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強盛·人少年”——北京首屆老年春節聯歡晚會已圓滿完成錄制,將于2月3日大年初三精彩亮相,通過“文化養老”弘揚中華民族孝親敬老的傳統美德,展示新時代老年人的幸福生活和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
北京首屆老年春晚由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廣播電視臺主辦,北京養老行業協會協辦,BRTV生活頻道中心承辦,恭和家園獨家冠名。晚會以“國強盛·人少年”為主題,立足首都老齡事業發展趨勢,深懷敬老之心,傾注愛老之情,篤行為老之事,以沁暖人心的情感為貫穿暗線,以繽紛多彩的文藝節目為呈現方式,生動詮釋了新時代老年人“美好生活·每一程”,“美好生活·每一天”的幸福景象,在傳遞溫暖與正能量***同譜寫老年春晚的盛世華章。
“人民至上,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是中國***始終堅持的初心使命,同時也是本屆晚會的主旨所在。為了讓老年人生活無憂,安心享受退休后的美好生活,北京正著力構建市級指導、區級統籌、街鄉落實、社區參與的四級居家養老服務網絡,實現老年人在其周邊、身邊和床邊就近享受居家養老服務。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無論是制度保障,還是關愛與和樂,每一位老人們的幸福感,與***的關愛密不可分。在如此多的幸福環繞之下,“快樂”“悅己”已經不再是年輕人追求的專利,老年人的生活也可以被笑聲環繞。
為了能夠全方位的展現新時代老年人的幸福生活,本次晚會在編排結構上分為“國強盛·人少年”,“愛和麗·人溫暖”,“孝傳揚·人幸福”,“心無忌·人青春”四大篇章。從國家保障、社會服務、子女孝養、自身心態四個角度,來解構新時代老年人的幸福生活,用真實而鮮活的情感傳達“國不老,家不老,人不老”的主旨思想。每一章節開篇均采用少兒誦讀三字經的形式,用深厚的文化底蘊彰顯中華民族的道德情懷,韻律和美,宜詠宜吟。
北京首屆老年春晚從籌備、海選、復選、彩排到成功演出歷時一個月,參演人員包括知名老藝術家、老年表演團體以及兒童和社區普通老人,節目演出涵蓋了歌唱、舞蹈、器樂、朗誦、走秀等多種藝術形式,通過歡樂的分享與正能量的傳遞,賦予了晚會更多維的社會溫度和情感力量,展現了新時代廣大老年人熱愛生活、積極向上、健康快樂的精神風貌,弘揚了中華民族尊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充分彰顯了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學、老有所教、老有所樂、老有所為的幸福景象。
北京首屆老年春晚主持人:汪洋、虹云、傲然、陳鐸
老藝術家傳唱經典德藝雙馨再綻芳華
93歲高齡的著名男高音藝術家李光羲盡管腿腳不便,平時依靠輪椅代步,但在晚會現場依然堅持全程站立,熱情洋溢的演唱了他的經典曲目《祝酒歌》,盡顯常青之態。同時,一首《龍》在表達老人愛國之情的同時,也讓每一位國人都為之振奮。值得一提的是,1953年李光羲和老伴兒王紫薇于合唱隊一見鐘情,兩人于1957年冬天結婚,50年金婚照片曾經懸掛于人民大會堂的百位老人金婚照最顯眼的位置,如今結婚60余載,依然恩愛如初。晚會組特意在節目中穿插了李光羲的全家福照片,四世同堂、共享天倫的其樂融融畫面,讓人感到幸福滿溢。
李光羲演唱《祝酒歌》
以一曲《回娘家》紅遍大江南北的著名歌唱藝術家朱明瑛,開篇以一首《新春到》在歡快的歌聲中帶領觀眾們踏上尋找春天的腳步,共同描畫新一年的幸福圖景。今年已經72歲的她還堅持為觀眾們準備了又唱又跳的曲目《黃昏放牛》,這首源自拉美的歌曲,唱跳結合,頗具難度。在彩排過程中,朱明瑛與孩子們精心排練舞蹈動作,特別是一段與年輕舞蹈演員舞臺上對舞的環節,完全不亞于年輕的舞者,一次次的排練讓晚會組都擔心朱明瑛的身體能否吃的消,但她每個動作都嚴格按照要求準確到位,甚至連腰帶上的小細節都不放過,著實令人敬佩與感動。
朱明瑛演唱《新春到》
86版西游記作為不可逾越的經典,劇中飽含深情的金曲亦是如此。歌唱家吳靜作為劇中插曲《女兒情》的原唱,當年是由楊潔導演直接欽定由她來演唱。這首膾炙人口的經典歌曲一直傳唱至今,熱度不減,被無數人爭相翻唱。雖然剛剛做完一個手術,身體還沒有完全恢復,但吳靜仍然堅持來參加首屆老年春晚的演出,再現《女兒情》的天籟之音,她表示:為了觀眾,她會一直唱下去。
吳靜演唱《女兒情》
63歲的牟玄甫歌聲沉穩悠揚,別有一番韻味,曾經是東方歌舞團的男高音歌唱家,后任煤礦文工團團長、黨委副書記。幾十年來,他始終沒有離開過心愛的舞臺,一直在為人民歌唱。這一次他沒有選擇自己的獨唱曲目,而是特意準備了一首與平均年齡70歲的民族合唱團共同合作的《草原之夜》,獻給首屆老年春晚。
牟玄甫演唱《草原之夜》
中國薩克斯第一人范圣琦雖已89歲高齡,但現場風采依舊。當他收到首屆老年春晚的邀約,毫不猶豫就答應了。當聽說是與孩子們合作演出,由孩子們為他伴舞,范圣琦簡直樂開了花,特意準備了一曲歡快的彝族經典曲目《阿細跳月》。
