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風歌曲橫掃流行音樂界,深受廣大聽眾的喜愛。愛情是各種形式藝術(shù)作品永恒的主題。以愛情題材為主的中國風歌曲的歌詞運用精美雅致的中國古典詩詞,營造審美意境,委婉細膩地表達情感,讓人回味無窮。本文通過分析中國風歌曲中藝術(shù)表達分析中國風歌曲中的愛情表達。
中國風歌曲含蓄委婉,意境空靈,因其巧妙化用古詩詞以及使用古詩詞創(chuàng)作手法,因此聽眾不僅收獲了歌曲欣賞的愉悅,而且也在某種程度接受了傳統(tǒng)審美文化的熏陶。中國風歌曲中愛情又是如何表達的呢?它與一般流行歌曲淺陋直白的表達方式不同。
它不是“死了都要愛”,不是“愛真的需要勇氣”,不是“愛一個人好難”,不是“當初是你要分開”的“愛情買賣”。
它是三生三世情緣未了的《涼涼》,它是永遠縈繞在在我心上的月光《廬州月》,它是不曾表達但默默期許的《青花瓷》,它是難以割舍的《千里之外》,它是不必言語便讀懂我內(nèi)心的《半壺紗》,它是至死不渝的《梅花三弄》。
一、有意營造意境——代表作《涼涼》“意境”是唐代以后進入文藝理論領(lǐng)域,王國維就“意境”有這樣的表達:寫情則沁人心脾,寫景則在人耳目,述事如其口出是也......故能寫出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可見,意境中有真情、有真景、有故事,通過意象,在情境的創(chuàng)設(shè)中,能激發(fā)人們無窮的想象,使人產(chǎn)生感情的共鳴。
中國風歌曲的歌詞在創(chuàng)作中借鑒了營造意境來表達情感的***,使得愛情主題的表達含蓄唯美。下面通過《涼涼》來進行分析。
“入夜?jié)u微涼,繁花落地成霜,你在遠方眺望,耗盡所有暮光,不思量自難相忘。
夭夭桃花涼,前世你怎舍下,這一海心茫茫,還故作不痛不癢不牽強,都是假象。
涼涼夜色為你思念成河,化作春泥呵護著我。
淺淺歲月拂滿愛人袖,片片芳菲入水流。
涼涼天意瀲滟一身花色,落入凡塵傷情著我。
生劫易渡情劫難了,折舊的心還有幾分前生的恨。
也曾鬢微霜,也曾因你回光,
悠悠歲月漫長,怎能浪費時光,去流浪去換成長。
灼灼桃花涼,今生愈漸滾燙,一朵已放心上,
足夠三生三世背影成雙,在水一方。”
歌曲《涼涼》為電影《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主題曲。歌曲與電影情節(jié)完美融合,表達了男女主人公三生三世的愛情。
《涼涼》歌詞是借助桃花來營造整體意境的。桃花意象是古典詩詞中常見的。
最早見于《詩經(jīng)·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
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
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這是一首描寫女子出嫁的愛情婚戀題材的詩歌。用桃花之美艷描寫新娘容貌,同時表達對于新婚夫婦早日開枝散葉的美好祝愿。
歌詞幾處借助桃花的“夭夭”與“灼灼”的特點,展現(xiàn)桃花盛開繁盛之場景。為我們營造屬于愛情的唯美浪漫的場景。但又用桃花“片片芳菲入水流”“化作春泥呵護著我”,來表達男女主人公夜華和白淺的愛情之遺憾。
其中又借用蘇軾著名的悼亡妻子的《江城子》一詞“不思量自難忘”,表達即使生離死別,但三生三世永記于心的情感。營造整體悲傷但永世難忘的思念的氛圍。
歌詞結(jié)尾化用《詩經(jīng)·蒹葭》“在水一方”,表達愛而不得的遺憾,營造感傷意境,讓人慨嘆。
“涼涼夜色”“淺淺歲月”歌詞巧妙嵌入二人名字“夜華”“白淺”,整體來看“桃花”意象在整首歌詞中的使用,巧妙地揭示主題,實為近些年來中國風歌曲的上乘之作。
二、巧妙用典傳遞婉約情感——代表作《廬州月》用典作為中國古典詩詞中經(jīng)常使用的創(chuàng)作手法,其表現(xiàn)形式為:使用典故和化用詩句。在表達效果上不僅增加了文化意蘊,也豐富了作者要表達的情感內(nèi)涵。下面以許嵩《廬州月》進行分析。
“兒時鑿壁偷了誰家的光
宿昔不梳一苦十年寒窗
如今燈下閑讀紅袖添香
半生浮名只是虛妄
三月一路煙霞鶯飛草長
柳絮紛飛里看見了故鄉(xiāng)
不知心上的你是否還在廬陽
一縷青絲一生珍藏
橋上的戀人入對出雙
橋邊紅藥嘆夜太漫長
月也搖晃人也彷徨
烏蓬里傳來了一曲離殤
廬州月光灑在心上
月下的你不復(fù)當年模樣
太多的傷難訴衷腸
嘆一句當時只道是尋常
廬州月光梨花雨涼
如今的你又在誰的身旁
家鄉(xiāng)月光深深烙在我心上
卻流不出當年淚光”
《廬州月》是許嵩的代表作。廬州是安徽合肥的古稱。這首中國風曲目最大的亮點是妙用一個個典故,將愛情故事委婉表達,而絲毫不見典故堆砌的痕跡。里面有我們熟悉的“鑿壁偷光”、“紅袖添香”、“蝸角浮名”、“當時只道是尋常”等典故,同時亦巧妙化用詩句“草長鶯飛“、“橋邊紅藥”、“梨花雨涼”。整首歌詞表達了勤奮學習的男子為尋求功名而最終放棄佳人,最終懊悔不已的故事。
這里重點說一下“當時只道是尋常”。這一句化用詩詞并套用典故。此句出自納蘭性德的詞《浣溪沙》“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但亦是李清照與丈夫趙明誠的典故。
李清照在《金石錄后序》中記載“余性偶強記,每飯罷,坐歸來堂,烹茶,指堆積書史,言某事在某書、某卷、第幾頁、第幾行,以中否,角勝負,為飲茶先后。中,既舉杯大笑,至茶傾覆懷中,反不得飲而起。甘心老是鄉(xiāng)矣!”
