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影《哈利波特》里有夢幻的古堡、神秘的魔法師、還有各種奇妙的魔法課堂。哈利波特乘著他的魔法掃帚在泰晤士河上飛翔,整個城市的景色都盡收眼底。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如果真有個霍格沃茨的魔法學院,也想去看一看。
電影中的霍格沃茨
但是真有這么一所學校,在現實中不叫霍格沃茨,它叫做牛津大學。電影《哈利波特》也是在這個地方拍攝的。
牛津大學坐落在英國的一個名為牛津的城市里,是英語國家里最古老的一所大學,直到今天為止,他已經有851歲。
走在牛津的石子路上,我們能看到四周都是牛津大學古老的建筑。同樣的,牛津大學沒有大門,它是一所和城市融為一體的學校,城市的街道就從校園里穿過。其實別說校門口了,學校連正式的招牌都沒有。住在牛津大學就像生活在一個夢幻的小鎮里一樣。
牛津
夢幻尖塔之城
如果我們能坐著魔法掃帚飛到牛津大學的上空的話,可以看到整個城市建筑的房頂都是尖尖的。牛津是英國擁有尖塔建筑最多的城市。所以它也被稱為“夢幻尖塔之城”。
這些教堂式的尖塔建筑也象征了牛津追求卓越的精神。在這些尖塔建筑的中間,有一座被大家視為牛津大學標志的嘆息橋。據說,當牛津大學的學生考試沒考好的時候,就會到這一座橋上來嘆息。
沒有小河的嘆息橋
基督教堂學院
湯姆塔
牛津大學一共有38個不同的學院,其中有一個學院充滿了魔幻的氣息,它就是基督教堂學院。基督教堂學院是牛津大學里最大的學院之一,在這里共走出了16位英國首相。
而在基督教堂學院的門口,有一個名為湯姆塔的鐘塔,里面有一個大鐘,叫做大湯姆。
在很久以前,基督教堂學院就只有101位學生,所以每天晚上的9:05,大湯姆就會敲響101次鐘聲,而在敲完101次鐘聲以后,大門就會關閉,晚歸的學生可是要被罰的。
不過,這個規定在50年前就已經被廢止了,如今我們就再也聽不到這101聲鐘聲了。
湯姆塔
餐廳
走進基督教堂學院里的餐廳,這里可是牛津大學里最受歡迎的地方。在電影《哈利波特》里,這里就是霍格沃茨的大禮堂,哈利波特和他的小伙伴們都在這里被分院帽分去了不同的學院。
影片中的餐廳
但其實基督教堂學院的餐廳一共就只有三排的餐桌,并沒有電影里霍格沃茨大禮堂那么大,墻上掛著的也都是歷代從牛津大學畢業的名人。我們在電影里的畫面也都是用電腦的特效做出來的,墻上掛著的畫自然也是不會說話的。
實際的餐廳
盡管如此,它的魔幻色彩還是絲毫未減,大家仍然排著隊來參觀這個餐廳。但基督教堂這里的教授和學生是有特殊待遇的。他們不用給門票,也不用排隊,而且每天都可以在這里吃晚餐。
萬靈學院
除了基督教堂學院,牛津大學里還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學院,叫做萬靈學院。這個學院是為了紀念在百年戰爭里死去的戰士的靈魂而創立的。
但是這個學院是不招新生的。萬靈學院每年都會邀請一群牛津大學里最優秀的學生,來參加一場考試。其中最出色的兩名學生就會成為他們的新成員。所以,成為萬靈學院的成員在英國被認為是最高的榮譽。
萬靈學院
牛津考試日
說到牛津大學的考試,我們需要去考試院周圍去瞧一瞧。這是所有牛津大學的學生參加考試的地方。來到考試院會發現到處都是穿著魔法師黑袍子的學生。
難道他們都是魔法師嗎?
