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具有兇殘、合作、團結、執著、單純的特征。
我第一次見到狼毒花是張家口蔚縣,到基層調研,在土豆基地附近,看到長的美麗的狼毒花,記得當時并不知道他的名子,請教同行調研的朋友,才知叫狼毒花。因對的認知,對狼毒花也很是新奇,忙著拍了好多照片。
分享一組頑強生長的狼毒花
狼毒花草本植物,葉子長圓型,輪生,花單性,結蒴果,扁圓形。根有毒,可入中藥,有祛痰、止痛等作用。多見于我國青藏高原、黃土高原,其根、莖、葉均含大毒,可制成藥劑外敷,能消積清血。亦可做農藥,用以防治螟蟲、蚜蟲。但人畜絕不能食之。狼毒花根系大,吸水能力極強,能適應干旱寒冷氣候,周圍的草本植物很難與之抗爭。其根系越發達,毒性越大
據說,它是草原蛻變成沙漠的最后一道風景線,有人說它比狼還毒,給人帶來的是恐懼和死亡的威脅。但是,人們也都知道,從沙漠里走來的人,看到它,便看到了希望,知道它的后面就是生命和勝利。也只有它能夠在最惡劣的環境下頑強生存,并奇跡般地開花結果。
【狼毒花藥用價值】①狼毒
又名:綿大戟、山蘿卜(《滇南本草》),大將軍、紅狼毒、西北狼毒、頭疼疼花(內蒙古中部稱)。為瑞香狼毒的干燥根,呈圓錐形至長圓柱形,稍扭曲,長7~30厘米,直徑2~7厘米;根頭部留有地上莖殘基;外表棕色至棕褐色,有縱皺及橫生的細長皮孔,有時殘留細根。栓皮剝落后,露出柔軟的纖維。體輕,質韌,不易折斷,斷面中心木質部黃白色,外圈韌皮部白色。
產內蒙古、山西、河南、青海、甘肅、陜西、四川等地。
②白狼毒
為狼毒大戟、月腺大戟的干燥根,都切成類圓形的塊片。
《本草》所載的狼毒,系瑞香科瑞香狼毒,故應以此為正品,但多數地區所用的狼毒,為大戟科的白狼毒。
【狼毒花化學成分】瑞香狼毒的根含甾醇、酚性成分、氨基酸、三萜類及有毒的高分子有機酸。可能還含蒽甙。
狼毒大戟根含樹脂10.46%及1~2%硬性橡膠。
【狼毒花藥理作用】從瑞香狼毒根中提得一種狼毒甙,原稱川狼毒素的抗菌物質,并稱其毒性很低。狼毒煎劑灌胃6克(生藥)/公斤,可提高小鼠痛閾20~50%(電擊小鼠尾法及熱板法)。葉、根中可能含有蒽甙,能增強小腸蠕動,可治療便秘。
狼毒大戟的根可用以殺蛆,滅孑孓。
【性味】苦辛,平,有毒。
【歸經】《得配本事》:“入手太陰,兼少陰經氣分。”
【功用主治】逐水祛痰,破積殺蟲。治水腫腹脹,痰、食、蟲積,心腹疼痛,慢性氣管炎,咳嗽,氣喘,淋巴結、皮膚、骨、副睪等結核,疥癬,痔瘺。
部分圖文來源網絡,編輯后采用,如有侵權,請知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