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養“佛手”
佛手,又名佛手柑、五指橘,乃蕓香科、柑橘屬“異形植物”,因果瓣細長彎曲,神似人類的手指而得名,其不僅頗具觀賞性,可作為裝飾型盆栽家養,本身亦具有重要的藥理價值。那么,你們可知道,家養佛手也是有相應忌諱的?比如,它們有時會容易感染上病蟲害,平時需小心做好植株的防治工作;再來,盆栽佛手宜每1~2年至少換盆一次……
首先,土壤。
1、佛手非常不喜歡黏性大且偏厚重向的堿土,一旦長期處于這樣的環境中,它們便會有極大的概率,出現長勢不佳、發育不良等問題。
2、通常為了促使佛手正常的生長發育,有意自主配土的朋友,可要好好上點心了,這邊建議,取適量園土、沙土、有機肥,將之充分混合后得到,屬性為疏松透氣、排水性好的優質植料。
3、家養佛手,人們就得做好為之定期換盆的心理準備,時間不宜太長,大概一兩年一次即可,期間,大家亦不能偷懶,基質也需適當的更換下。
其次,光照。
作為對佛手生長來說,至關重要的因素之一,少光甚至無光,只會加劇植株徒長的風險,導致它們的葉子、花朵、枝莖,以及根系等部位,相繼出現不小的問題,故很多時候,為了保證當前環境內擁有充足的日光,大家應在盛夏以外的日子里,多將盆栽搬去陽臺露養,特別是臨近隆冬的那段日子。雖然此時,植株們多要求保暖御寒,但這與照曬太陽并不沖突,可選于正午時分,讓盆栽在外小曬一會兒,等日頭落了,再搬回來。
第三,澆水。
佛手先天耐旱,就算是最為蓬勃生長的那段特殊時期,它們對水分的需求,亦遠低于大家的想象,且實踐表明,盆土太濕,只會致其水澇,并無太多好處,所以必要的防澇非常重要,諸位當時刻遵守見干見濕、澆則澆透的原則,千萬別整那些沒用的,不是一次性澆水太多,便是見天的高頻率澆花,沒過兩天,自家植株就死的不能再死了。
第四,施肥。
一來,對于正值生長旺季的佛手,大家可以半月一次的頻率,向之施予濃度適中、氮磷鉀等元素豐富而均衡的肥水,切忌濃肥多施。二來,若正趕上植株的花期,普通的花肥顯然已經不能充分滿足它們的需求,唯有盡快換用促花作用明顯的磷鉀肥才行。
第五,病蟲害的防治。
不管是地栽還是盆養佛手,病蟲害都是植株們,不得不面對的重大難題之一,而根據小花往日的經驗來看,此時有三點很關鍵,其分別是多通風、定期修剪以及堅持用藥等,不出意外的情況下,這看似簡單無奇的三步,便能由內到外的充分解決問題。
關于佛手的家養情況,小花今天就說到這里,如果你們還有其他想要知道的養花常識,歡迎繼續留言在下方的評論區里,咱們下期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