范圣琦演奏薩克斯《阿細跳月》
78歲的首批金話筒獎獲得者虹云和83歲的我國第一代電視工作者陳鐸也雙雙亮相,兩位老藝術家攜手再現中國紀錄片高峰《話說長江》的經典合作,特意為首屆老年春晚帶來一首題為《每一個春天都是新的青春》的朗誦,生動詮釋只要心態青春,我們總是少年。
老少同樂致青春笙歌歡顏共享天倫
幼有所育、老有所養,各得其美,怡然自樂,這是美好和諧社會的圖景,因為國之強盛,才能讓千家萬戶共享安定康樂的生活,才能讓無數老年人在新時代煥發別樣的青春。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數據顯示,北京市居民平均預期壽命達到82.43歲,全市百歲老年人已達1400余人。在首屆老年春晚上,無數自稱是60后、70后、80后的百歲老人后備軍們與時代同頻,在歡歌笑語中展現出積極健康的精神風貌。
《對唱總動員》以老人唱新歌、兒童唱老歌的演繹形式,帶來流行與經典交相輝映的舞臺享受,在老少同樂中彰顯“一老一小”民生溫度;曾因穿著非遺蠟染旗袍在三里屯走秀而爆火網絡的時尚奶奶團攜手酷爺爺團上演走秀串燒,這些平均年齡已近古稀的爺爺奶奶用時尚的步伐中走出人生又一嶄新篇章;民族合唱團與和平里社區老年合唱團在明快爽朗的音樂語言和充滿活力的節奏中,傾訴出年輕的心對未來的無限向往與憧憬,分別帶來了《二十年后再相會》以及原創曲目《就是圖個樂》。
歌曲《對唱總動員》
此外,在“直通老年春晚”征集活動中脫穎而出的優秀作品:男子獨唱《你的模樣》、男子獨唱《京腔京調話北京》和女子群舞《彝海情長》同樣在首屆老年春晚中精彩亮相。據了解,“直通老年春晚”海選征集活動自12月27日正式開啟,在北京時間和快手站內同步上線,線上共征集作品近400部,總瀏覽量超過2億,海選參與老人3000余人,最終票選前三名直通本次老年春晚。
海選節目《彝海情長》
情系養老新時代傳頌孝善文明新風
近年來,北京市全面拓展養老服務業發展內涵,著力打造“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以恭和家園為代表的大量社會養老服務機構,代表著社會力量,為老年人提供溫暖、安心的服務與幫助,為構建和諧大環境、讓老年人安心養老提供支持,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中國人最深厚、最美好的情感。過去講養兒防老,可現在養老觀念在突飛猛進,養老事業多元化、多樣化的發展給老年人也提供了更多生活方式的選擇,大量的社會養老機構,為老年人提供著更為便捷的關懷與溫暖。
晚會中的合唱曲目《美好家園》,這首由恭和家園社區長者家人以及社區G.O(美好生活組織者)共同創作的歌曲盡顯社區的和諧溫暖、鄰里的親近情感,展現了與時俱進、人人向往的新時代養老方式。同時,由恭和苑的音樂治療師徐斐帶來的歌曲《母親老了》,在溫暖的旋律中同樣成為晚會中的一個重要記憶點。
恭和家園合唱歌曲《美好家園》
作為養老服務的主要提供者和中堅力量,養老護理員推動著新時代養老服務的高質量發展。北京市目前共有護理員1.2萬名,他們用無盡的耐心、如對父母一般的愛心,為無數老人送去無微不至的照顧,帶去更加幸福的生活體驗。本次晚會特別邀請了16位全市優秀護理員代表共同演繹合唱曲目《和你一樣》,展現當下養老護理員的風貌以及他們對養老事業發展做出的貢獻,為大眾帶來深入人心的真誠印記。
優秀護理員代表合唱歌曲《和你一樣》
除了精彩好看的文藝演出,首屆老年春晚通過人性化、多樣化的環節設計與內容形式貫穿始末,最終實現晚會主題“國強盛·人少年”的情境營造和思想內涵的升華。晚會在每個篇章特別設計的《說出你的故事》這一環節,通過全北京市各個養老機構、養老社區共80多位老人的群采視頻,講述普通人的故事,呈現老人與子女之間的暖心瞬間,以平實真摯的情感引發共鳴。與此同時,晚會組通過進駐養老社區拍攝60多位老人的笑容,并在晚會現場后臺捕捉參演老人笑容的花絮,反應老人內心由衷散發的喜悅之情,以此展現新時代老年人最真實的精神面貌和晚年生活。
在舞美設計方面,首屆老年春晚更是進行了一次視聽審美的升級革新。現場舞美打破了春晚以往的固有設計,在色調上以玫紅色與藍色混搭,并輔以白、灰、金等色調,彰顯大氣高級的底色與質感,營造尊貴典雅的氛圍和感受。舞臺造型上融入了“碗”的意象創意,在提升整體舞臺視覺效應的同時,極大的拓寬了表現力與觀賞性。同時“碗”在中華文化中象征著合家團圓團圓,寓意著千家萬戶齊聚一堂共慶新春,寄托了對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
老年春晚舞美造型
“國強盛·人少年”——北京首屆老年春晚將于2月3日大年初三晚19:45起在BRTV生活頻道、BRTV新聞頻道、BRTV科教頻道聯合播出,并將通過北京時間進行同步直播,敬請廣大市民屆時收看。
《國強盛?人少年-北京首屆老年春節聯歡晚會》
生活頻道首播:2月3日(大年初三)19:45
重播:2月3日21:15、2月4日6:06、13:59
2月5日9:28、2月6日15:24
新聞頻道:2月4日9:20、2月5日13:35
科教頻道:2月6日22:35
編輯孫琳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