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還記得在2019開年之際,馬凱餐廳在地安門重張時的盛況么?對于會吃且認吃的北京人而言,老館子能在故地重張,是對老街坊們口福和情懷的釋放,更是餐館本身的運氣。
不過在如今飛速發展的京城,能交上如此好運的老餐館實在不多,就比如曾同在地安門一帶的滿福樓涮肉館,已經搬到東大橋藍島大廈一年有余了。
滿福樓
小巧銅鍋華貴鋪陳
記憶中的滿福樓,就兩個字——講究!與京城街面涮肉館中千篇一律的大口徑銅鍋相比,滿福樓家延用的是清代宮廷皇族專享的紫銅小鍋,不僅外形玲瓏小巧,一人一鍋分而涮之的方式,更是干凈衛生。
再來看店面的布局陳設,好似昔年御膳房的翻版,紅木家具,屏風宮燈,無不透著皇家范兒,據說這是得到了愛新覺羅溥杰先生的親傳,“滿福樓”的牌匾就是這位“末代皇弟”親筆書寫的。
大堂內還有啟功、啟驤等大家的真跡,以及用一百個福字幾乎鋪滿了一面墻的百福圖,可堪與滿福樓福氣富貴的經營方式相得益彰。
這幾天的京城普降瑞雪,美不勝收,記得在若干年前的一個早春正午,小北和家人也是在滿福樓吃完一頓小鍋涮鮮肉后,就美滋滋的去景山公園賞雪景去了,那算是記憶中最應景兒的一頓涮羊肉了!
滿福樓
從路邊攤到“將軍樓”
當然,這些富麗堂皇都是滿福樓發家后的事情了,早在二十多年前,滿福樓還只是在地安門十字路口的一個路邊攤兒,支一個棚子,擺幾張桌子。
雖然條件簡陋,可架不住東西好吃,羊肉,肥牛,百葉,還有蝦等海鮮,在90年代初的京城,這菜品種類就算夠豐富了。
再往后因為道路改造,滿福樓便換到了前文提到的經營位置,號稱是地安門內大街的“將軍樓”,因為那確是總政的一個大院。
鐘愛滿福樓,不僅在于這里涮品新鮮,口味純正,更在于裝潢考究,環境宜人,全然沒有銅鍋涮肉館臟亂差的窘態;
更是因為這里位置絕佳,毗鄰地安門、鐘鼓樓、后海,若是于頂層就餐,可以俯瞰左依由傍的景山和北海公園,四九城內最棒的景致,盡收眼底。
可惜,京城最“富貴”的涮肉館易址了,中軸線上“一餐賞遍京城景”的好去處,還是說沒就沒了。
2017年夏季,滿福樓地安門店關門
搬到藍島大廈后,滿福樓的經營品質一如既往,可豪華商超中的餐廳在如今并不稀奇,而能邊賞著景山、北海美景,邊吃著火鍋唱著歌的經典餐館,卻錯過了就不會再來了!
搬到藍島大廈新址的滿福樓
萬事萬物的變遷、消亡,從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別說是只有不到30年歷史的滿福樓了,就是地安門,不也說沒就沒了么?
地安門
“有血有肉”的皇宮后門
地安門,曾是京城中軸線上的標志,這里南望景山,北觀鼓樓。進了地安門,等于半只腳已經踏入了故宮紫禁城。
皇帝北上出征巡視、親祭地壇諸神、頤和園游玩踏青等,便多從地安門出入。
1900年庚子國變,日軍占領了鼓樓,下一步就是進駐紫禁城,沒想到卻在地安門吃了癟,在此遇到了清軍的頑強阻擊。
直隸總督榮祿統領的皇城護軍,用血肉之軀,在地安門前設置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防線,為光緒和慈禧的“出逃”贏得了時間。
1924年11月,馮玉祥的部下、時任京畿衛戍總司令的鹿鐘麟驅逐溥儀出宮,走出紫禁城的末代皇帝出地安門回到了他的出生地——醇親王府(后海北沿),只是此次出地安門少了皇帝的威嚴,頗為狼狽。
1954年,地安門及兩側的雁翅樓一同被拆除了,當年在門洞中玩耍的小孩子,如今也都已是古稀老者,地安門的童年趣事,也都隨著這座門的拆除而一并消失。
地安門的北面,便是鐘鼓樓,那也是京城中軸線的北起點!
鐘鼓樓
中軸線起點
象天法地,坐北朝南,九經九緯,左祖右社,面朝后市,方正對稱,恢宏嚴謹......以上詞匯,就是梁思成先生心心念念的北京中軸線,她華麗而又壯闊,其北端的起點,便是鐘鼓樓。
鼓樓又被稱作“譙樓”,在元代時名為齊政樓,鐘樓曾是元代萬寧寺的中心閣,直到清代重建后才呈現出今天的面貌。
鼓樓上設置的漏刻壺一共有四個,分別為:天池、平水、萬分、收水。
早年間,鐘鼓樓的報時曾是組成京城百姓生活的重要部分。白天正午時分鐘樓負責鳴鐘;而在夜晚,鼓樓則要擔起擊鼓報時的責任。所謂“晨鐘暮鼓”便是如此。
鐘鼓樓的存在同樣給予了文藝工作者們創作的靈感與來源,作家劉心武先生的著名小說名為《鐘鼓樓》;
“魔巖三杰”之一何勇演唱的京味搖滾經典同樣名為《鐘鼓樓》,曾經紅火了整個90年代;
如今的鼓樓以南,毗鄰著什剎海和南鑼鼓巷兩處京城著名文化旅游地標,連同著地安門外大街以及鼓樓東、西大街一起,游客們一撥接著一撥,見天兒的熙熙攘攘、摩肩接踵、人頭攢動。
而鐘樓后以及鐘樓灣兒一帶,則是規劃一新的鐘鼓樓小廣場,一到夏天,來這里踢花毽,下棋,抖空竹,納涼聊天的......基本都是附近的街坊和市民。
地安門
消逝的快樂時光
正如前文所言,如今全中國、全世界人民都熱愛地安門,赴京旅游必須打卡,在京定居日常逛逛......
老北京們自然也熱愛地安門,只是get的點不一樣,姆們對那些日日刷屏的網紅店并不感冒,懷念的是曾經的地安門:
火爆的游戲機電玩一條街,那是每個周五放學后,騎著山地車來“掃盤”的樂趣,據說卡姆樂屋已經搬到了石景山,真令人傷感;
“小天意”市場,批發文具、賀卡,還有變形金剛、特種部隊、芭比娃娃等玩具,可惜前幾年,這里關門了;
好吃的“狗不理”包子鋪改成了峨眉酒家,那家熟悉的麥當勞也沒有了;
爸媽經常念叨的地安門菜市場,肉、蛋、蔬菜,品種齊全,附近的居民都來這兒買過后臀尖和土雞蛋;
當然,自然也少不了馬凱的東安子雞,滿福樓的后腿磨襠肉......
說一千道一萬,滿福樓已從地安門遠遷東大橋,如果喬遷后您還沒去光顧過的,還是去一趟吧,至少,老味道還在!
滿福樓藍島大廈店
推薦:手切鮮羊肉、一級肥牛、手打蝦丸、羊上腦
人均:129元
地址:朝陽門外大街8號藍島大廈東區6層
部分圖片來源新浪微博,作者見圖片水印
文/壹月陸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