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魚友大家好!如果有任何觀賞魚飼養問題,可直接全網搜索養魚老道及關鍵詞,比如養魚老道、水質白濁,養魚老道、觀賞魚繁殖、魚病……等。
今天和一位老大哥聊天,說到了自己飼養的兩批觀賞魚,不是患病就是死亡,最后兩批魚所剩無幾。
本來我以為極有可能飼養的是錦鯉,因為最近在錦鯉的飼養上,很多魚友都出了問題,可我沒想到的是,飼養的竟然是鸚鵡魚。
鸚鵡魚算是最容易飼養的觀賞魚按理說鸚鵡魚算是比較容易飼養的觀賞魚品種了,以前我也不是沒有開過魚店,可以說在魚店里,最不必擔心和管理的,死亡率最低的,就是普通鸚鵡魚,它們幾乎不犯病。
鸚鵡魚的飼養只要是適度注意水溫、水質,應該都能存活。
不過,觀賞魚就是這樣子,即使是再皮實的觀賞魚,如果在水溫、水質上不注意,它們也會出現死亡的概率,不是說,容易飼養的觀賞魚,它就一定不會死啊。
一米魚缸15條魚,其實密度并不低雖然鸚鵡魚入缸之前,也過溫、過水、提前養水了,但是,我也看到了,這些鸚鵡魚的個體并不算小,即使提前養水了,一米的魚缸,突然入缸這么多的魚,可能過濾系統一時負擔不了,水質就開始出問題了,這是第一點。
再者就是,這位大哥反應,初期濾材并不多,有可能更勝任不了這個魚缸的水質處理工作。
期間增加變動了濾材在這種情況下,感覺水質處理不了了,就開始變動和加入更多濾材。
這些新濾材并沒有經過提前的過濾循環滋養,就會導致水質問題難上加難,死魚問題就這么一步步出來了。
接下來就是進入了死魚、填魚、再死魚的惡性循環了。
現在魚缸內只剩下來五條魚,雖然狀態也不是很好,但是水質也運行了一個多月了,按理說,應該緩慢穩定下來了,目前的問題已經不太大了。
包括了魚的質量、過溫過水、入缸稍微檢疫一下,這些步驟都沒做錯,唯一錯的就是一次性入缸密度過大、過濾開始很薄弱,后期變動了濾材,再次影響水質,從而導致了這種情況的發生。
處理***并不難,也沒有必要再去下藥升溫,可以有效提升鸚鵡魚的活力,我也問過了,這是在魚店買的魚,沒有經過遠途運輸,目前的水溫最高能達到二十七八度,按理說也夠了。
就算是買魚中途水溫有變,現在把水溫升到30度或者32度,會極有利于它們的狀態恢復。
當然它們目前并沒有出現什么缺氧或者腮部疾病,否則溫度過高也不行。
其次就是慢慢困水,備有大量困水,緩慢進行更換,這個量,要自己根據困水量和魚缸水質我自行把握了,慢慢的水質也就會越來越趨于穩定,一旦水溫上升、水質穩定后,狀態出來了,少量投喂即可。
不管是什么觀賞魚,一旦操作不利,都有可能出現死亡的概率,不是說,怎么連最好養的鸚鵡魚,也能養死呢?
那可不一定,我們不能以偏概全,哪里注意不到就有可能出問題。
最后就是,暫時不要再添加新魚了,把這僅有的幾條養好了再說。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