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暑假,就是家長們最頭疼的時候。
不僅要盯孩子寫作業(yè)、盯玩手機的時間,還得帶他們出門“放電”,簡直焦頭爛額。
所以不少家長都會采取就近原則,小區(qū)游樂區(qū)、附近公園、附近商場玩一下。
這樣做固然沒錯,但是也要注意孩子玩耍時的安全問題。
畢竟在往年,因為游樂設(shè)施出事故,造成孩子受傷的事件真不少:
兩歲男童玩滑滑梯,膝蓋卡在欄桿里;
女孩玩蹦床導致心臟驟停;
水上游樂發(fā)生觸電事故,致1死3傷;
……
來源:梨視頻
科大大并不不是為了嚇唬大家,讓大家不要去玩這些游樂設(shè)施。
而是想告訴家長們,這些設(shè)施的安全隱患點在哪里。
只有了解清楚,才能更好的規(guī)避風險,讓娃玩得開心。
接下來就看看,這些熱門的游樂設(shè)施怎么讓孩子玩才安全?
1
滑滑梯
小區(qū)、公園隨處可見,小朋友們還都喜歡玩。用它來消耗孩子半晌的時光最合適不過了。
但是要注意不要家長抱著孩子一起滑,會增加了寶寶骨折的風險。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chuàng)
如果孩子太小,盡量就別玩滑滑梯。等寶寶會走會跳,再讓ta一個人玩滑滑梯也不遲。
同時要注意: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chuàng)
2
秋千
幾乎沒有孩子能逃過秋千的誘惑,但安全問題也很明顯,會因為蕩的太用力從上面掉下來。
如果是帶椅子的秋千,1歲以上的寶寶可以玩;
沒有椅子的秋千,建議5歲以上再玩。
不管是哪種類型的秋千,在孩子玩耍之前,一定要注意檢查: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chuàng)
3
健身器材
健身器材不是玩具,不要讓孩子單獨玩耍。
健身器材不是玩具,不要讓孩子單獨玩耍。
健身器材不是玩具,不要讓孩子單獨玩耍。
4
搖搖車
小區(qū)、超市門口,幾乎都能看見搖搖車的影子,用一塊錢換來一首歌的清凈,聽起來是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chuàng)
但是這些搖搖車多為三無產(chǎn)品,安全系數(shù)不達標。
長期放在室外風吹雨打,難免生銹或老化,還存在漏電的風險。
如果孩子喜歡玩搖搖車,家長可以: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chuàng)
5
海洋球
海洋球簡直就是大型傳染病的培養(yǎng)器皿。
央視曾曝光過,對于這些數(shù)量上千的海洋球,商家很難把它們一一清洗。
大部分商家只是通過噴灑消毒水的方式進行消毒,這種敷衍的消毒效果可想而知。
現(xiàn)在正是手足口、皰疹性咽峽炎的高發(fā)季。
但凡有孩子患有傳染疾病,細菌病毒有可能通過口水等粘在球上,傳染給其他在球池里玩的孩子。
而且海洋池很深,寶寶在里面后仰或者前撲,都有可能被海洋球覆蓋,存在被深埋的風險。
實在想玩海洋球,家長可以: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chuàng)
6
充氣城堡
這兩年發(fā)生的關(guān)于充氣城堡的事故,相信家長們看得已經(jīng)夠多了。
來源:封面新聞
家長在帶孩子玩的時候,要注意以下3點: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chuàng)
7
蹦床
蹦床是很多寶寶的最愛,往往一跳就是幾小時。
但是寶寶骨頭強度低,蹦床彈力大,如果寶寶不慎彈起摔落,或多人游戲時被踩到,很容易造成骨折。
來源:梨視頻
美國兒科學會就建議:6歲以下兒童不要玩蹦床。
稍微大點的孩子在玩的時候,家長也要注意: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chuàng)
8
放風箏
夏天放風箏的比較少,但是科大大還是想提醒一句,風箏線鋒利且隱蔽,很容易把人割傷,甚至割喉致死。
來源:梨視頻
去年科大大跟朋友去一個小公園遛彎,就被風箏線削過頭發(fā),頭發(fā)就是這么變少的(不是)。
家長們帶孩子放風箏,要注意: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chuàng)
看到這里家長可能要生氣了,這也不能玩,那也不能玩,那干脆在家睡覺吧。
也不是不行(劃掉)
只是寶寶抗風險性比較低,所以萬事都要格外注意。
而且真正能讓孩子開心的也不是游樂設(shè)施本身,而是爸爸媽媽們的陪伴。
即使不出門,家長們也能通過一些小游戲,給娃帶去更多的快樂時光。
科大大也準備了不同年齡層的親子小游戲: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chuàng)