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已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作為開展學術研究交流的重要平臺和傳播思想文化的重要陣地,學術期刊既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又肩負著重要的職責使命。黨中央高度重視學術期刊建設,2021年6月,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聯合印發了《關于推動學術期刊繁榮發展的意見》,指出學術期刊是促進理論創新和科技進步的重要力量。加強學術期刊建設,對于提升國家科技競爭力和文化軟實力,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具有重要作用。同時,為做好學術期刊出版工作,推動學術期刊繁榮發展,提出了一系列要求。
2022年,學術期刊應該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關于推動學術期刊繁榮發展的意見》為指導,緊緊圍繞黨和國家重大決策部署和宣傳思想工作根本任務,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活躍學術空氣。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出版導向、價值取向,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深入學習宣傳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導學術研究立足中國實際,堅持問題導向,回應現實關切,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應該圍繞黨和國家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圍繞群眾關注的歷史和現實問題,及時開展研究解讀和引導辨析,為加快建設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強大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尤其要做到政治性和學術性的統一,切實把好政治導向關、學術質量關和價值取向關。另外,要明確自己的功能定位,既要有大而全,也要有小而精。學術創新偏向于***化傾向,對重大問題堅持長期跟蹤,在學術領域越專才越能出現更深刻的研究成果。所以,根據學術研究的規律,未來在綜合期刊之外,應該會有越來越多的期刊進一步向***化方向發展,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更加突出優勢領域,聚焦前沿領域,做精***內容,辦好特色專欄,在發現創新、鼓勵創新、引領創新方面有所貢獻,以發現和刊發優異的學術成果向黨的二十大獻禮。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報刊社有兩本學術期刊,一個是《***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學報》,是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主管主辦的綜合性學術雙月刊,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積極推進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的構建,繁榮發展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反映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和國家治理現代化研究的新成果,反映國內外相關學術研究的新動態。
2022年,《***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學報》將重點圍繞以下選題進行組稿:一、***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二、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三、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國際關系民主化、人類命運共同體、真正的多邊主義等),四、新時代黨的建設理論與實踐創新,五、中國***與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六、對資本主義現代化的反思與中國式現代化話語體系構建,七、對西方政治學、法學相關概念及話語體系的反思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學、法學話語體系、學術體系建設,八、對西方經濟學的反思與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新發展,九、高質量發展與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十、中國社會變革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學的創新發展,十一、國家治理現代化與城鄉基層社會治理,十二、國家安全、應急管理與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十三、全面依法治國理論與實踐,十四、黨內法規研究。
另一個是《行政管理改革》,是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主管主辦的以***管理為主題的***性學術期刊,服務黨和***工作大局,為行政管理改革決策提供參考,關注行政管理改革實踐,為行政管理改革實踐提供交流平臺,反映行政改革理論創新,為中國特色行政管理體制提供智力支持。
2022年,《行政管理改革》將圍繞以下重點選題方向組發稿件:一、國家治理現代化,二、***行政體制改革(教育、文化、醫療衛生等領域),三、***管理創新(放管服改革),四、法治***建設(重點領域、新興領域、涉外領域),五、電子政務與數字***建設,六、鄉村振興及共同富裕,七、“雙碳”目標、綠色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八、經濟建設與高質量發展、雙循環格局,九、基層社會治理,十、人口、住房、養老及社會保障研究,十一、反壟斷及營商環境改善,十二、國家安全及應急管理,十三、國外***管理(案例或比較研究)。
以上兩本學術期刊均要求文章具有問題意識,觀點明確,論證嚴密,資料翔實,研究結論具有原創性、前瞻性和指導性。熱忱歡迎相關領域專家學者惠賜佳作!
(作者系***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報刊社副社長)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焦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