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公是個徹頭徹尾的購物狂,他最標準的動作就是躺在沙發(fā)上刷淘寶和京東,他幾乎每天都要買各種各樣的東西,東西太多了,就再買架子堆放。
昨天他買的兩個大架子都到家了,一下午他就在裝這些東西,一個架子架在洗衣機上方,還算合適。另一個架在拖把池上方,發(fā)現(xiàn)搓個抹布、倒個狗尿盆都不方便了,又移到大喬的房間。
可喜的是小喬的狗籠子正好可以塞進架子下面(等小喬傷好了,要把它們放在一個屋)。這讓他十分得意。
他把平時堆放在各處的東西全部摞在架子上,覺得這樣井井有條了,可我的感覺是這么大的房子被堆滿了各種各樣的雜物,越來越擁擠,越來越顯小了。我還是喜歡原來那種略顯空曠的感覺。
我只想要必需品,那些可有可無的、利用率很低的、可替代的、原有的能湊合用的,都不要買了。可他就經(jīng)常買這類東西。我估計我這輩子都不會換住處了,因為我無法想像要搬這么多東西,是一項多么浩大的工程。
我記得好多年前每當我想買衣服鞋子,他都會說,你買可以,舊的扔掉,不然家里東西越來越多,幾萬一平方的房子不是用來給你堆垃圾的。他這么一說,我就不想買了,因為我舍不得扔掉那些還能穿的舊衣服鞋子。
可是幾年一過,他全變了,他現(xiàn)在每天都在往家里搬“垃圾”。我很想扔東西,但我發(fā)現(xiàn)占地最多、占比最重的是兩個狗的東西,狗籠子、狗尿盆、尿墊、大袋的狗糧、零食柜、玩具柜、牽繩、頸圈……
我現(xiàn)在很后悔養(yǎng)狗,沒有大喬,就沒有小喬,沒有它們,我的家非常干凈整潔,沒有這么東西,不需要這么多柜子、架子。出門旅游也不用那么糾結(jié)如果安置它們。
昨天我老公又看中一樣東西,車頂行李箱。(如下圖)
因為馬上6月一家三口要去貴州,他說要裝這個東西,這樣就能在車里放下一個氣墊床。說所有買過的人評論都是如何如何好,沒有一個后悔的,說便宜,還不到1千塊……
然后他帶著卷尺去地下車庫量,限高不能低于2.1米,不然車子過不去。量完了回來很興奮地告訴我,幾乎不礙事。
我說,不旅游的時候這東西放哪里?
他說裝一次很費事,要兩個小時,拆下來也需要兩個小時,所以不拆了,就一直放在車頂。
我說,天窗不要開了?
他說你本來也很少開。
我說行李箱是塑料的吧?風吹日曬時間長了就脆了裂了。
他說大多數(shù)時間是停在地下車庫里。
我說人人都看到你車上有個行李箱,問東問西的,你整天就應付這些人?
他說時間長了就沒人問了。
我說好好的車子一直頂個這玩意在上面?
他說那不行就用完了拆吧。
我說拆下來放在哪里?家里還有地方堆嗎?
于是他就找,找來找去,一會浴缸上(浴缸從來不用),一會櫥頂上,都不合適。我越想越氣,我大聲說我現(xiàn)在一看你買東西我就反感得要命!
他立馬說,不買了!
我氣得摔門而去,在小區(qū)里一圈一圈地走,走了兩圈,還是余怒未息,又跑回家繼續(xù)跟他吵:家里東西越堆越多,地面不夠放了,就往空中發(fā)展,現(xiàn)在你又要買這么個大家伙,我們一家三口又不是沒出去過,福建、大西北也都跑過來了,跑西北的時候最多五個人,也對付過來了,怎么就現(xiàn)在不夠放了……
他一疊聲地說,不買了不買了,絕對不買了,我也想過了,這次還是夏天,衣服單薄,肯定能放下,我發(fā)誓不買了,不提了。
我總算成功地阻止他一次了,我反思過去,對他太過寬容了,想干嘛干嘛,想買啥買啥,想養(yǎng)狗養(yǎng)狗,想辭職辭職……他就是辭職后在家無聊了才會愛上買東西,因為疫情不能出去玩在家閑極了才會想養(yǎng)狗。
所以不能讓男人在家閑著,男人就應該出去上班掙錢,不缺錢也得掙,你看人家吳孟超院士90多歲還天天上手術臺,又掙錢又長壽還能為人民服務,早早回家待著又花錢又空虛還影響家庭團結(jié)。
這就是我痛定思痛總結(jié)的教訓,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