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自曝確診新冠,全世界都知道,特朗普長期消極抗疫,漠視防疫政策,不愛戴口罩。#特朗普夫婦確診新冠#這一事件,讓人聯想起20年前華人經濟學家張五常關于中國的6個判斷,4個已經被打臉,2個被證實言之不虛。
張五常是經濟學界的狂生,早年留學美國,畢業于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經濟學系,是現代新制度經濟學代表人物之一,現代產權經濟學的創始人。
被譽為是距離諾貝爾獎最近的中國人,1991年,作為唯一一位未獲諾貝爾獎卻被邀請的經濟學者,張五常參加了當年的諾貝爾頒獎典禮。
曾經有人問他:張五常,你為什么一直與諾貝爾經濟學獎無緣?
張五常笑道:“我的11個朋友都得了諾貝爾獎,就剩下我一個了,可能我太厲害了吧!”典型的張式回答。
《賣桔者言》“中國的前途”“再論中國的前途”“中國的經濟革命”等著作,對中國國內的經濟學家影響甚遠。
2001年,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關于中國問題,他談了包括農業依賴進口、外匯管制放開、經濟管制必然導致腐敗、國內青年大有作為、民主化是必由之路等6個方面的問題。
20年過去了,我們重新再來看當年,他的的這些論調,發現十分有趣的現象,中國經濟社會是個神奇的東西,凡是自詡為導師,對他說三道四的,都會摔跟頭。
這位號稱是距離諾貝爾經濟學家最近的人,6個論調已經被妥妥地打臉4個,只剩下2個卻是道出了時代最強音。
一、關于不要擔心農產品不足,糧食大膽地依靠進口的問題
在2001年的時候,中國農民的人數到占人口總數的75%,張五常認為中國要現代化必須盡可能地減少農業人口。并且列舉例子,美國從事農業的人口是7%,日本是15-20%,臺灣是2%。
按照張五常的判斷,中國的農業人口不降到到20-25%,中國經濟就很難追上現代化。
現在來看一組數據,根據農業農村部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人口已近14億,農村人口占比降至40.42%。
與此同時,中國經濟的總量已經達到了世界先列,在當今世界,GDP超過10萬億美元的俱樂部只有中國和美國。
在2019年,中國GDP的相當于英國、法國、德國、日本的GDP總和,而且這一狀況已經持續了整整10年。
所以說一定要把中國農民的人口數量減少到25%,中國才能實現現代化,趕上美國的論調是錯誤的。
張五常在采訪中坦言,在經濟發展下,國內農產品遲早是不夠的,自給自足是不可能的事,所以一定要考慮進口糧食,尤其是谷、麥。家禽肉類可以自己生產,果樹可以自己栽種,但谷和麥一定要考慮進口。沒有任何一種供應比他人來賺我們錢的供應來得更可靠,比如香港,什么農業都沒有。
20年后,回過頭來看,還是古話說的好,家有余糧,心中不慌,實際上,張五常的論調是完全看不到第一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
去年以來,面對復雜多變的世界格局,中央***及時發出,中國人要真正解決溫飽問題,要靠自己,中國人要把飯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裝自己的糧食。
由于新冠肺炎和蝗蟲等自然災害等影響,今年,世界六大糧食產區宣告停止或減少糧食出口,繼柬埔寨后,越南從3月24日開始禁止各種大米產品出口。
越南大米出口占到全球大米貿易量的15%左右,其后,泰國,埃及,烏克蘭,俄羅斯和阿根廷都紛紛暫緩糧食出口。
如果聽信張五常的言論,國家放棄農業,把自己的飯碗安全放在了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手里,后果真是不堪設想的,一旦我們爆發生存危機,美國會怎么做?
二、關于建議上海要成為國際性金融中心,必須要解除外匯管制不可問題
張五常在采訪中說,只要中國不解除外匯管制,國內就沒有一個城市能夠達到國際性金融中心的地位。
并且十分煽動性地講,如果大家是贊成中國是應該有一個國際性的金融中心,如果答案是的話,就應該馬上取消外匯管制。
信誓旦旦地說,只要上海取消外匯管制,5年內,上海就會可以達到目的,否則不行,現在不行,一萬年以后也不行。
實際上,關于外匯管制,是個十分敏感的話題,《戰國策·趙策一》:“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師。”外匯管制是為了避免外匯的快進和快出給國內金融市場帶來沖擊。1998年,金融風暴,就是因為香港沒有管制,索羅斯曾經試圖做空香港,幸虧中央***出手,才抵抗過去了。
中國為什么不能放開外匯管制呢,大家知道40年的改革***,為國內經濟帶來了飛躍發展和繁榮。國內許多通過不規范途徑攫取財富的人,想跑到國外去,比如樂視賈躍亭等,給國內僅僅留下了一片負債。這一現象,尤其以最近兩年最為嚴重。
國家外匯管理局7日發布數據,截至2019年12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079億美元,較11月上升123億美元,升幅0.4%;較年初上升352億美元,升幅1.1%。
一言以蔽之,中國為什么要外匯管制,根本目的,就是為防止國內嚴重的通貨膨脹和財富巨額外流。
