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個古怪的叫化子,一不討金銀財寶,二不討衣衫布褲,專門偷有錢人家的雞吃。
說起偷雞,他的手段倒是蠻高明的。他把點清油燈用的燈草摘成米粒大小,含在口中,往雞群一吐,雞一見這些白白的燈草粒,還以為是白米呢!便“篤篤篤”地一個勁吃起來。當雞吃得起勁時,他便輕輕用手從雞背后往雞***后***去,將雞立起。雞吃了燈草粒,喉嚨被噎住了,要叫也叫不響,他便神不知鬼不覺地把雞偷走了。
李莊有個財主,百姓都痛恨,叫化子便老偷李莊財主家的雞吃。這日他又摸到李莊,準備到財主家偷雞。他在財主家房前屋后轉了個圈,沒看見一只雞。他又轉到后院圍墻邊,忽聽得里面一陣雞叫聲,便輕輕爬上墻頭,看見園內有幾十只肥雞。心想,狗財主好生刁滑,原來把雞關在后院,害我找得好苦。他取出燈草米粒,含在口中,等燈草米粒濕時,“啪”地一聲,吐向雞群,就見那只只肥雞一個勁地撲向燈草米粒,低著個頭,翹著個尾,“篤篤篤”地吃起來。正當雞吃得痛快時,他拿出一根打著活絡套的繩子,向一只肥胖的老母雞頸上套去,活套不偏不歪,正套在那只老母雞的頭頸上,他把繩輕輕一拉,活套在雞頭頸上捆牢了。他剛想收繩拉雞,突然聽得背后“呼”地一聲,一根棍棒蓋頭打下來,他兩腿一軟,從圍墻上跌倒在地。原來,狗財主早有提防,財主的家丁邊拉邊推,把叫化子拖進大院,又是一陣亂棍,打得他皮破血流。狗財主站在一旁,一個勁地罵:“你這個賊胚,偷吃了我十來只雞,今天要叫你連毛帶骨吐出來。”財主罵痛快了,便叫家丁把他關進牛屋里,準備明日送官。
深夜,偷雞的叫化子關在牛屋里好不傷心,心想明日送官不知會吃個啥苦頭。忽聽“咿呀”一聲,牛屋門開了,原來是財主家的長工。長工一進牛屋,便輕聲說:“我見你白天被財主的家丁打得挺厲害,剛才又聽說明日要送你見官去,我便偷偷來放你,你快點逃吧。”偷雞的叫化子借著月光看清了長工的面目,說了句:“謝大哥救命之恩。”扭頭便走。
時間一晃已是幾月。長工因放了偷雞的叫化子,被財主趕了出來,這天,他想外出找活做,當他走到一片荒山坡時,突然,從小樹叢中竄出一人,口喊恩人,拉著長工便走。長工定眼一看,原來這人正是那天被財主毒打過的偷雞的叫化子。偷雞的叫化子將長工拉到小樹叢中,然后又從旁邊的一堆火堆里取出一個用泥包著的東西,只見他把那泥包的東西,在地上輕輕幾下撲打,里面露出一只熱烙烙,香噴噴的雞來。他撕下一塊雞腿,送給長工:“吃吧,這雞香嫩好吃,我偷的雞都是這樣吃的。”長工也不客氣,兩人便坐在小樹叢里吃起來。邊吃邊談倒蠻投機。偷雞的叫化子問長工為什么流落他鄉,長工便把前因后果講給他聽。偷雞的叫化子得知長工為了救自己而被財主趕走,心里也很難過。長工吃著香噴噴的雞肉,覺得倒別有風味,他想如果能開爿小店,做這種雞賣,說不定吃客不少哩!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偷雞的叫化子,又歸勸說:“老是偷雞過日子不行啊!”偷雞的叫化子聽聽,也覺得蠻有道理。兩人就在小樹叢里商量起了開店的事。
不幾日兩人借得十余兩銀子,開起了一爿小小***,酒菜便是泥包雞,吃客的確不少,生意越做越大,不過百姓都知道偷雞叫化子的身世,沒有一個叫泥包雞的,都稱它為“叫化雞。”
后來,偷雞的叫化子與長工覺得百姓喜歡這個名稱,反正生意又好,干脆就順吃客心意,把泥包雞叫作叫化雞了。這樣一來,叫化雞便叫出名了,直到現在人們還習慣把這種雞叫作叫化雞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