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語:新能源銷量第一的上汽集團,56%銷量由五菱宏光MINIEV貢獻,宣稱加大力度發展高端新能源的陳虹,依舊在為能實現大電池容量的純電平臺發愁,重力打造的智己汽車如今消聲,上汽新能源出路在哪?
眾車企齊發力,智己上市較晚
隨著7月8日特斯拉推出僅27.6萬元的ModelY標準續航版后,相關消息顯示,訂車預計最快要到9月份交付。然而當特斯拉在華銷量占國內新能源乘用車總交付量比例已經達到近15%時,曾對標特斯拉的智己汽車還沒有上市。
智己汽車后續的發展顯然失去成立之初的勢頭,“智己速度”也成為過去式。2020年11月26日,上汽集團揭秘“L項目”,宣布智己汽車;12月25日,智己汽車宣布由上汽集團、阿里巴巴、張江高科聯合打造成立;距離其成立不足20天,2021年1月13日,智己汽車發布兩款量產定型車——一款智能純電轎車、一款智能純電SUV。上海車展期間,轎車智己L7開啟預售,計劃2021年底上市,2022年初交付,不過在宣布上市交付時間后,智己汽車宣傳力度大幅減弱。
“目前智己汽車營銷‘失聲’也很正常,并不是所有企業從新車發布到交付都會大肆宣傳,但對于還未上市的智己汽車來講,其競爭力也無從可知,只是從智己的成立背景來看,上汽集團成立智己汽車情況復雜,未來很可能獨立上市,在資本市場上形成競爭?!逼嚪治鰩熺妿煂χ熊嚲W表示。
2021年底新能源市場是個未知,但是從目前以特斯拉、蔚來、理想、小鵬為首的造車新勢力和已經轉型的傳統車企銷量成績與資本市場表現來看,一輛車未交付的智己遭到了“圍剿”。今年上半年,國內新能源乘用車總交付量達到108.7萬輛,特斯拉在華交付量16萬輛,占總交付量近15%;蔚來、理想、小鵬6月銷量創新高,蔚來交付量8083輛,與此同時,資本市場上,三家造車新勢力被看好,兩個月中股價漲幅分別達到33%、20%、37%。
自2020年7月11日比亞迪市值超過上汽集團后,2021年初,比亞迪市值達到上汽和長城總市值。與此同時,乘聯會數據顯示,6月新能源銷量TOP15排行榜上,比亞迪有5款車進入榜單,分別為比亞迪秦PLUSDM-i(9269輛)、比亞迪漢EV(5802輛)、比亞迪宋DM(5450輛)、比亞迪秦PLUSEV(4272輛)、比亞迪e2(3929輛)。
著力高端純電,56%銷量仍靠低端
在2020年股東大會上,股東對上汽集團的現狀和業績發出質疑,其表示,在新能源超級風口的2020年,比亞迪汽車、長城汽車股價漲了5-6倍,長安汽車漲了3倍多,江淮汽車甚至超過10倍,而新能源銷量第一的上汽市值不到比亞迪、長城的40%、70%。
“上汽集團目前的市值是正常的,這正反映了其近兩年下滑的業績。上汽集團兩大銷量支柱——上汽大眾與上汽通用的頹勢導致了上汽集團業績發展不好?!逼嚪治鰩熤茺惥龑χ熊嚲W表示,“前幾年兩家合資公司主要銷售緊湊型轎車,均以首購用戶為主,而近幾年首購車主大規模萎縮,所以銷量下滑?!睌祿@示,中國乘用車市場的首購占比由2014年65%下滑至2020年40%,2021~2026年首購比例將持續萎縮,上汽大眾持續承壓。
正如此,上汽集團連續兩年業績負增長,2020年全年歸屬于上市股東凈利潤為177.44億元,創9年新低;從2016年到2020年,公司資產負債率連續5年上升,總負債規模達到6093.73億元。反觀一汽集團,2020年實現利潤467億元,是上汽集團的兩倍多。
盡管陳虹著力發展高端新能源轉型,但是上汽集團新能源銷量還是要靠走低端路線的五菱宏光MINIEV貢獻。據官方數據顯示,上半年五菱宏光MINIEV銷售15.8萬輛,在上汽28萬新能源汽車總零售銷量中占比超56%。
