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在吉林大學第二醫院出生的新生兒。吉林大學第二醫院供圖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產科:醫護們“跑步”迎接新生命
中新網長春4月17日電(郭佳呂春香)“把我的***號碼給她們,到門診馬上給我打***!”每次收到轉診信息,滕紅都立刻回復處理意見,隨時做好接診準備。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和激增的孕產婦數量,讓滕紅和同事們格外忙碌。
滕紅是吉林大學第二醫院產科主任。目前,該院是長春市指定的“綠碼醫院”。該院產科是吉林省急危重癥孕產婦及胎兒的診療基地和救治中心,自吉林省3月初暴發疫情以來,共接診高危重癥產婦728人,占患者總數近八成,一個個新生命在這里誕生。
疫情期間,長春市多家醫院陸續停診,加之一些“黃碼醫院”也要將很多急危重癥孕產婦轉至滕紅所在的醫院救治,因而她整天忙得團團轉,手機里裝滿了各類求助轉診信息。
滕紅介紹,該院收治過一位二胎媽媽,由于她的愛人在外地隔離不能陪同生產,她被救護車送到醫院時,身邊還帶著10歲的兒子。考慮到特殊情況,他們在產婦未辦理住院手續的情況下緊急接產,最終幫助她成功分娩。
又一日,該院收治了一名懷孕32周的孕婦,其在做超聲時胎心突然消失,情況十分危急,需要立即進行手術。術中,醫生發現這名孕婦胎盤已剝離三分之二,腹腔出血量達3600毫升。醫護人員奮力搶救,最終保住了子宮。
最近,每當聽到救護車的聲音,滕紅和同事們就會下意識進入工作狀態。“醫雖小道,而性命攸關,敢不知慎。”滕紅時常用這句話提醒自己謹記作為醫生的本分。
疫情期間,院內醫護人手緊張,一個人恨不得掰成兩個用。有的醫生忙碌了一整天顧不上吃一口熱乎飯;有的醫生自己也是孕婦還要堅持在一線工作,最終在崗位上臨產。
對于大家的工作狀態,滕紅形容說,每個人走路都像在跑,感覺像帶著風一樣。
自3月14日起,滕紅已經帶領團隊連續30多天實行閉環管理,救治了一個又一個急危重癥孕產婦。“我們必須盡百分之百的努力。”滕紅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