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在為什么有南京和北京,而沒有東京和西京?
這個道理其實很簡單,要從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前的三朝說起。
明朝朱元璋建國后,定都于南京,那時,南京還不叫南京,叫應天府。后來,朱元璋的兒子朱棣(燕王)從侄子手里奪了王位后,決定還是回到自己的發家故地,叫順天府。為了尊重老爹,在南北兩邊各設了一套***班子,也就是六部什么都復制一套。順天府叫都城,應天府叫留都。后來,大家稱呼這方便,北面的順天府叫北京,南面的應天府叫南京。
京這個字,就是國家首都的意思。
到了清朝,定都北京,這個就沒有任何含糊的地方了。
到民國,以袁世凱為代表的北洋軍閥和以孫中山為代表的革命軍,為了利益,有了定都之戰,北洋軍閥希望是北京,而革命黨希望是南京,各種各的旗號,各有各的議會。
后來,蔣介石上臺后,就定都于南京了。
再后來,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時代,定都于北京。
于是,南北二京是這600年來不斷被提及的,因此,不存在什么爭議。
其實,西京也沒啥爭執的,中國從第一代王朝(大秦)開始,有十多個王朝以西安為首都。提到西京,就是西安,當然,人家那時有個很好聽的名字叫:長安。
東京這個詞,在中國歷史上,卻是爭議很多,尤其日本還有個東京,要我說,中國應該主動改教科書和地圖,日本你叫毛東京啊,改叫京東吧,或者什么其他的。
東京,在隋唐時代是指洛陽,一代帝都,后來,武則天發配牡丹花到東都洛陽,也是這么個典故。
但是,到了宋朝,東京又是指汴梁,也就是今天的開封,包黑子就在哪坐著。這兩地都在河南,離得還不遠。
但是,嚴格意義上講,東京這個詞屬于開封,因為在隋唐時期,一般說的是東都洛陽。而不是東京洛陽。
可惜,這幾百年下來,古老的都城被拆的拆,推的推,現在看到的絕大部分又都是后人(或者說今人)造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