三、關于***對經濟管制會導致不廉潔問題
按照,張五常的說法是,有管制就肯定有腐敗,不可能說有管制而沒有貪污,他說自己早年打過一個比喻,把一個美女***裸地放在睡床上,想叫人不想入非非是不可能的事情。
他把貪污發生的原因歸結為是***對經濟生活有太多的管制,說不僅是管制引起貪污,而是貪污也造成管制,很多管制是貪污而引起的。
張五常對中國的發展寄托十分大的希望,他自己坦言,內地的發展比所想像的要快得多。之前張五常在國外預測中國要走向市場經濟,那時沒人相信我。但是,在中國改革的進度上,張五常認為速度還是不夠快。
實際上,要說經濟自由度,那么美國算是民主世界的楷模,但是它就沒有腐敗嗎,當然不是,每一次美國大選都有丑聞,比如當年希拉里一系列政治丑聞的曝光,美國實際上面臨著嚴重的實質的政治腐敗問題。
美國政壇,游說活動實質上是一種在國會議員、***官僚和利益集團之間的交易和互惠行為,游說腐敗的主要表現,就是利益集團通過說客向政客提供便利、享受或者資助,來換取政客在立法方面的關照和偏向。
四、關于內地青年大有作為問題
張五常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但是他十分客觀地看待內地和香港青年的不同,他在采訪中,說自己對內地青年的學識十分看好。
早在1996年的時候,張五常在香港的某次座談會上,說香港對比內地,被拉開距離是早晚的事情,因為內地出來的大學生成績比香港本地的優秀。
而且在低水平的工種上,大陸也是碾壓香港,張五常舉例說,在以前大陸餐館的廚師,要邀請香港人。但是情況到了1990年代發生變化,所有香港去大陸的廚師和經理都回流香港了,在廚師在香港也很不容易找到工作。香港什么都沒有,所有的工廠都搬到內地來,如果上海***金融的話,香港就連金融都沒有了。
張無常在遇到當年的香港特首***說“假如中國內地一放松外匯管制、***金融的話,中國又有這么多出色的青年,香港的金融中心位置就保不住了。你香港的公務員為什么還不減薪水?”
***說:“不會的,不可能的,不用擔心的,內地不會減除外匯管制的他們不會搞金融中心的。如果他們搞金融中心,我們當然沒飯吃了。
從這幾年的香港態勢來看,張五常的話真是一語中的,香港青年已經沒有希望了,迷茫、恐懼,是從香港青年身上看到的是這三個詞。
2019年,幾位內地青年發布說唱《迷徒》喊話香港青年同胞,在全網刷屏,被央視新聞、人民日報、共青團中央等轉載播放數千萬次:“他們在***里歡笑,卻推你去流血坐牢!”“房價太高讓你疲憊,工作難找升學太累”“港青的奮斗背負了太多所以不想對你們挑剔責備……”
五、面對世界的競爭,中國要不要害怕問題
張五常說,在世界的競爭中,我們無需懼怕,中國人一定要有自信,為什么中國人自己看不起自己?
張五常在中國的窮鄉僻壤,看到許多人都很吃苦耐勞,看到許多學生的情況,有些學生根本沒書可以看。他見過一些大學生,他們說整個大學要花很多錢買書,但是他們比在外的人做得要好。上海見到一些建筑工人,從早做到晚才吃兩碗稀飯;看到貴州出產的首飾、織袋、絲織地毯,簡直便宜得好像不要錢。
20年后,現在看來,面對美國霸權的欺凌與壓迫,我們是不能害怕的。像當年抗擊日本帝國主義侵略那樣,發起持久、全面的反抗霸權主義戰略遏制的新抗戰運動。通過空前的抗戰運動,實現中華民族的自我救贖,擺脫對任何國家的戰略依賴,從而真正走上自強不息、自我發展的戰略道路。
從底氣上看,目前我們的經濟GDP已經達到了美國的7成,并且我們的導彈部隊力量又在突飛猛進的發展。
六、關于民主化是國家發展的必由之路問題
張五常講到,1868年日本明治維新,5歲的皇帝簽了個字,所有的土地都允許農民自由買賣,導致許多農民、武士都涌向東京,所有的大城市人口暴升,***一點準備也沒有。
但日本明治維新的經濟增長率是破了歷史紀錄的,能和這紀錄打平手的就是中國的80年代了。
1949年,中國解放以后,香港人口暴升,十年內猛升幾百倍,最后還是市場解決了它。深圳人口在1982年只有20萬,現在大概是400萬,有沒有問題呢?沒問題。重要的是自由市場。
關于張五常的自由化論調,實際上破產的,今年發生的新冠肺炎把西方世界所倡導的民主化問題掀了個底朝天。
英國人說:“最好的***是全體免疫”,讓所有人得一遍后,活下來的人就自動有抗體了,實際上就是達爾文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美國人講:“戴口罩就沒有自由”——把口罩和新冠直接政治化,用來詆毀中國,實際上是特朗普為了連任,而人為制造迷惑和靶子,目的是用來誤導美國人把內部矛盾轉移到他們人為制造的目標上,從而達到支持自己的政治目的。
印度人說:我們是世界上治愈新冠最多的國家,莫迪說:放心,印度會向世界提供最好最充足的新冠疫苗。
而真實的情況是怎么樣呢,世衛組織網站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0月2日,北京時間23時15分,全球確診病例較前一日增加285764例,達到33842281例;死亡病例增加5647例,達到1010634例,中國僅新增3例,而且是境外輸入,本土已經40多天沒有新發病例了。
最大的諷刺是,10月2日凌晨,特朗普通過社交媒體證實自己和夫人梅拉尼婭新冠檢測呈陽性,并將立即開始隔離。
歡迎關注,關于張五常的6個預言,大家說說自己的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