酈波教授最近“詩興大發”,寫了不少詩。他的《詠懷》一詩,有“我笑彼二蟲,彼笑我鯤鵬”一句。結果引來了余秀華的評論,“您抬舉它們了,它們不是蟲,是蟲屎!”酈波教授則回復道:“您是真正的詩人!您的詩作必將不廢江河萬古流!”酈波教授和余秀華的公開互動,有點出乎意料,我便寫了一篇文章《酈波教授夸贊余秀華:您是真正的詩人!詩作會流傳千古》。
截圖
?文章發出后,就有朋友在這篇文章后留言,說我錯誤地理解了酈波教授的意思,酈波教授這不是在夸贊余秀華,而是在貶損她。那酈波教授到底是何意呢?為了弄***相,我們有必要來看看這句話的出處。這是杜甫《戲為六絕句?其二》中的一句,原詩如下:
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杜甫
?杜甫這首詩的意思是,諷刺那些批評王勃、楊炯、盧照鄰和駱賓王的人。他們對這“初唐四杰”的詩作大加批評,杜甫便寫詩說,這些人的身與名都沒了,也不妨礙滔滔江河一直流下去。杜甫的意思是,那些批評者的指責,對于王楊盧駱等人的詩作流傳沒有絲毫影響,他們的作品必將流傳千古。
因此,從杜甫的整首詩來看,確實是在貶損那些批評者。但是,最后一句“不廢江河萬古流”,并不是指的這些批評者,而是指的王楊盧駱四人的詩作。所以,單純看這一句話,顯然是褒義的。酈波教授之所以用了這一句,想來是他覺得自己現在的遭遇,跟王楊盧駱四人那時的境況很像,他自己也有“不廢江河萬古流”的意思。
酈波
?而酈波教授在回復余秀華時,稱呼是“您”,而不是“你”,顯然也能說明這個問題。再加上前面一句“您是真正的詩人!”也是暗指余秀華當前所遭受到的指責,跟那時的王楊盧駱很像。因此,后面跟著的這句“不廢江河萬古流”,就是在指余秀華的詩能流傳千古了。
酈波教授引用杜甫的這句詩,表面上是在說余秀華,其實也是在說他自己。在他看來,他自己現在所遭受的質疑,那都是沒有什么影響的。他滄溟先生,及其作品,必然會流傳千古。而指責他的那些人,就是“爾曹”們,卻不會留下任何印跡。在酈波教授看來,他和余秀華有了“同病相憐”的感覺,都遭受到了質疑,但都會流傳千古。
余秀華
所以,酈波教授對余秀華說的這句話,是褒義無疑。但也正因為如此,才使我再次寫了那篇文章。覺得酈波教授有些“病急亂投醫”了,不管是誰,站在他那一邊他就加以褒揚。余秀華的詩真的就那么好嗎?真的就能流傳千古?估計酈波教授自己心里都不會相信。
但他為何給予余秀華如此高的評價呢?因為剛好湊巧,趕上了這個“坎”上了。酈波教授當然不好意思說自己會流傳千古,便借用余秀華,把這句話說了出來。因此,余秀華千萬不要“飄飄然”起來,以為酈波教授真的對她的詩贊賞有加,真的以為她的詩會流傳千古。
余秀華
?酈波教授能不能“不廢江河萬古流”,現在還不好下定論,得要時間來檢驗。像我們這樣的人,估計是看不到結果的,畢竟會“身與名俱滅”。但就他這段時間的表現來看,估計有點懸。他不僅沒有初唐四杰的靈氣,也沒有初唐四杰的胸襟,只怕也會跟我們一樣,“身與名俱滅”了。
酈波
?其實,“身與名俱滅”,是絕大多數人的結局。浩浩蕩蕩的歷史長河里,又有多少人能“不廢江河萬古流”?那是少之又少的。但雖然明知會“身與名俱滅”,也要表達一下自己的觀點,發出一下自己的聲音。就像泛起一朵浪花一樣,雖然很快就會消失,但也曾經奔騰過不是?這其實就是大多數人活著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