇做黃魚面,這和象山豐富的海洋漁業資源有關,在這里只要去菜場就能買到各種新鮮的海鮮食材。由于店小,大部分的事都得老板自己來做,比如每天早上去菜場買食材。
他選擇的是15厘米左右的野生小黃魚,這樣的魚肉質鮮嫩,且價格實惠。黃魚洗凈去鱗后,需要將魚骨去除干凈。在這個過程中需要非常的仔細,片下的魚肉中不能殘留一根骨頭,屬于技術活,只有有經驗的廚師才能完成。店內所有的魚片都是老板親自完成,每天至少要花上2-3個小時,才夠一天做面的量。
老板說:這片好的魚片需要用清水反復清洗幾次去腥,然后再用鹽揉捏,這樣不僅可以讓魚肉入味,還能讓魚肉更加的勁道。至于放哪些料,我也不方便細問。
當看到案板上還剩下這么多魚骨,我的第一反應是要拿這些魚骨熬湯,不過老板卻把它們扔進了垃圾桶。當我問到扔了是不是有些可惜?老板表示,他經過試驗,用魚骨熬湯,魚湯顏色會偏暗,這樣影響這碗面的賣相,且口味上也不是太好。
為了能熬制出奶白色的黃魚湯,老板用整條的新鮮黃魚來熬制,然后去掉殘渣,就有了這鍋奶白色的湯底。這鍋湯每天現熬,一天一鍋,這或許是海鮮湯底與普通高湯的不同之處。
烹飪面條并不復雜,先下黃魚湯,然后加入腌制好的黃魚肉,每一碗基本要用6-7條黃魚肉。魚肉煮熟后,先起鍋,再下面條(面條可根據口味選擇,從細到粗)及其它的一些配料。面條起鍋后,再將黃魚鋪在上面,倒入面湯即可。
很快這碗黃魚面就出鍋了。乳白的面湯,喝到嘴里細膩潤滑,湯頭濃郁味道極其鮮美,回味無窮;魚肉嫩滑且沒有腥味;再配上老板自己腌制的雪菜,給這碗面做了很好的陪襯。在我看來,這是一碗完美的黃魚面,吃得連湯都一滴不剩。值得一提的是,吃完整碗面,沒有一根骨頭,從這一細節,就能看出老板是用心在做這碗面。這樣的一碗黃魚面在這里賣27元,個人覺得不貴,你認為呢?
當我問到是怎么想到做這碗面的?老板的回答也很實在:“黃魚面很多地方都有,但大家的做法有所不同,我的這碗面的整個***過程,是自己慢慢摸索出來的,每個細節盡量做到最好。”
為了讓客人有更多的選擇,店里還有其他新鮮的海鮮,客人可根據自己的喜好自由搭配。當老板說一天只能賣出30多碗面時,我有些驚訝,為什么這么好吃的面只能賣出這么幾碗?原來老板創業才一年不到,所有事他一個人完成,從早忙到晚,只能做到這點量。不過他表示還會繼續努力,把這碗面做得更好,讓更多的人能吃到他家的面。我被他積極向上的態度所感動,希望我的文章能幫助到他。作者簡介:寒殘一葉(攝影師、旅行家、自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