原來在牛津大學有一個傳統,因為英國人非常的注重服裝禮儀,所以學生們在考試期間都要穿上襯衣和一件黑袍子。沒有穿上這件衣服就不能進入考場考試。似乎有點像我們國內中小學生去學校一定要穿校服一樣。
但是,這個黑袍子是分大小等級的。在考試中考了第一名的同學可以穿上最大的黑袍子,考得差的同學就只能穿小袍子了。
在考試期間,每個人的胸口上都有一朵康乃馨。在第一場考試的時候戴白色的康乃馨;最后一場考試戴紅色的康乃馨;而中間的考試就戴粉色的康乃馨。
考試日結束后戴上紅色的康乃馨
一場叫做“搞破壞”的慶祝活動
在考完最后一場考試,就會有一場非常有意思的活動在等著他們。這場活動叫做“搞破壞”。
考生們踏出考場以后,他們的朋友就會把準備好的香檳、彩帶和泡沫都扔在他們的身上;還會把它們綁在樹上扔進河里。
不過,就算朋友們再怎么捉弄他們,他們也不會生氣,因為這是牛津大學慶祝考試結束的一種非常好玩的傳統活動。
牛津大學上課的時間很少,有的學生一個學期就只有八個星期的課。一年里大部分時間都是假期。但是不要以為假期的時間很長,學生們對學業就很放松。雖然牛津大學上課的時間很少,但是教授們會給學生留很多很難的作業,所以在牛津大學,我們會看到非常多學生喜歡泡在圖書館里查資料、寫作業、或是為了期末考試而復習。
在牛津大學里,到處都是非常優秀的學生和專家,平日走在校園里都能夠經常碰到名人。
物理學家霍金
從牛津大學里走出來的名人,怎么少得了著名的物理學家霍金呢?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這個坐在輪椅上的物理學家,他被稱為繼愛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物理學家。
霍金的一生在研究宇宙和黑洞的奧秘,他寫的《時間簡史》更是世界聞名。但是不幸的是,霍金在21歲的時候就患上了漸凍癥,全身癱瘓,最后唯一能動的就只有眼睛和三根手指了,但這并不能阻止霍金繼續研究宇宙的奧秘。他坐上輪椅后,用那僅有的三根手指繼續做研究。還提出了預言,地球在兩百年內就會滅亡,我們必須移民到火星上,才能夠繼續地生存下去。
這個預言到底會不會成真呢?不知道。唯一知道的是如果人類繼續這么無休止地折騰地球,不給它喘息的時間,遲早有一天地球會報復人類。
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的賽艇比賽
說起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他們倆的關系,就像我們之前介紹的美國哈佛大學和耶魯大學一樣,這兩所學校也是不分上下,相互競爭。
一年一度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的賽艇比賽如期在泰晤士河上舉行。賽艇比賽對他們來說非常重要。
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的賽艇比賽已經持續舉辦了189年了。在189年前,有兩個名字都叫做查爾斯的好朋友,分別就讀于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有一天,他們突發奇想,想搞一場賽艇比賽來打發時間,但是這件事情被劍橋大學知道了以后,就以此為契機,向牛津大學下達了一封戰書,向牛津大學發起了挑戰。這場比賽獲得了非常多人的關注,也漸漸地成為了牛津和劍橋之間的傳統了。
賽事的線條
18世紀末,包括伊頓和西敏寺等知名公學開始建立賽艇俱樂部,這項運動也很快在英國的大學流行,牛津和劍橋分別在1815年和1827年舉行各自的校內對抗賽。
1829年,兩個分別就讀兩大名校都叫查爾斯的好友突發奇想,搞一場兩校劃船對抗賽。英國媒體把這場比賽稱作“泰晤士河上的羅密歐和朱麗葉”。
1829年3月12日,戰書下達。“劍橋大學特此挑戰牛津大學,在倫敦或靠近倫敦的泰晤士河進行一次8人賽艇比賽,時間定在復活節期間。”
6月10日,第一次比賽開始,首屆比賽盡管在遠離倫敦的泰晤士河上游舉行,但還是有兩萬人觀看。牛津獲勝,就此拉開了百年恩怨的序幕。
在牛津大學,雖然沒有真的魔法,也沒有神秘的魔法師,但是比起擁有魔法,擁有豐富的學識和優秀的品質就更加重要了。
后面的話:
十個世界名校已經介紹完成。有一些朋友留言問:怎樣申請去名校學習呢?
每所學校有每所學校申請的具體詳細的條件,但總體而言申請去世界名校的申請條件可以概括為五個部分:
關鍵詞一:英語水平
首先看的是英語水平,一般要求提交托福或者是雅思成績。每個學校都會有不同的標準,但一般是要求托福在80分以上,而雅思在七分以上。另外SAT、AP等課程也是非常重要的依據。
關鍵詞二:GPA
GPA指的是學生的在校成績,這些院校呢一般要求是在3.75分以上,而GPA的滿分為四分。雖然大部分院校都并不認可中國的高考成績,但是高考成績和平時成績,它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反映了學生的學習能力,所以學生的成績和排名,也是很重要的依據。
關鍵詞三:綜合素質
綜合素質包括興趣特長、學術成果、體育運動、社會實踐以及綜合能力等等。如果發表過論文或者是有豐富的課外活動經歷的話,這些其實都是加分的項目。
而在這些經歷當中,學校最看重的就是學生的領導和策劃能力。如果說《綜合素質》不過關的話,即使是學生的***成績再高也是會被拒絕的。
關鍵詞四:推薦信
推薦信對于成功的申請名校也是很重要的。如果有影響力較大的***導師的推薦信的話,往往會更加容易引起招生人員的關注。前提是學生一定要讓推薦人了解自己。
另外推薦信最好是由推薦人直接郵寄到學校,不要和其他的一些申請材料一起郵寄。
關鍵詞五:時間規劃
如果決定了要申請國外留學的話,就一定要提前做好詳細的時間規劃。一定要注意各大名校的申請和截止時間,在規定的時間里做好充足的準備。
各大學校的申請可能會是一個非常漫長而且辛苦的過程,無論是語言能力的訓練還是各種材料的準備,都會是非常的繁瑣和磨人的。所以需要提前做好時間規劃。
近年來各大學校的錄取率不斷地創新低,而申請的人數越來越多。隨之也就加大了各個學校的申請難度。選擇學校我們更多地考慮的是自身的實際情況以及學校的要求,選擇這所學校是否符合我們自身的發展前景以及我們的目標。適合的就是最好的,另外學校的錄取率,學費、住宿費,如何申請獎學金以及是否有相關的助學政策等等,都是要納入考慮的范圍之內。
下一個主題:各個科系***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