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目前主流的顯示器長寬比例不無意外的均采用的是16:9或是16:10的寬屏設計,但是伴隨應用場景的增多,特別是需要啟用多窗口任務,打算用一臺顯示器同時滿足辦公、娛樂、社交以及炒股等場景需求時,那么采用特殊的21:9比例的“帶魚屏”顯示器便是滿足系列需求的不二之選。
因為在實際的體驗過程中,21:9比例的帶魚屏顯示器可以同時開啟多個文檔,運行炒股軟件時超寬的橫向比例則可以顯示更多的個股參考信息,而在觀影或是玩賽車和射擊類游戲時,21:9比例所帶來的超寬視野也具備極佳的沉浸視覺體驗,不僅可以令觀感更為震撼,玩吃雞這類游戲時更廣的游戲視野畫面也更利于玩家贏得先機。因此,綜合來看帶魚屏顯示器確實有其獨到的魅力。
曾幾何時,市面上可選擇的帶魚屏顯示器基本限定在三星、LG這類外資品牌當中,價格也不算親民,好在現如今國內也有生產帶魚屏的顯示品牌開始嶄露頭角,這其中不得不說的便是給宏碁、微星以及小米等公司做過顯示產品ODM代工的INNOCN(聯合創新)。旗下的這款型號為29C1F的29英寸美術顯示器便是采用了21:9的帶魚屏設計,同時覆蓋100%sRGB、97%DCI-P3及95%AdobeRGB多種顯示色域,且出廠時便經過了精準校色,實現了ΔE<2的***美術顯示器水準,最為關鍵的是這款顯示器屬于千元價位,完全是一款定位大眾消費級的顯示設備,筆者在入手的同時也給大家第一時間帶來的體驗分享,希望對有類似需求的用戶帶來選購幫助。
|外觀設計
這里略過開箱環節,先簡單清點下配件,除了用于組裝的支架及底座外,線材包括1條HDMI線、1條USBTypeC線和1條USBA-B線,由于電源適配器整合到了顯示器內部,所以供電只需要1條電源線即可。此外,每一臺INNOCN29C1F美術顯示器出廠時不僅經過廠商的高精度校色,并提供了獨立的色彩校準報告,因此入手后無需用校色儀進行二次校準就能上手即用。
作為一款采用21:9長寬比例的帶魚屏顯示器,INNOCN29C1F美術顯示器整體采用了主流的黑色風格,且做到了三面極窄的邊框設計,亮屏后會發現可視范圍非常之大。而其688.6*534.3*218.9mm的三維尺寸在筆者1.2m的電腦桌面上還是頗具存在感。面板方面不無意外的采用的是可視角度大且色彩表現優秀的IPS純平面板,并支持上下左右最大178°的可視范圍,確保在不同角度下觀看屏幕都不會出現偏色和變形。
而通過多角度調整支架底座的設計,可以靈活的實現顯示器多方向的調節,以此滿足不同人群及使用環境的需求。不僅支持上下120mm的高低升降,同時也能進行前后+20至-5度的俯仰角調節以及左右45度的旋轉,相信總能讓用戶找到自己滿意舒適,符合視角需求的黃金角度。這里圈點一下,其實在支架的側面以及底座轉軸處均設計有標尺刻度,對于比較嚴謹(有強迫癥)的用戶來說,簡直是非常貼心的設計考慮。
與此同時,這款美術顯示器同樣支持90度翻轉后當豎屏來使用,且因為內置重力感應器的緣故,啟用該功能后每次使用就無需額外的進行設置了。而隨著顯示器橫豎方向的調整,可自動調整畫面的顯示方向并進行自動適配,切換起來相當的方便自如。
29C1F美術顯示器的功能按鍵沿襲了家族風格,依舊設計有5顆操作按鍵且布局在顯示器右下角底部。定制的OSD功能熟悉后很容易上手,菜單鍵為二級設計,按一下默認可以針對亮度、音量及信號源進行選擇,按兩下則可調節色溫、情景模式、低藍光控制等***化的圖顯設置。
接口方面包括USB3.0*2、USBTypeB、Type-C、HDMI2.0、HDMI1.4、DP1.2以及3.5mm音頻接口和電源插孔。其中值得圈點的是,所配備的Type-C為全功能接口,除了支持音、視頻及數據傳輸外,還支持65W大功率反向充電,像接駁筆記本使用時就無需額外在給筆記本連電源適配器使用了,還是相當的便捷省心。
順帶提下,這款顯示器的底座部分有個小細節設計值得肯定,那便是在底座的正前方邊緣部分還特別設計有20cm長度的刻度標尺,方便用戶可以隨時測量手邊的小物件尺寸。
這款顯示器的背面就顯得相當的簡單直白了,沒有過多冗余的復雜設計,反正平時也不會有人去關注顯示器背面長啥樣吧。這里需要說下,就是這款顯示器配備了雙聲道的外放揚聲器單元,雖然功率不大但聲壓及音效方面的表現也算OK,如果僅僅是用來日常偶爾追劇使用的話還是基本夠用了。
|畫質表現
