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也要搶?難怪一些“野釣”的人說:競技釣魚、黑坑釣魚“沒意思”、“沒意境”!
“搶魚”這個詞,其實并不全是字面的意思,太多人可能理解有誤~但看屬性,這些釣魚人確實個個像“強盜”!
因為:為了自己多上魚,真的在使用各種“暴力”手段,搶奪大家的魚——“中飽私囊”后,才能成坑冠、岸冠、拿名次、甚至賺錢!
“搶魚”這個詞最早來自競技釣魚,后來反而是黑坑釣魚、甚至一些野釣常說的——今天咱們就來詮釋下它到底是什么意思?
競技釣魚比賽,至少在20多年前,賽場上就經常聽到、說到“搶魚”的。新魚、老魚都必須“搶”,這里搶的意思不僅是個人,更有團隊作戰,如,隊員根據釣位,分拿分的和干擾別人的。
搶不過別人(隊),自然你的成績就呵呵了。如何搶魚?就要根據魚情、賽制、規則而定了,這可不像下邊要說的黑坑、野釣那么簡單~
現在“搶魚”意思1——快速上魚、速釣的意思,就是咱們口語說得“手快”、“暴力”。這不僅是飛磕、飛抄的技術應用,從中魚、領魚、回魚水層、抄魚、卸魚等,其實都有講究,都有相對快速、減少跑魚的“速釣”操守。
飛磕大鯽魚:
舉個如今太多釣魚人忽略的例子:垂釣大鯽魚或鯉魚,線組細,就必須抄魚。此時,再著急也要中魚后,把魚在水皮下拉過來,而不是在水面“嗶哩啪啦”地領過來——后者,看著快吧?其實等于慢,因為會明顯增加跑魚甚至子線纏繞的概率。
飛抄鯉魚:
現在“搶魚”意思2——更多人說的搶魚是這種,即從兩邊、區域,通過餌料和小藥更多地“搶來”魚(誘來魚并留住)。比如,咱們一直提醒:黑坑、競技場、人多的釣魚,甚至污染環境的野釣,為啥更常見小藥的作用和效果?
舉個去野釣也常碰到的例子:就一個人坐在河邊,“老三樣”餌料正常上魚。此時,兩邊又來了釣友,沒多久這兩個新來的人上魚了,而自己停口了——這就是典型的被別人“搶魚”成功了。
這就源于垂釣需要抗干擾、必須相互競爭的搶魚!此時,誰的餌料和小藥能夠針對魚情、能夠抗衡干擾,誰就能多釣魚!
由此,“搶魚”就是競爭、搶奪的體現,一堆“強盜”扎堆,勇者勝!這也引申出,釣魚是綜合性很強的活動,只看中一點,反而是典型誤區:
只要水里有魚、只要位置好、只要餌料牛、只要有紅蟲、只要魚的密度高、只要用小藥……就能釣好魚?這些言論反而僅來自新手、甚至不釣魚的人——試想,競技和黑坑,都至少有幾千斤魚在你面前的水里吧?競技比賽魚多的都“亂撞”線,為啥還有“白板”的?坐在一號位卻被反殺,更是比比皆是~
道理上,只要是玩就存在“競爭”。人少的河溝,一個大爺比你上魚多、上魚大,你是不是“不舒服”?這是人的天性使然呀~
人們總想比別人“玩”得好,這其實是正常的意識和思維。反而:看見別人黑坑、競技,就一味攻擊、詆毀、夜郎自大的,才是非釣魚人的心態。試問,您標榜無競爭釣魚才有意思、有意境——為啥因此對別的釣魚人口誅筆伐?……這“意境”真有意思,但,沒有也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