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山西省中醫院康復科馬榮
人吃五谷,是亙古至今不變的事實。五谷雜糧的說法可以追溯至春秋戰國時期,《論語》中提到“四體不勤,五谷不分”。什么是五谷雜糧呢?
在《孟子滕文公》中,五谷是指“稻、黍、稷、麥、菽”,如今“五谷”多被認為是水稻、小麥、玉米、大豆和薯類這五大類常吃的糧食作物。
雜糧主要分為以下四類:
谷類雜糧:小米、燕麥、薏仁、高梁、青稞等
假谷類雜糧:蕎麥、藜麥等
豆類雜糧:蠶豆、豌豆、綠豆、蕓豆、豇豆等
薯類雜糧:甘薯、馬鈴薯等。
主雜粗細搭配更合理
隨著攝入的主食越來越精細,人們對于雜糧和主糧搭配食用的需求也越來越高。精米白面帶給我們更好口感體驗,但檢測發現,經過加工處理,谷物中麩皮和胚芽的各種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嚴重損失。
而雜糧的加工相對“粗糙”,口感較差,但大量有益于人體健康的元素依舊保存著,因此主雜粗細搭配食用更是合理。不過,你都吃對了嗎?
雜糧這樣做好吃又健康
在提倡多吃粗糧的前提下,雜糧怎樣才能做到好吃又健康?今天為大家總結出五谷雜糧的正確吃法。
①新鮮為佳
放置太久的五谷雜糧容易發生霉變,從而產生威脅性極大的黃曲霉素。因此,烹煮谷物一定要注意新鮮問題。
②提前浸泡
提前浸泡谷物有諸多好處,包括去污;減少熬煮的時間;改善口感;幫助消化;以及活化其中的營養素。雜糧種類不同,浸泡的時間也不一樣,但原則上是3個小時或以上最好。
③簡單熬煮
每種雜糧都有自己獨特的香味,烹調時無需加太多糖、油等調料,蒸煮等簡單烹調反而最健康。
吃雜糧時盡量遵守“三少原則”:少油,少糖,少鹽。
④變樣烹調
除了煮粥,五谷雜糧還有很多種吃法。例如黃米面饅頭可以做主食;玉米黃豆汁、紅薯大米漿可以做五谷汁;小米糕、小米鍋巴、小米米花糖可以做糕點......
變樣烹調可以改善雜糧的營養的配比結構,同時也能增加自己的食用興趣。總是吃相似的食物,可是會膩的。
⑤與細糧搭配
粗糧和細糧搭配營養物質更高。例如小米和大米做成二米飯;紅豆與大米熬紅豆粥;燕麥與白面做成雜糧餅等。
小編還要提醒的是:紅豆、綠豆等粗糧用高壓鍋烹調更有利于保護抗氧化成分。
⑥充當配菜增加攝入
在燉湯中,我們經常用到這招。比如用紅豆、綠豆、蕓豆燉排骨;用黃豆來燉豬蹄;或者在煲湯時加入糙米、玉米、薏米等。
⑦不同的雜糧吃法不同
不同雜糧含有的各種成分不同,吃法也多種多樣。糙米適合煮粥,這更容易消化和吸收營養;而高梁適合做點心,營養更為豐富;薏米更適合煲湯;蕎麥卻是適合做面條......
別亂吃
7種誤區需注意
另外,日常吃粗糧時會出現一些誤區,我們需要多加注意:
1、突然吃
長期吃細糧的人不建議突然大量攝入粗糧,否則,會引起消化不良、胃脹氣甚至腹瀉。一般來說,我們要從少到多,至少用兩周的時間讓胃腸道去適應。
2、只吃一種
很多人吃粗糧選擇品種過于單一,覺得一種好吃就一直吃,其實這樣不利于營養均衡。
3、不喝水
粗糧中的纖維素需要有充足的水分來溶解,如果平時水分攝入少,粗糧吃進去就像吃了一堆石頭、難以消化,容易導致便秘。
4、大量吃
粗糧吃太多,不僅影響消化,還會影響某些營養物質的吸收,甚至導致營養不良。而且粗糧中的纖維素還具有干擾藥物吸收的作用,隨意吃粗糧反倒影響健康。
5、吃粗糧制品
為改善粗糧口感,市場上的粗糧制品有很多,比如全麥面包、麥麩餅干、紫薯餅干、南瓜面包等。
請記住,這類粗糧制品的口感雖好,但是卻含有大量油脂,吃多了不但不保健,還會危害健康。
6、人人吃
其實粗糧并不是人人都適合,對于消化慢的人群,嚴重者會在胃中形成“石頭”,堵塞腸道。
7、用粗糧降糖
粗糧膳食纖維含量較高、生糖指數較低,但它并不能降血糖。
有的糖友以前吃一個饅頭,改成粗糧后就吃兩個窩頭,飯也比原來多吃半碗,結果不僅血糖沒控制好,人還胖了起來。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