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產的大閘蟹蟹黃飽滿、鮮味可口,已經小有名氣了
昨日一早,都江堰市崇義鎮桂橋社區的劉波就在自己的蟹塘里忙開了。他劃著小船,將網放入湖中,大閘蟹紛紛游動,很快爬到了絲網上。值得一提的是,這里是都江堰市首家大閘蟹養殖基地“蟹走天下”,“2016年,這里還是廢棄磚廠取土區,如今變成了當地最大的蟹塘!”劉波自豪地告訴記者,這么大個的大閘蟹,可是陽澄湖大閘蟹品種呢,“不僅如此,我還專門為之注冊了‘桂蟹’的商標。”
陽澄湖精選的15萬蟹苗
每年冬天打飛的到成都
微雨之后,記者來到桂橋社區,只見一個個蟹塘星羅棋布,水草的清香夾雜著水產的鮮腥味。“除了打網,我們還經常下地籠,將地籠放到湖底,等螃蟹爬進去,再撈出來就好了。”
記者看到,這些蟹歡快地爬動,動作頗有些迅捷,而且體肥個大。“你還別小看了這些蟹,它們可是從陽澄湖來的呢!”
“秋風起,蟹腳癢,菊花開,聞蟹來。盼望著,盼望著,吃大閘蟹的時節來到了……“記者得知,現在正是這里的大閘蟹上市季節。據介紹,每年冬天,從陽澄湖精選的15萬蟹苗大軍打飛的來到成都,落戶都江堰崇義鎮桂橋社區,開始大半年的休養生息。“你看,柏條河就從旁邊流過,這里的水質一流,真可以說是都江堰的優質雪水加持了!”
2016年,劉波經多方考察,看中了崇義鎮桂橋社區的水質等生態環境,搞起了蟹行天下農家樂,而他的蟹塘完全是廢棄磚廠取土區改造而來。今年獲得了大豐收,預計將產2.5萬斤的大閘蟹。劉波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按照每斤60-100元的售價,保守估計年產值不低于150萬元,純利潤在50%以上。此外,他的農家樂每年大約有20多萬元的收入。
養大閘蟹增了收,劉波的公司也為當地解決了10多人的就業,“我準備壯大自己的養殖規模,在帶動就業的同時,也為鄉村振興出一份力!”在劉波的帶動下,桂橋社區養蟹隊伍越發壯大,如今達到了300余畝蟹塘的規模,養大閘蟹也成為當地第一支柱產業,共解決了100多人的就業。
打出響亮的大閘蟹招牌
一三產業聯動促發展
“我們這里的大閘蟹,蟹苗是從陽澄湖那邊空運過來的,我們還專門赴江蘇取經學習,又請來了技術人員手把手教授經驗,這樣出來的蟹蟹黃飽滿、鮮味可口,已經小有名氣了!”崇義鎮桂橋社區黨總支書記孫陽說,雖然如此,但現在這售價卻遠遠沒有陽澄湖大閘蟹高,因此,必須打響自己的招牌!
在鎮和社區的大力支持下,劉波為自己的蟹注冊了“桂蟹”的商標,如今收到了大量的訂單,“我們與陽澄湖同屬北緯32度,同樣有良好的水質和養殖條件,相信岷江雪水育出的大閘蟹品牌會越來越強!”據介紹,當地抱團發展蟹養殖,在線上線下同時銷售,除了面向大成都,也向外省拓展。
借助大閘蟹資源,當地還利用林盤和淺丘等優勢資源,一三產業互動搞起了旅游。除了蟹,市民還可釣鮮活的螺獅和魚蝦,就在林盤和綠道里,三五好友在原生態農莊吃蟹釣蟹,品地道農家美食,盡情體驗鄉村旅游的魅力。
來源:成都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