寫的是李清照與趙明誠兩人打賭,哪一頁書中有什么內(nèi)容,李清照總是能猜中,大笑時傾灑茶于懷中,寫盡了一對志同道合的夫妻伉儷情深的感人故事。
許嵩用這樣的典故表達歌詞中的男子曾經(jīng)與紅顏知己的感情,更加增添了結(jié)局的遺憾之感。
三、比興手法的使用——代表作《青花瓷》中國古代自《詩經(jīng)》起出現(xiàn)“賦比興”的手法,“比”為比喻,“興”為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而后來“比興手法”經(jīng)常一起連用。下面以方文山的《青花瓷》進行分析。《青花瓷》的主題并不是瓷器,而是癡癡等待的愛情。
“素胚勾勒出青花筆鋒濃轉(zhuǎn)淡
瓶身描繪的牡丹一如你初妝
冉冉檀香透過窗心事我了然
宣紙上走筆至此擱一半
釉色渲染仕女圖韻味被私藏
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
你的美一縷飄散
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天青色等煙雨
而我在等你
炊煙裊裊升起
隔江千萬里
在瓶底書漢隸仿前朝的飄逸
就當我為遇見你伏筆
天青色等煙雨
而我在等你
月色被打撈起
暈開了結(jié)局
如傳世的青花瓷自顧自美麗
你眼帶笑意”
這里的比興手法,體現(xiàn)在以青花瓷引出心儀的姑娘,來表達愛情主題。以青花瓷之珍貴來比在自己心中姑娘的珍貴。
同時,這段歌詞中愛情的表達格外委婉含蓄,“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這一句亦是比興,據(jù)說燒制青花瓷需要特殊的天氣,于是要等,而用等天氣來引出我在等你。可以看出這是傳統(tǒng)的中國式的愛情的表達。而這份愛情的特點,并未向心愛之人直白表露愛情,而是在心中默默等待,默默期盼。
四、套用古詩詞體式——代表作《梅花三弄》古代中國是詩歌的國度,而在唐朝,詩歌達到頂峰。而詩歌體制亦趨于成熟,律詩與絕句是近體詩的典型代表。歌曲《梅花三弄》則采用古代詩歌體式進行創(chuàng)作。
《梅花三弄》是瓊瑤作品《梅花烙》的主題曲,電視劇中描寫的是男女主人公幾經(jīng)命運流轉(zhuǎn),最終女主人公以死殉情的故事。而歌詞更是完美闡釋了生死相依的愛情。
“紅塵自有癡情者
莫笑癡情太癡狂
若非一番寒澈骨
那得梅花撲鼻香
問世間情為何物
只教人生死相許
看人間多少故事
最消魂梅花三弄
梅花一弄斷人腸
梅花二弄費思量
梅花三弄風波起
云煙深處水茫茫”
可以看出,歌詞的主題部分模仿了唐詩的七言律詩的格式,在押韻上雖未嚴格進行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的押韻,但讀起來亦朗朗上口。同時將元好問的《雁邱詞》巧妙地嵌入歌詞中,絲毫不見套用痕跡。
以下為《摸魚兒雁邱詞》全詞
“太和五年乙丑歲,赴試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獲一雁,殺之矣。其脫網(wǎng)者悲鳴不能去,竟自投地死。’予因買得之,葬之汾水之上,累石為識,號曰雁邱。時同行者多為賦詩,予亦有《雁邱詞》。”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癡兒女。君應(yīng)有語,渺萬里層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誰去。
詞人見成雙的大雁,因一只被射殺而另一只亦為之覓死而感動不已,留下了傳唱千古的“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同時以《梅花三弄》作為題目,亦是點睛之筆。《梅花三弄》本是中國著名十大古曲之一,又名《梅花引》、《玉妃引》。內(nèi)容上體現(xiàn)梅花潔白,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歌曲《梅花三弄》用傲雪凌霜的堅貞來展現(xiàn)愛情的至死不渝,讓人感動良久。
寫在最后:含蓄委婉的中國風歌曲因其巧妙化用古詩詞以及使用古詩詞創(chuàng)作手法,使聽眾在歌曲欣賞的同時,接受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和西方直抒胸臆的表達方式不同,中國風歌曲,在表達愛情上,亦委婉含蓄,在極大程度上更加符合國人的審美心理。事實證明,越來越多的聽眾喜歡中國風歌曲。也希望越來越多的高水平創(chuàng)作者可以創(chuàng)作出更多更好的中國風流行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