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指一算,距離上次《秘密吃貨團暴走集美學村》已經過去近兩年的時間,大學城周邊的美食向來也是更新得很快,特別是學村的核心街道——石鼓路。
全長兩公里左右的道路簡直就是個美食天堂,不少人還戲稱它為“食谷路”。最近刷屏秘密君票圈,微博小紅書上最火的是這幾家~
王記仙豆糕
集岑路1-102號
11:00-19:00
常在微博上刷到的小店,平日里排隊的人超多,秘密君特地挑了個學生都在上課的時間去,沒想到還是排了一小會兒隊。店鋪的原址在小商品街中段,上次去看到老板貼了告示,店鋪搬到集岑路上了。
仙豆糕剛出鍋還有點燙手,皮很薄,烤得久的部分吃起來脆脆的,餡打得很細,口感綿密結實,女孩子吃一兩個就覺得有點飽了。有六種口味,秘密君正巧趕上出鍋,便每種都嘗試一番。
原味、紫薯、香芋都是清淡的甜味;巧克力、抹茶紅豆是甜中帶有怡人的苦味,尤其是巧克力,中心的部分還會流漿;肉松麻薯是咸口的,中間的麻薯***的。
很多人喜歡趁著剛出鍋還是熱乎乎的時候吃,但老板說回家冷藏后更好吃!
港仔雞蛋仔
石鼓路68號
營業時間暫無
招牌也并不顯眼。不過越是這樣隱匿鬧街的小店,越吸引秘密君的注意。
到的時候比較沒人,店家現烤了一份雞蛋仔,嫻熟的操作讓我對它的味道更為期待。
雞蛋仔外焦里嫩,不同一些中部空心的口感,港仔小吃的雞蛋仔內里是軟潤的,有點像小時候吃的味道。而且越嚼越香,似乎有蛋香環繞在口中。
大阪燒
石鼓路46-101
11:00-22:00
經常不到飯點就開始排隊的石鼓路小吃店,賣的是日本的大阪燒,有培根、牛柳、雞柳、可以選擇。
可以看到阿姨嫻熟地在鐵板上操作:先放入一把高麗菜,再夾一戳芝士,打個雞蛋,將菜、蛋、肉疊加在一起,淋上黑胡椒汁,擠上沙拉醬,蓋上柴魚花和黃瓜汁。
他家的黑胡椒醬罐一直放在水中加熱保溫,淋上后給大阪燒提供了厚厚一層的“熱遮罩”,端在手里燙燙的,一勺舀起,里面的芝士拉絲不斷。秘密君點的是牛柳餡,給的肉非常多,阿姨在煎肉時貼心的切丁,幾乎每一口都能吃到。
板栗酥餅
石鼓路95號
09:00-22:00
每次經過這家店都看到很多人排隊,一直以為是托(畢竟板栗酥很多店都有做,不覺得有什么特別)。出于好奇,秘密君決定試試,一盒12枚,選擇了甜咸口味各六個。
第一口下去的感覺:是吃過的最好吃的板栗餅沒錯了,皮薄餡多,板栗餡很緊實,味道調得剛好,不會偏甜(咸),有淡淡的蛋香味和綠豆沙味,個人更喜歡咸味的。
在冰箱里放過夜再取出來吃,有種冰淇淋的感覺。一枚餅吃完,算是一解秘密君心中的質疑了。
印度飛餅
石鼓路12-104號
營業時間暫無
也是日常在排隊的店,不僅是學生喜歡,很多家長也會來這里買飛餅吃。可以選的口味很多,有十一種,甜咸都有。飛餅是現做的,等待的時間比較久。
做餅的大姐嫻熟地揉面攤餅,撒上餡料,疊好入鍋油煎,期間還加了一次黃油,聞起來特別香。
因為煎餅時放的油很多,飛餅吃起來特別脆,秘密君選的草莓餡也融化在餅中,口味微甜,美中不足就是吃到后面實在有點油膩,感覺老板家的油是不用錢的。
酸奶自造
集源路30號
