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從2000年左右開始玩車的,一定沒有繞過買二手輪胎的檻,當年四缸和兩沖飛街的時候,沒有多少人買新輪胎,因為沒錢和買不到。
大約從2005年開始,新輪胎逐漸進入視線,所有的摩托車手都發現,換上新輪胎后,仿佛換了一臺車,竟然有完全不同的體驗。而事實上好的輪胎帶來不只是感覺,它所提供的安全是不可替代的。
在輪胎的市場,多年來一直是幾大品牌的天下,倍耐力、普利司通(石橋)、米其林、象牌(稍晚進入市場),價格都很高,大排量車用的街道輪胎,一對的價格都在2500左右,讓我們普通平頭屁民接受起來有些困難。
但摩托車還是要騎,輪胎必須要買,難道就沒有別的選擇了嗎?
首先:
1
選好輪胎很重要!
對于一個愛車的人,輪胎的選擇是一個讓人撓頭的難題。選對了,接下來是舒舒服服的享受騎行旅程,而天生麗質的車友還能放心的撩妹子,那些真的戰士能在彎道里體驗人車合一的力量平衡;
但是如果選錯了輪胎,也許小車車會在某個沒準的時刻出點狀況----除去身上的傷疤不算,修車也是巨額支出,等待人車復原的日子更是煎熬。
可是,到底哪些輪胎更好呢,特別是性價比方面。
現在,我們就帶來答案,評測幾款人氣比較旺的街道級輪胎:倍耐力ANGELST、GT,象牌Z8,還有正新的CSTCM-AS21/22、C6577/F。
為了盡可能的探測輪胎的性能極限,這次評測選擇了很大的泰安豪霆賽車場,并邀請了頂尖級賽車手袁際博,他是亞錦賽冠軍,CSBK600SS組冠軍(中國超級摩托車錦標賽)。
同時,為了不讓車手又品牌的心里暗示,測試采用了“黑箱”的***,車手不知道自己正在測試的輪胎是哪款;在胎壓方面,也保持相同,避免胎壓帶來的抓地力差異。
2
街道級輪胎橫評
在發動摩托車之前,先來介紹一下這幾款輪胎:
1、倍耐力PirelliAngelST
這款運動旅行兩用胎,屬于半熱熔,干地、濕地和低溫環境下的抓地力都比較兼顧,耐久性很好,有過意大利Nardò試車場24小時連續行駛5135公里的驚人記錄。
前:120/70ZR17M/C(58W)TL,最大速度超過270公里,最大荷載236公斤
后:180/55ZR17M/C(73W)TL,最大速度超過270公里,最大載荷365公斤
這就是Nardò試車場?曾經讓一大票公升超跑在極速測試時爆缸~~
2、正新CSTCM-AS21/22
CM-AS21/22款,是CST輪胎的ADRENO系列,也為半熱熔配方,CST輪胎家族里高性能運動型號,采用的是大接地面的結構設計。
前:120/70ZR17M/C(58W),最大速度超過270公里,最大荷載236公斤
后:180/55ZR17M/C(73W),最大速度超過270公里,最大載荷365公斤
3、正新CSTC6577/F
C6577/F款,也是CST的ADRENO系列,同樣是半熱熔配方,也同樣是CST輪胎家族里高性能運動型號,但它有更大的彎道傾角,以及更線性的操控。
前:120/70ZR17M/C(58W),最大速度超過270公里,最大荷載236公斤
后:180/55ZR17M/C(73W),最大速度超過270公里,最大載荷365公斤
4、象牌MetzelerZ8
這款運動旅行胎,設計上注重輕盈的操控,后胎的胎面中心部分和胎肩部分,使用了不同的膠料配方,同時兼顧濕滑路面的抓地和耐久性。
前:120/70ZR17M/C(58W)TL,最大速度超過270公里,最大荷載236公斤
后:180/55ZR17M/C(73W)TL,最大速度超過270公里,最大載荷365公斤
5、倍耐力PirelliAngelGT
AngelGT作為AngelST的進化型號,耐久性有增加,還提升了濕地的抓地力,均勻的用料使得輪胎壽命的尾段也有良好表現。
前:120/70ZR17M/C(58W)TL,最大速度超過270公里,最大荷載236公斤
后:180/55ZR17M/C(73W)TL,最大速度超過270公里,最大載荷365公斤
視頻解說:
3
測試車手說
本次測評車手袁際博,使用川崎ZX-6R參加CSBK600組的比賽,與本次評測的用車相同;他的賽車培訓機構《博星賽車中心》,也以泰安豪霆賽車場為基地,因此他對這次評測的賽道、賽和都很熟悉,為評測提供了車手保證。
第一節:倍耐力AngelST,綜合評分4.0
測試時地溫為22度,輪胎重量為前4.5+后6.57,總重11.07公斤。
優點:操縱比較靈活;
缺點:抓地力不夠理想,做不出很低的傾角。
第二節:正新CSTCM-AS21/22,綜合評分4.5
測試時地溫為20度,輪胎重量為前4.4+后6.2,總重10.6公斤。摩托圈的騎士們對這套輪胎的叫法是“刀疤紋”。胎型設計較為尖銳,靈活性方面不輸AngelST。
優點:是前輪的穩定性出色,剎車點可以更遲;
缺點:過高速彎時后輪的滑動比AngelST大。
第三節:正新CSTC6577/F,綜合評分5.0
測試時地溫為18.1度,輪胎重量為前4.3+后6.4,總重量為10.7公斤,這套輪胎被稱為“蛇形紋”,外形比CM-AS21/22圓潤的多,因此與地面有更大接觸面。
優點:有接近賽道級輪胎的感覺,彎中的后胎抓地力很好,前輪可以帶剎車進彎;
缺點:沒找到,,,
第四節:象牌MetzelerZ8,綜合評分3.5
測試時地溫為21度,輪胎重量為前4.2+后7,總重量為11.2公斤,在測試的輪胎中是最重的。因為內部結構是2層人造絲+1層鋼絲,因此重量上較大。
優點:輪胎的靈活性非常好;
缺點:抓地力在測試中最差,路面吸振能力差,跳動嚴重。
第五節:倍耐力PirelliAngelGT,綜合評分4.0
測試時地溫為20度,輪胎重量為前4.2+后6.5,總重量為10.7公斤。雖然是AngelST的升級版,卻表現不佳。
優點:抓地力不錯,輪胎吸振能力不錯;
缺點:靈活性差。
參加測試的輪胎參數對比:
4
總結
相對來說,參加評測的輪胎都是很好的型號,有著不同的優勢和缺點。在賽道這種比較極限的測試條件下,通過賽道大咖的努力,把優劣勢差異進行了盡可能的放大,把微小的不同表現出來。
從結果來看,倍耐力有著出色的里程耐久性,正新的CM-AS21/22在小傾角彎道中有著最大的接地面積,象牌的膠料特別針對濕滑環境,而正新C6577/F性能最接近賽道輪胎。
這里面呢,正新CST的表現令人驚喜,初建于臺灣的品牌,做出了參評輪胎中最輕的型號,這是CST不計成本的使用了凱夫拉簾布層所帶來的。而2017年的川崎NinjaCup比賽中啟用了CST的賽車輪胎,就表現非常出色,最快圈速甚至蓋過了300cc組別,現在發現大排量輪胎方面,CST也同樣這么優秀。
輪胎標號速查表
也許有些摩友不太相信正新這一品牌,但輪胎的性能不會說謊,而且最重要的,價格方面,會是相當的加分,且不說有超過倍耐力象牌的性能,就是旗鼓相當,也已經可以在總分上遙遙領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