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一篇文章時,第一次見到有人用“依米花”作為筆名,起初,我以為是年輕人給自己起了類似于爆米花之類的調皮昵稱,所以并沒有特別留意。讀完文章后,好奇心讓我當即百度了一下,發現真的有此花存在,并被依米花這小生命的生長歷程所震撼。
依米花生長在非洲大陸荒蕪的戈壁灘上,外界去過的游人如果沒有當地人作解,會誤認為一棵草,而就這么一株不起眼的小草,卻用五年的生命周期,將自己的根深深扎入干燥的沙漠下面汲取水分,孕育出美麗的四色四瓣花朵,,開花兩天后即連同母株枯萎死去,故象征著轉瞬即逝的愛。
我以前寫過蘆花,喜歡蘆花是因為它的潔白樸素,和多數草本植物一樣,雖一歲一枯榮,但不同的是,如果你有心把蘆花飄逸的花穗采摘回來,花穗會長留多時,給人以凝望與陪伴,卻不需要照料,也不需要添加水分營養,從深秋、漫漫寒冬,直到來年的春天。
我不知道自己生存期還有幾個五年,也不能像依米花那樣能留給世人難以磨滅的驚艷,說真的,對于我,只要頑強地活著即是綻放。
我想,我們所生存的環境應該遠遠勝過貧瘠的戈壁荒漠,春風、夏夜、秋水、冬雪皆為人間之美好,這是大自然給予我們的眷戀;一次等候、一次重逢、一次遠行、一次離別皆為人間之真情,這是親人、朋友間心靈的共鳴。所以,我們沒有理由去抱怨哀嘆,正如現在春暖花開,世間萬物復蘇。
好吧!就讓我擁抱春天,走過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