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這樣一種說法:做人,越干凈,越有福氣。
在網絡時代,干凈不僅是穿著打扮、言語智慧,還應該包括“手機”里的一切。
動動手指,打開微信,成為了很多人的習慣。發個朋友圈,和好友聊幾句,在工作群里冒個泡,改變一下頭像和簽名......看似無意的舉動,卻體現了生活的態度、人生的現狀。
人生就像萬花筒。有人熱衷社交,有人喜歡安靜,還有人習慣了獨來獨往。誰都不必,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強加于別人。
因此,總有一些人,微信里特別干凈,總是一副“素面朝天”的樣子。
02
內心干凈的人,活得通透,不會被別人左右。
有一個游泳健將,說了這樣一句話:“泳池中的水不太干凈,但我是干凈地站起來的。”
網海茫茫,如同一個巨大的水池。有人往里面丟垃圾,有人在打撈垃圾;有污水匯集過來,也有泉水涌進來。水池是否干凈?沒有人說得清,只能靠自己去辨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一個內心干凈的人,就像蓮花一樣,中通外直,出淤泥而不染。
晉朝時,有一個將軍,名叫戴淵。他年輕的時候,和一群品行不正的人在一起。
有一次,他指揮一伙強盜,困住了書法家陸機的船。陸機說:“小伙子,你的才能,怎么能夠用來做打家劫舍的事情呢?”
戴淵丟下手里的劍,痛哭不止,立馬和狐朋狗友劃清了界線。
一個人只要骨子里還是一個好人,那么他做了壞事之后,仍舊可以悔過,還是會回到好人的圈子里;只有那些不知悔改的人,才是內心污濁、無藥可救的人。
在微信這個巨大的圈子里,能夠活成一股清流,不容易。有走歪路的經歷,也不足為奇,但是我們一定要守住本性——人之初,性本善。
具體來說,就是和人聊天的時候,要多鼓勵人,少抱怨,不要貶損任何人。即便有人惡語中傷了你,也不要回懟,而是保持沉默。遇到糾纏不清的人,刪除就好了——一次性清理干凈。
在朋友圈里,多發正能量的內容,不要讓朋友圈變得烏煙瘴氣。如果有人總是發亂糟糟的消息,你可以提示他,如果不能奏效,那就屏蔽他。
你的心中有一縷陽光,那么你在任何地方,都是自帶光芒。
03
外表干凈的人,待人真誠,相處時很舒服。
在心理學上,有一種規律叫“印象效應”。也就是說,你第一次和人交往的時候,對方對你的印象,會保持很久,并且以后也很難改變。
微信里,頭像的設置、個性簽名、微信名、朋友圈的圖案、內容等,都是你留給別人的印象,你不要太大意了,更不要為了張揚個性,給人一種討厭的感覺。
有一段時間,楊二車娜姆做客“快樂男生”節目。
她對男生說了幾句狠話:“回去把臉洗干凈;你的歌,非常做作。”
是啊,一個衣衫不整,臉色難看的男生,怎么能夠在舞臺上有好的表現?一個人不知道做自己,卻一直模仿別人,怎么可以出類拔萃?
雖然,楊二車娜姆的言語很刻薄,但是道理顯而易見。
言歸正傳。一個連微信頭像都很邋遢的人,就別期待有人給你點贊了。也許在下一次找人聊天的時候,就會發現,自己早就被人拉黑了。
微信,從某個角度來說,就是你的“門面”,和臉色一樣重要。
與人交往,最重要的是:彼此舒服。你對別人報之一笑,別人對你莞爾一笑。
04
關系干凈的人,與人保持距離,從不越界。
知乎上,有人問:微信聊天久了,真的會有感情嗎?
有人說:“那些所謂的聊出來的感情,如果不能面對面相處,那就是無聊和寂寞、無能罷了。”
還有人說:“大話西游里,至尊寶本來想要握住紫霞仙子的手,可是他的心里想著白晶晶;他本來要和白晶晶結婚,但是忽然冒出一縷月光,讓他留戀起紫霞仙子來。”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網絡里的關系,和現實生活中的關系,可以重疊,但是不能全部重疊。
你可以拿出手機,和愛人、父母、孩子、同學等聊天,也可以和陌生人聊幾句,還可以在某個群里,和某個人打趣,然后轉入私聊。
另外,你發的微信紅包,也暴露你愛上了誰,對誰更好一些;你給誰點贊,說明你在乎誰;你特意發的朋友圈,是要給特意的人看的。
真正干凈的人,他的微信比較簡單,朋友不多,聊天很少,甚至都不發朋友圈了。
理清了各種關系,微信也就不顯得那么重要了,起碼在你的生命里,不會占據太多的位置。
05
有人說:“一個缺口的杯子,如果換一個角度看它,它仍然是圓的。”
生活中,我們需要不斷調整角度,去看一個平臺。你的眼里有垃圾,那么任何地方都有垃圾;你的眼里有風景,那么垃圾堆旁也有美好和感動。
我們不能讓所有的人都向往美好,但是可以放大自己的格局,包容一切。
最后,恭喜所有堅持干凈的人,兜兜轉轉一個圈,終于“找到了自己”。
圈子干凈,做好減法,成就自由。
言語干凈,沉默是金,開口是玉。
頭像干凈,養眼養心,展示美好。
感情干凈,待人真誠,問心無愧。
一切干凈,獨來獨往,自我強大。
愿你我,在魚龍混雜的網絡里,做一個極其簡單的人。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