分享完外觀設計,下邊就同大家進一步來了解下INNOCN29C1F美術顯示器的屏幕參數情況。這款顯示屏的分辨率為2560*1080,算是準2K高清屏吧,實際的顯示畫質還是足夠的清晰細膩。400nit亮度、1000:1對比度和75Hz等參數還是符合主流定位,值得肯定的是還支持HDR400。
從其實際的屏攝效果不難發現,即便是標準模式下INNOCN29C1F美術顯示器的色彩還原也是相當的準確,并且畫質的細節生動自然,在色域銜接過渡方面也非常的豐富,畢竟作為一款美術顯示器,在色準和色域方面的表現是需要具備***的素質。而除了標準模式同時還可以選擇切換為適合攝影師及平面設計師需求的sRGB模式,或是蘋果生態用戶喜歡的DCI-P3色彩顯示模式。
在進一步的測試環節中,筆者選擇了夜間關閉室內大燈后,選擇了純白、黑底兩類頗具代表的背景圖來檢驗這款美術顯示器是否存在暗點及亮點的品控問題,同時也能檢驗顯示器的色彩分布是否均勻,整體明暗度是否均勻一致,以及屏幕的邊緣是否存在漏光等細節問題。
而從實際的屏攝照片不難發現,INNOCN29C1F美術顯示器確實出廠時經過了嚴格的品控檢測,白屏時整個純白屏幕十分的干凈,得益于亮度色溫均衡技術(BU&CU)的加持,屏幕亮度和色溫均衡性趨于一致的達到了≥96%,其亮度表現整體均勻且未細看發現暗點的存在;而黑屏時整個屏幕除了居中人物清晰顯示外,背景黑色十分的純粹,與邊框的黑色融入一體,且未發現一處亮點存在,同時對于漏光的控制也非常出色。作為一款千元入門級的顯示器,有這樣的品控質量確實值得為其點贊。
此外,通過256階灰度測試不難發現,INNOCN29C1F對于灰度還原的能力同樣很是出色。因為能夠展現的灰度數量越多,也就意味著這款顯示器的色彩表現力更加豐富,能夠實現更強的色彩層次。
從官方提供的檢測報告來看,6500K色溫和AdobeRGB模式下,這臺顯示器的出廠預設ΔE平均色準僅為1.68,而6500K色溫和sRGB模式下,這臺顯示器的出廠預設ΔE的平均色準更是低至0.62,其實只要ΔE<2就符合***美術顯示器定位,堪稱素質優秀了。
|功能場景
之前也提到了,這款美術顯示器有為不同使用人群提供了多種顯示模式和設置選項,除了預設模式外還能根據用戶自身的實際使用需求,進行自定義亮度、對比度、色溫、色度等方面的個性化調節,要知道普通顯示器僅支持紅綠藍三基色的校準,而這款美術顯示器支持到了最多六種色彩的校準,通過進一步增加青、品、黃三色,能夠更好的滿足***后期人員的調色需求。
同時,其支持HDR400高動態顯示技術,增加了黑色和白色之間的整體動態范圍,配合功能菜單提供的HDR標準、電影及設計模式,可滿足不同場景的觀感需求。特別是HDR電影模式下可令畫面的亮部不過曝,暗部細節清晰可見,呈現出的畫面與人眼在自然界中看到的更為相近。
此外值得肯定的是,這款顯示器還采用了DC直流技術以減少屏幕的畫面閃爍感,同時通過了TUV萊茵認證,可以有效的過濾有害藍光,呵護眼睛的視力健康。
與此同時,這款顯示器還提供了PIP/PBP雙路輸入信號顯示功能。該功能下可以同時顯示兩臺電腦或是一臺電腦、一臺游戲機輸入的畫面,輕松實現一屏兩用。對于臺式機、筆記本、游戲機多持的用戶而言,該項功能下無疑讓工作和娛樂變得更加的靈活高效,而帶魚屏所帶來的顯示優勢得以全面釋放。
而對于有視頻編輯需求的用戶而言,很顯然這款21:9帶魚屏的美術顯示器用起來就十分的得心應手了,以前用16:10顯示器時,其有限的顯示畫面要么需要不斷的縮小時間軸,要么則需要不斷的拖動時間軸來完成編輯,現如今完成一段5分鐘的短視頻剪輯,時間軸顯示上居然還有盈余的顯示空間,相當的省時省心。
當然了,在工作之余用這款帶魚屏顯示器來玩吃雞游戲也是相當的舒爽,視線所在之處皆是游戲畫面,沉浸感滿滿。且寬泛的畫面內容顯示,能夠更容易先與敵人發現對方,擁有先發制人的戰略優勢。
|總結點評
最終在筆者看來,作為一款定位千元入門級的帶魚屏產品,一番深入體驗后覺得INNOCN29C1F美術顯示器確實綜合表現令人滿意。極窄的邊框設計,精準的出廠色彩調校,優秀的品控細節等方面都極具亮點,而21:9比例的帶魚屏設計本身也能很好的滿足同屏多場景需求用戶的各種使用考驗。總之,無論是細節設計、性能素質亦或者功能拓展方面都沒有明顯的短板問題,喜歡且有此需求的朋友不妨趕緊入手一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