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長江流域及以北地區(qū)的村莊周圍、道路兩旁通常栽培一種紫葳科梓屬植物,其特點是落葉喬木,花黃白色,花冠喉部內(nèi)面有2條黃色線及紫色細斑點,葉片闊卵形,頂部通常3裂,葉片兩面均粗糙,近無毛,人們常叫梓樹或黃花楸等,具有用材、觀賞、藥用等價值。今天我就談談這種植物的一些情況。
一,梓樹的植物學特點
1,名稱和分類地位
梓樹是人們的習慣叫法,它的正式中名叫梓,梓這個名稱來源于《植物名實圖考引本草經(jīng)》,在《中國植物志》中確定為正式中名;別名在《長編》中記載為楸;在《東北植物檢索表》中記載為臭梧桐;在《河南經(jīng)濟植物志》中記載為花楸、水桐、河楸;在《云南造林樹》中記載為黃花楸;在《杭州藥用植物志》中記載為木角豆;在一些地方還叫水桐楸、火楸、筷子樹、雷電木、山桐等等;在植物分類學中屬于紫葳科梓屬落葉喬木樹種。
2,分布和生長環(huán)境
梓樹在我國主要分布于東北三省、河北、山西、陜西、河南、山東、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貴州、廣東等省區(qū),多栽培在村莊附近、公路兩旁,野生者已經(jīng)不可見到。
3,外形特點
一是為落葉喬木,高達15米,樹冠傘形,主干通直,嫩枝有稀疏柔毛。
二是單葉對生或近對生,有時輪生,葉片闊卵形,長寬約25公分,基部心形,葉邊全緣或淺波狀,通常3淺裂,葉片兩面均粗糙,基部掌狀脈5-7條,側脈4-6對,葉柄長10公分左右。
三是頂生圓錐花序,長10-30公分,花萼蕾時圓球形,2唇開裂,花冠鐘狀,淺黃色,內(nèi)面有2條黃色條紋及紫色斑點,直徑2公分左右,5-6月開花;
蒴果細圓柱形,長20-30公分,粗約8毫米,下垂,幼嫩時有柔毛,
成熟后2裂,種子扁平,兩端有平展的長毛,
9-11月果實成熟。
4,生長習性
梓樹是喜光樹種,耐寒,適宜于溫暖地區(qū),喜深厚、肥沃、濕潤土壤,能耐輕度鹽堿,不耐干旱瘠薄,抗煙性強;根系發(fā)達,生長比較快。可以播種、扦插繁殖。
二,梓樹的主要用途
第一,梓樹是很好的用材樹種。它分布廣泛,生長比較快,木材紋理直行,花紋美觀,材質優(yōu)良,適宜作家具、室內(nèi)裝飾、建筑、工藝美術和樂器等用材。由于它具有良好的熱學特性,還可以作保溫隔熱材料。
第二,是綠化觀賞樹種。梓樹樹體端莊,冠幅寬大,葉大蔭濃,春夏季黃花滿樹,秋冬細長果實懸掛,果期長達半年左右,具有一定觀賞價值,可作行道樹、庭蔭樹和防護林樹種。
第三,梓樹嫩葉可食用;根皮和樹皮的韌皮部(名梓白皮)可藥用,具有清熱解毒、殺蟲功效,種子也可入藥,為利尿劑。藥用時請遵醫(yī)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