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浦區打浦橋街道71地塊是一個正在進行舊改的地塊,大部分房屋是二級以下舊里,居民1800多人,居住條件比較艱苦。9位居委干部、6位街道干部、4位黃浦區機關干部以及1位民警,組成20人抗疫小組在這里堅守了30多個日夜。因地塊內有一些確診病例,出于居民安全的考慮,抗疫小組沒有組織居民志愿者幫忙,全靠他們自己連軸轉。
為居民搬運街道發放的物資,800多份,全靠肩扛手抬,上海暴雨那天,趕上街道又一次發放物資,一戶50斤重的物資,20人從下午忙到夜里;夜里轉運密接與陽性病例,很多小組成員只睡了兩個小時就爬起來,準備第二天一早的核酸檢測;20人天天睡在居委會辦公室,行軍床睡得腰椎間盤突出,30來天沒有洗過澡,大家說身上都餿了……
黃浦區委組織部干部叢凱是個90后,也是20人小組成員之一,從3月17日開始進入地塊內支援。以下是他的講述:
還記得3月17日晚11時,我們4名黃浦區機關干部在舊改地塊指揮部換裝“大白服”,準備進駐工作區域,周圍嚴肅的氣氛讓人感到一絲不安。
這是我第一次穿“大白服”,袖口塞不進手套,不知道用膠條密封,簡直是手忙腳亂。從出發點到居委駐地,拐了兩個彎,穿越了三道鐵馬,“大白服”還被刮破了一次。在防護面罩下,我感覺自己“失明”了,濃濃的霧氣四散開來,黃色的路燈燈光都變成了慘淡的白色。
黃浦區城管執法局的孫浩隊長有著豐富的機場閉環轉運經驗,他告訴我,沒有什么可擔心的。跟他一起工作,我心里也有了底。人的焦慮往往來自于對未知的恐懼,這一段路走了很久;但大家都走得異常堅定。
進入71地塊后,迎接我們的是民警呂亮。雖然身著“大白”,看不清面容,但聽到他富有磁性的嗓音后,我心里多了不少安全感。在他的指引下,我們七拐八拐終于找到了落腳點。這是永業集團騰出的不太大的辦公室,由于物資還沒有到位,我們一行人商量好工作后,決定立即打地鋪,抓緊時間休息,以良好的精神狀態迎接新的一天。
第二天一早,初入居委,第一印象就是緊張繁忙,***一直響個不停,這部“居民熱線”幾乎要被打爆。
***那頭,有理性和理解的聲音,但也有焦慮的,有的情緒失控會不分青紅皂白地將所有不滿一股地向你傾瀉。我自認為是理性的人,但幫忙接聽這些***時,感覺住在自己心中的“小野獸”也會躁動不安。
居民區黨總支書記徐施寅是位個子不高的女同志,85后,在這個社區工作了15年。她小小的身體里,仿佛蘊藏著巨大能量。面對個別無理取鬧的居民時,她也會覺得委屈,但轉過身平復一下后,還是跟我們說:“他們都是我的居民呀,我不能不管。”其實就像自己家里的老人和孩子,有那層感情在,又怎能輕易割舍。在社區,書記就是大家的“父母官”,得把一碗水端平。
這時,我也才知道,9位居委干部從3月12日起就與居民一起封控在地塊內。地塊內的條件是艱苦的,9位居委干部中有6位是女同志,她們最大的困擾之一,是沒地方洗澡。特別是前幾天上海很熱,穿著“大白服”工作,一動就是一身汗。我們開玩笑說,大家都餿了,誰也別嫌棄誰。
穿過居委會前臺,就是一間擺滿一排排行軍床的辦公室。由于長時間睡行軍床,社工王溢駿睡出了腰椎間盤突出,走路有點一瘸一拐。即便如此,做核酸、搬物資,都少不了他的身影。
疫情防控就是一場硬仗,輕傷不下火線,黨員在這時更要顯擔當。在疫情防控這場戰斗中,居委干部直面居民,起到了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一個月以來,所有居委干部從一開始的情懷驅動,到如今地摸著良心,肩負遠超常人的千鈞重擔,負重前行、咬牙堅持。每當有人“倒下”,短暫休息過后就會奔回自己的崗位。
老城廂老齡居民多,很多居民患有基礎疾病需長期服藥。隨著封控期限延長,居民的用藥需求與日俱增,這幾天的配藥量達到幾百份,居委干部要忙到深夜。滿滿幾大箱藥品,一份份核對,一戶戶上門,基層干部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才知道。
71地塊共有800多戶1800多位居民,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若是真刀真槍的戰役,1800人需要一支龐大而***的后勤保障隊伍,但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居委干部和支援的同志既是一線戰士,又要負責后勤保供,發菜、核酸、送藥、送快遞一樣都不能少,每個人分身為“采購員”“藥劑師”“快遞員”。
我們進駐前,居民生活垃圾無法清運,全部堆在弄堂口,居民怨聲載道。為此,城發集團派出由6名環衛工人組成的清潔專班進駐,開展垃圾清運、環境消殺等工作。清潔專班身著統一標志防護服,每天早上5點就開展垃圾清掃和收運。面對感染點位的垃圾收運難題,他們總是沖在前面,同步開展垃圾收運和消殺,讓居民安心。舊改地塊基礎設施較差,糞坑、下水道經常堵塞。每次收到居民投訴,他們總能第一時間趕到現場處置。雖然有些問題可能不在他們的職責范圍,但也毫無怨言。
封控中的小弄堂也有“歲月靜好”。
在一條弄堂里,有一只流浪的小奶貓。不知是什么原因,這只小貓對“大白”有著天然的親近感,每當大家全副武裝等待核酸檢測任務時,她就會躍躍欲試,用盡全身力氣往大家身上爬,然后在“大白”的懷里安然睡去,大概她也清楚,這些“大白”是來保護居民的,也是來保護她的。希望這只小貓咪可以平安健康長大,與居民共同迎來解封的那一天。
這幾天,上海各區陸續公布了“三區”劃分,不少“幸運兒”聞到了春天的氣息。作為封控區的我們,還是要在咬牙堅守,這場戰“疫”正進入攻堅階段,我知道,長夜盡頭是曙光!
來源:作者:唐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