10:00-22:00
這家開了有段時間,幾次路過門口也是人人人。看店名就知道是做酸奶飲品的,酸奶都是手工發酵的。
酸奶是現調的,等待的時間稍久(比起普通茶飲店),上面還撒了水果粒。他家最招牌的是牛油果酸奶奶昔,但秘密君這次嘗試了芒果和木瓜味的,口感綿密且清新,喝到最后可以嚼到水果粒。
林島
石鼓路15號
11:00-14:30;17:00-21:00
最近在小紅書刷屏的一家南洋餐廳,偏印尼菜系,特別的米飯造型讓秘密君對它種菜已久。一進店就被他家懶洋洋的狗吸引了目光,在一樓點完菜后到二樓便是一片新天地。
點的主食是斑蘭炸雞飯,中間是椰香黃飯,是印尼常見的主食,單吃沒有什么強烈的味道,需要配合周邊一圈的調料和食材一起吃。炸雞有點小時候KFC的雞塊味,中間扎的蔥節還蠻特別的。
其他小食飲料的表現比主食搶眼,特別是沙茶肉串,濃郁的沙茶醬汁包裹肉串,入口肉香和沙茶香在嘴里蔓延;另一個招牌是玉米餅,單吃已是不錯,再蘸點肉串里的沙茶醬會更棒。
因為位置有限,排隊的人又很多,遇到打游戲的食客,店員會來催促或制止,但也為“好好吃飯”提供了一個環境。
三胖東北烤肉
銀亭路8號
11:00-15:30;17:00-23:00
大概是集美最火的東北烤肉,集美學子口中“巨好吃”的存在,敢問哪位集大、誠毅人心中沒個三胖?不到飯點門口就排起來長隊,有幾次吃到九點十點出門還有人在等位。
去他家必點的就是酸菜五花肉、雞肉、牛肉、雞軟骨(反正就是各種肉)……二十至三十元一份,滿滿一盤,發朋友圈還有八折優惠,性價比特別高。
肉都是提前腌制過的,不需要額外放油,烤熟后蘸上豆粉、孜然、辣椒面就可以吃,味道也很對秘密君的口味,偏清淡型,就連羊肉吃起來都不覺得膻,一頓吃完不會覺得口干。
叻沙南洋餐室
印斗路172-101
12:00-22:00
叻沙其實在印斗路上,從石鼓路右拐大約還需要走一兩百米,是集大輪機學院工科男開的南洋茶餐廳,前身是琦摩的日料店。
到這里吃飯,是需要耐心的,按老板的話“上菜慢就是我們的特色~”,不過慢是有原因的,菜品的品質絕對有保證。
秘密君這次點的是招牌叻沙海鮮面,大約等待二十分鐘后,一碗滿滿都是料的面出現在面前。
湯頭有點沙茶的風味,又加了貽貝、魷魚、大蝦提鮮,小青檸增加清爽的口感,椰漿賦予奶香味,豆泡、魚餅吸收了湯汁,一口下去鮮、甜、咸、辣、酸的味道都有,但又互不沖突。唯一不足的就是面條實在太吸湯汁了,才吃幾口湯頭就沒了。
石鼓路最近還有許多從島內開過去的點,像老森咖喱、小條食堂、祝大吉、來泰坐坐……都是人氣爆棚,人盡皆知的,這里就不一一細說啦。
去年我們也寫過一次集美學村的美食攻略,都是一些經典老店,例如愛意食、泰滋味、墨大叔、奔水冬粉鴨等全都囊括在內,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下圖閱讀?
圖文原創|秘密廈門拒絕抄襲,轉載/合作,可聯系后臺
本期互動
還有什么石鼓路美食推薦?
歡迎留言評論,點贊給小??
秘密關鍵詞點擊查看
▽▽說不定你還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