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是華夏民族的圖騰,雖然從未有人看到過龍,但卻絲毫不影響華夏民族對龍的崇拜;譬如古代的皇帝,便是以“真龍天子”自居。而在神話傳說中,龍其實是由多物種進化而來,比如鯉魚、蛇、鱷魚等;而根據等級劃分,龍的進化等級分為六等,現在這里就來看看是哪六等吧。
第六等:虺
虺是龍的幼年時期,形似蛇或蜥蜴,沒有任何特殊的能力;但相比普通的蛇或蜥蜴,它更有靈性,擁有進化的可能性。但虺想向上進化卻是非常不容易,很多其他的物種,比如蛇、蜥蜴、鱷魚等,在成精后都想吃掉虺,然后自己進化;虺在五百年大限到來之際,置死地而后生,完成蛻化,方可化蛟。
第五等:蛟
正統的蛟是虺進化而來,但也有其他的物種也可以進化成蛟,比如鱷魚和蛇,前提是它們要吃了虺后,方有機會。一般而言,蛟已經有了龍形,但卻沒有龍爪;蛟相比虺而言,能力強大了很多,不僅力大無窮,而且還可以簡單的興云布雨。但實力強大的凡人,仍可傷害乃至殺死蛟,而且在飲用蛟血之后,能力大幅度提升,所以很多人類及猛獸都想捕殺蛟。如果蛟能活千年的話,便有機會化龍了,當然,這個幾率是相當渺茫的。
第四等:龍
修煉千年,并挺過天劫的話,蛟就可以成為正兒八經的龍了;根據化龍之前的實力、血脈等,龍分為很多種類,能力也不同。但此時的龍,還是成長期的龍,這段成長期大概是五百年,而這段時期對于龍來說,至關重要,他們將來有多大成就,就看這五百年的機遇和努力以及天賦了,所以這段時期的龍,很少出現在外面,以避免危險。
第三等:角龍
龍在五百歲的時候,都會自然而然的進化成角龍,也就是龍的成熟體;此時的龍,擁有龍所應該擁有的所有能力。角龍的實力相差很大,主要是根據身體長度、顏色和爪的多少來區分的,實力最強的當然是五爪金龍;據說上古時期,曾出現過九爪金龍,這是天賦卓絕的表現,有機會進化為下一個等級。
第二等:應龍
沒錯,這就是角龍之上的應龍,連古代皇帝都不敢穿繡有應龍的衣服,因為應龍實在是太過逆天了;應龍和普通五爪金龍的主要區別是翼(并不是翅膀),應龍是中斗七宿之神,主宰天上群星,同時也司掌著四季與黃帝的子孫,炎黃子孫都歸她管教。據說東皇太一的妻子就是一頭應龍;黃帝大戰蚩尤的時候,也曾有一頭應龍來援;并且在大禹治水的時候,也有應龍相助。
第一等:青龍
應龍已經是普通龍族進化的終點,因為最上等的只有龍族的始祖——青龍,這是龍族當之無愧的霸主,創世神之一;但在“龍鳳初劫”之后,與朱雀、玄武、白虎鎮守四方,以避免天地崩潰,所以后人稱它們為“天之四靈”;青龍的威嚴,連圣人都不敢冒犯。
以上六等,是龍進化的六個等級,每一級的進化都極為殘酷,說萬里挑一那是絲毫不為過;當然,應龍是不可能進化成青龍的,因為青龍是龍之始祖,有且僅有一條。很多人可能會說,為什么天上的神仙動不動就吃龍肝鳳髓?這里要搞清楚,他們吃的其實是蛟和欒雀,這兩個還不是真正的龍族和鳳族,對龍族而言,被捕殺說明機緣不夠;但是在化龍之后,就受龍族的庇護,一般而言,還沒有誰敢去真正屠龍,因為這會面臨龍族無窮無盡的報復,就算是天神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