1961年生人本到達退休年限的陳虹任期延續3年。6月30日公司股東大會上,陳虹經董事會表決,續任上汽集團董事長,任期延長3年。2014年陳虹接替胡茂元成為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掌舵上汽集團的七年間,是汽車行業大變革時期,剛上任初期,陳虹便在變革中尋找機遇,率先提出“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和共享化”的“新四化”,2020年12月,陳虹個人也被評為“2019—2020年度全國優秀企業家。
從R汽車再到智己,發展高端新能源顯然是續任上汽集團董事長的陳虹的重要任務之一。而關于智己汽車與R汽車,智己汽車相關負責人對中車網表示,智己汽車和R汽車有不一樣的定位,榮威R標是上汽乘用車體系下,為中國新生代家庭打造的全新新能源國民車品牌,而智己汽車是用戶型科創公司,立足于探索未來企業的創新形態,打造高端智能純電動汽車品牌。
產品定位混亂,技術平臺分散
盡管上汽集團同特斯拉、蔚來、理想等造車新勢力一樣從高端化產品起步打造新能源產品,對各品牌區分定位,但是顯然陳虹對于新能源高端化認知不足。R汽車的成立速度不亞于智己汽車成立速度,R汽車在成立僅195天時間內便發布ER6和MARVELR,兩款車型起售價分別為16.28萬元、21.98萬元,與智己汽車40.88萬元起售價相差甚遠。反觀比亞迪純電系列產品,成功覆蓋了從6萬到32萬價格區間。
此外,仍有分析指出,R汽車與傳統燃油車有換殼之嫌,同質化問題難以避免。在R汽車獨立出來之前,其還是作為榮威品牌旗下新標公布,2020年5月,榮威實施“雙標”戰略,煥新“新獅標”以及“R標”,為避免榮威品牌影響,所以上汽乘用車成立R汽車,有分析認為,R汽車所發布的ER6與MARVELR兩款車型與榮威Ei6和MARVELX相似。
與此同時,上汽乘用車臨港工廠正在進行智己汽車首款純電動B級轎車項目生產改造,而該工廠還投產榮威RX5系列,這或將意味著智己汽車的投產將與榮威共線生產。
這也意味著上汽集團還未有專屬高端智能純電平臺。上汽集團副總工程師、上汽技術中心副主任、捷能公司總經理朱軍表示,做純電驅動總成平臺是上汽一直在做的事。
在中車網采訪上汽集團相關負責人時了解到,盡管目前上汽集團自主品牌有多個純電平臺但均處于分散狀態?!吧掀履茉床季滞Χ?,但多品牌較為分散,不同產品所用不同平臺,存在技術無法集中的缺陷?!逼嚪治鰩熤茺惥龑χ熊嚲W表示。
據了解,前幾年上汽新能源的三電系統基本處于第一代E0平臺,該平臺衍生出來的產品包括已經發布的榮威Ei5、榮威ERX5、MARVELX,E0平臺要求每一款車要單獨設計電池和電驅動系統,存在耗時耗力缺點;到R汽車發布,上汽研發出E1平臺,ER6與MARVELR基于此平臺打造,盡管E1平臺解決了E0平臺的缺點,實現電池系統平臺統一,但是E1平臺可實現最大電池容量為72kWh,針對于需要80kWh、90kWh的電量的大車型,E1無法實現。
而智己汽車2022年才能交付或是由于上汽集團目前還未有可實現電池容量達到93kWh的純電平臺。據了解,上汽集團正在打造E2平臺,電池容量范圍50-100kWh,軸距范圍從2500mm-3100mm,基本覆蓋了從A0到D級全系車型,而裝車時間預計到2022年。
反觀目前正在轉型的傳統車企,均打造自己的純電平臺。例如南北大眾ID.系列基于MEB平臺打造,廣汽埃安系列基于GEP平臺打造,就連上汽通用也正在建設BEV3模塊化平臺;“基于同一平臺集中技術,可以最大程度上提高研發效率,降低研發成本和制造成本,從而提升產品競爭力。”汽車分析師任萬付對中車網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